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安徽省金寨第二中学以一场浸润红色记忆的专题展,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写下生动注脚。这既是学校深耕爱国主义教育的缩影,更是其作为红色文化示范校,将革命老区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9月3日,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庄严的节日氛围中,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科技馆联合大别山红色电影展览馆,专为金寨二中师生在县科技馆打造了抗战主题电影海报与故事展板专题展。40 幅展板系统串联起从“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的十四年烽火岁月 —— 杨靖宇、赵尚志等英雄人物的热血事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的壮阔场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铺展。同学们身着整齐校服,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有序参观:有人驻足凝视海报上的历史细节,试图从泛黄的画面中触摸岁月痕迹;有人低声交流观展感悟,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从这些可歌可泣的抗争故事里,大家深刻读懂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内核。




“这不仅是看展板,更是与革命先辈的精神对话。” 八年级学生刘思语在参观日记中写道,“当看到金寨籍战士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事迹时,我更真切地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作为 “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金寨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 “两源两地”,这片红色沃土为此次教育活动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厚度。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不仅重温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更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进一步坚定了“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的信念。


此次专题展并非孤立的教育活动,而是金寨二中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有机一环。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构建起“课堂 + 实践 + 阵地”三维育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小学部每周开设“红色故事课”,以校本教材《大别山红色故事精选》为载体,让革命先辈的事迹走进课堂;初中部每两周开展“革命精神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化身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在分享中传承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年清明都会组织 “祭英烈、学党史” 研学活动,师生徒步前往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举行重温入团誓词、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仪式感中深植心灵;校“红色宣讲团”的学生们,则利用课间、校园广播等时段,分享金寨籍抗战英雄的感人故事,让红色声音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在红色教育阵地建设上,学校同样扎实有力。精心打造的“红色文化长廊”,划分“革命历史”“金寨英烈”“当代传承”三大板块,每学期定期更新内容,成为师生课间驻足学习的“流动红色课堂”;心理咨询室创新教育形式,将抗战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 “抗战精神与挫折应对” 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以先辈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榜样,直面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据悉,本次抗战主题临展持续三天,金寨二中千余名学生分批次参与,确保每一名学子都能接受这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始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少年血脉。” 金寨二中党总支书记肖健表示,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创新教育形式,陆续开展“抗战精神主题书画展”“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等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勇担时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