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会师后改编为红二方面军),先后两次在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最后携手北上抗日前线。纪念会师北上,不仅具有庆祝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一、顺应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之所以取得国际共运有史以来的最大成功。关键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创立了中国处于农业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中国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思想,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
上世纪三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政权严重危害世界,埋下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反法西斯运动逐渐成为世界主流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即爆发了反对日本侵略华北,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又先后爆发了“西安事变”和“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则改编为新四军,在抗日民族战争前线,不断发展壮大。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北上,不仅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的军事需要,更是秉承民族大义,争取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政治需要。“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纪念会师北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思想,突出创新引领、低碳崛起和共同富裕的时代特征,努力破解低生育率这一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确保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维护中央权威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今天的崛起,充分享受了大国的规模经济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共产党领导的组织优势。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的北上南下之争,不仅是政治路线之争,也是组织路线之争。按照“只允许党指挥枪,绝不允许枪指挥党”的原则,北上会师最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组织基础。纪念会师北上,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追远抚今,维护中央权威,就是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统一革命武装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三大主力红军两次会师,最终携手北上,显著削弱了来自不同山头的宗派倾向,统一了革命武装。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抽调三个建制团充实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也抽调了一批干部,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军事骨干。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三十二军即原红一方面军九军团,也成建制编入新成立的红二方面军。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通过统一军事指挥、推进部队混编和加大干部交流,使革命武装力量浑然一体,不断成长壮大,奠定了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军事基础。纪念会师北上,要坚持“军委管总、军种主建、战区主战” 的原则,实现军政军令分离,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夯实国家统一和国防安全的军事根基。
四、建设战略后方
红四方面军先期入川,通过居中策应和打开通道,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北上,提供了关键支持。红军会师北上,不仅使自身走上抗战前线,也为国民党政权建立抗战大后方腾出了必要空间。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经济实力,四川对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和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都做出了难以替代的重大贡献。红军长征在川经停时间最长,充实兵员最多。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有四句是写四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中国唯一未遭日寇入侵的人口经济大省,四川为全国抗战提供了约百分之二十的兵源,约百分之三十的财源和近百分之四十的军粮。纪念会师北上,要根据中央部署,充分发挥地处祖国西南内陆,第五经济大省,重要国防工业基地和最大清洁能源基地的独特优势,努力把四川建成国家可靠的战略大后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当之无愧的四川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