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上午,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举行2025年度革命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仪式,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烈士后裔。市委副书记林军、市老促会会长涂运发、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刘宏伟出席。市教育局副局长温普红主持。
涂运发全面总结了30年来全市革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南雄是广东省著名革命老区、韶关市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时间早、规模大,从1925年党团组织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4年红旗不倒。红四军乌迳脱险,中央苏区保卫战“水口战役”,项英、陈毅领导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八路军南下支队万里远征到南雄,珠江纵队、东江纵队千里北上南雄拉开五岭革命斗争序幕等,都是南雄浓墨重彩的红色资源。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众多中共著名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南雄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和重大牺牲,革命烈士多达717名。30年来,南雄开展革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受助烈士后裔学生1997人次,共发放助学金750多万元。其中2025年预计受助烈士后裔学生120人、助学金额70多万元。2020年12月在全省革命老区开展革命烈士后裔助学二十五周年总结表彰会上,市老促会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主席台领导为杜康雄、江晓芸、曾丽琪等15位烈士后裔学生代表颁发了助学金。市老促会向烈士后裔学生代表赠送了《苏区南雄红色人物》等书籍。
受助学生代表谢子超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将以祖辈的坚韧为榜样,以社会的关爱为力量,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自立自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受助学生家长代表温永红表示,作为革命烈士后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老区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行列中,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和美作出积极贡献。
林军指出,南雄开展革命烈士后裔助学30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即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财政预算保障烈士后裔助学配套资金,助学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600元提高到6000元,增长百分之266.66。真正做到了不让烈士家庭“流血又流泪”,没有发生烈士后裔因贫而上不起学现象。
林军强调,烈士后裔助学工作,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托举。一是凝聚多方力量,织密助学保障网。要持续加大对革命烈士后裔助学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省、韶关市老促会的支持,让每位革命烈士后裔学子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政策“不漏一人”。二是传承烈士精神,勇担时代新使命。同学们要“以先烈为镜,立鸿鹄之志”、“以感恩为帆,行奋进之路”,珍惜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你们的关怀爱护,以优异的成绩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三是厚植家庭关怀,培育时代新苗。烈士后裔学生家长要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各镇(街道)分管老区工作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老促会等市直有关单位领导等,共60多人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