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诘是法学会“泾红普韵·警润乡野”实践团于7月9日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青年学子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
【重走红色足迹 感悟铁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皖南青山绿水间,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巍然矗立,见证着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片红色热土,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军部旧址完整保存了1938年至1941年间新四军在云岭驻扎时的历史原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司令部、政治部、军部大会堂等十余处革命旧址。斑驳的砖墙、古朴的建筑,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标语依然遒劲有力,军部大会堂仿佛还回荡着军民誓师的铿锵誓言。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四军将士以“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在南方腹地燃起抗日烽火,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近年来,纪念馆创新形式手段,通过文物保护工程、沉浸式情景剧《云岭烽火》、红色研学等活动,让红色历史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实践团成员在体验中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讲解人员带领下参观纪念馆 孙永康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讲解人员带领下参观纪念馆 孙永康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门前合影 孙永康供图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下午,实践团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陵园内,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然矗立。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表达深切缅怀之情。
通过参观陈列馆,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皖南事变的历史。三个主题展厅“创建新四军,健儿汇云岭”、“青山埋忠骨,丹心昭后世”、“新四军精神,启航新征程”,生动展现了新四军将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在90级台阶前,讲解员介绍这象征着当年9000余名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的壮举。周恩来同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一位实践团成员动情地说:“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先辈用生命写就的热血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陈列馆 孙永康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烈士陵园敬礼 孙永康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前合影 孙永康供图
【赓续红色血脉 担当时代使命】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作为警校学子,我们要传承‘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的新四军精神。”还有同学表示:“要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诘是法学会指导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社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团成员必将以革命精神为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