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脑,1910年出生在海丰县原六区(今赤坑镇)围雅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在4兄弟姐妹中他排名老大,因出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加上是家里的大哥,从小便炼就了他敢作敢为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富有同情心思想,他目睹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夹缝中求生存的悲状,亲历了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亲人背井离乡的困境,让他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中国人才能当家作主,只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中国才有强大的一天。所以余脑从小就加入了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大潮中,一直到新中国诞生都在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余脑同志参加东纵时照片
1927年,在海丰县农民运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在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年仅17岁的余脑就参加了六区赤卫队,在家乡组织农民救济灾荒,开展减租、减息、抗租,废除苛捐杂税和陈规陋习,打到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反对贪官污吏,拥护国民革命等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余脑同志回乡隐蔽当农民,但还是一心想着革命。特别是日本侵略中国以后,余脑同志更是对日本人恨之入骨。1945年,余脑虽然已经成家,但他毅然离开只有5岁的儿子带上其胞弟余章一起参加革命,组织成立南土抗日救乡大队,在海丰人民抗日救乡大队帮助下,南土抗日救乡队在古住村的老戏馆成立(已认定为革命遗址),推举余熊为抗日救乡队的队长,余晓、余脑为副队长,成员有余能、余龙、余沛良、余娘潭、余潭枝、余水来、余远池、余永怀、余声、余潭兑、余细仔、余章、余妈谋、余娘尧等100多人,南土救乡队成立后参加过发生在六区一带对抗日寇的多场战斗,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其中最出名的是“流冲战斗”。
1945年初,余脑由当时任六区(赤坑)区委负责人余会的介绍,前往埔仔洞参加第一期烽火培训班,正式成为东纵六支的队员。1945年3月8日,余脑参加了海陆丰对日抗战的著名战斗——“流冲战斗”(已认定为革命遗址),3月8日日军及日伪军四十余人,配轻机二挺,步枪二十余支,由可塘向青坑推进,到各地抢掠粮食。至流冲圩渡头附近,六支吴海大队派指导员率领一班七人据于流冲圩渡头,准备在敌人渡河时在河中痛击敌寇。后敌已渡河,吴海大队派钟通同志带领轻机班前往协助迎击,将兵力布置于各山地,当时南土抗日救乡队动员南土民兵于各据点警戒。作为东纵六支的队员和南土抗日救乡队副队长的余脑同志于当天十时三十分带领南土抗日救乡队队员即行射击,敌人利用田畦掩护还击顽固抵抗,战斗坚持三十分之久。当时敌人正面佯攻抗日救乡队,余脑带领的南土抗日救乡队从左右两侧迎头痛击。余熊、余晓、余脑、余能等身先士卒,正面抵挡敌人的进攻,使敌鬼计不得逞,此时敌已伤亡四五名,沙港、赤花一带民兵又于此时赶到,在敌后面冲杀,敌狼狈溃退,窜入流冲圩渡河逃脱。在渡河中亦为我杀死伤数人。敌退却时留下四人,于河背掩护其主力退却,东纵六支派二小组人企图消灭之,因轻敌无掩护身体,六支吴海大队一中队长钟通等为敌击中而牺牲。四时,敌四十余人增援到来,我方已安全返防。此役计毙敌人九名,击伤十二名,缴获电汽船一艘,轻机二挺。这是日本军队侵略海丰以来第一次遭到的迎头痛击,也是在余熊、余脑、余晓等带领下的南土抗日救乡取得的第一次抗日的重大胜利。
“流冲战斗”胜利后,为补充部队经费和物资,巩固抗日的成果和扩大武装,六支党委和地方党委选派余吉逢、余能、林佳等到赤坑一带设立税站,同时为革命运送所需物资、药品等。当时地处水路可通往陆丰潭西、上英、海城、汕头、香港等地的南土围雅村磨石渡口成为建立税站的首选地点(已认定为革命遗址)。税站的负责人是余吉逢,来自陆丰上英的徐礼细因做水运生意,经常把活牛从陆丰一英下海村的小码头水运到香港马头角畜牲检疫站(牛棚)墟市出卖,再购买一些日常用品、药品等返回家乡,中途便到围雅村磨石渡口护送物资,他在海运商贩身份的掩护下成了为地下党组织运送所需物资、药品的主要成员。余脑作因是税站所在地的村民,又是东纵六支的队员和南土抗日救乡队的副队长,成为保护税站安全的重心力量,他带领抗日救乡队配带枪支,对过往船只收取适当的税费。除收税外,他们还做好民运工作和交通情报等。

东江解放区税收工作部分领导人合影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通过“重庆谈判”达成协议。1946年5月,东纵六支奉命北撤,余脑同志作为六支的警卫排成员,本想随大部队北撤,但组织考虑到余脑同志熟悉海陆丰的革命情况,更为了保存武装力量,便安排余脑留下,配合蓝训材、韩捷等在海丰、惠阳边界山区组织一支武装小队。东纵北撤后,广东国民党当局完全违背保证不能北撤的武装人员安全复员生产的诺言。大部队北撤后,反动势力立即召开“治安”会议,部署“绥靖”“清乡”计划,实行“联防联剿、联保联坐、强迫自新”的政策,限期肃清“土匪”。余脑等复员人员被搜捕投入集中营。国民党当局严密保甲。一八六师继续围乡、杀戮、迫害不能北撤的武装人员。余脑等复员人员惨遭寻仇报复。这是余脑同志一生中最为气愤的事情,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向子孙们讲起这段经历时总会摇头感叹:“能看到国民党失败,真是老天有眼!国民党反动派注定要失败的,他们太不讲信用了,不但违背诺言,而且对我们这些不能北撤的人员寻仇报复,这是何等恶劣的手段!”
为了斗争到底,1946年7月中旬,南方局派方方至香港负责华南组织工作,着手建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9月中旬,庄岐洲接到蓝训材信,通知往香港联系工作,余脑作为熟悉海丰斗争情况的武装人员一同前往香港汇报工作。在香港的日子,余脑接触到了很多进步人士,让他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坚定了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信念。10月中旬庄岐洲带回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做好恢复武装斗争的准备”。12月中旬陈庆明回海丰了解敌军驻防情况。1947年1月余脑跟随缪振业、姚山、李仕杰等回海丰,并在海丰当地吸收一些青年组建一支有22人的队伍,这支队伍便是海陆丰自卫队的前身,同时在队伍中设立中共党员组成中心支部,中心支部由蓝训材、庄岐洲为负责人。余脑在蓝训材、庄岐洲的推荐下正式成为了共产党员。
1947年1月,中心支部在輋钟召开会议,成立海陆丰自卫队,当月下旬成立以短枪为主的天雷队,江国新为队长,余会为指导员,余脑被任命为警卫排排长。余脑同志由于表现忠勇、勤快,敢于冲锋,很快成为队长江国新的副手。在江国新、余会等的带领下,天雷队转战海陆丰,以英勇善战、机智灵活、出奇制胜的作战方式最终夺回了海陆丰边界的很多地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一听到天雷队就吓的魂飞魄散瘫坐在地。因此群众称天雷队为“天兵神将”。

海陆丰自卫队部分领导合影
因天雷队战斗区域主要在海陆两地边界,队伍战斗后,不适合在敌人众多的城镇久留,大多撤回海陆丰交界处比较偏僻的地方做掩护整顿。因余脑的家乡围雅角仔村村前的东溪是通往海陆丰、汕头等的海上交通要道,村后为大革命时期群众基础好的南土村。天雷队的队员余脑、余璋、余妈谋等又是该村村民,熟悉该村的环境,所以地处海陆边的围雅角仔村成为天雷队掩护整顿的首选地点,因此从1947年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余脑的家便成为了天雷队的临时指挥部(已认定为广东省革命遗址),其中天雷队在海陆丰的多次战役就是在此部署作战策略的,这些战役也是余脑一生中亲身经历的几次重要战役,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袭击大安镇乡公所和伪警所,天雷队和海鹰队联合偷袭捷胜伪警察所,天雷队与长枪钢铁队联合奔袭青坑联防队,消灭龟龄岛海匪等战役。
钢铁队和天雷队联合袭击大安镇乡公所和伪警所发生在1947年11月9日晚,8日晚4时左右,乘圩日赶集人多,余脑等天雷队战士化装成提篮带篓上圩的农民,他们静悄悄地挺进陆丰县偏僻云前村,在树下、屋檐和几间小屋子里隐蔽,了解到所获情报与地下党员王国祥同志提供情报基本一致,于是决定对大安镇的敌人采取突然袭击。9月晚,伪警察在吃晚饭时,江国新带领天雷队主力以迅雷上及掩耳之势,冲进大安镇乡公所叱喝一声:“不准动,缴枪不杀。”当时伪巡官之妻正端着汤往口送,一看是天雷队,吓得往里跑,结果被彭恩瑞开枪打中小腿,当场倒地。各接近敌人据点的战士以天兵神将之势冲入伪警察所、田斌处全歼守敌。整个突袭战斗所中俘获的伪警政人员36人。袭击胜利后,天雷队把所有的俘虏都集中在伪警察所前盘坐于地上。在我军严密警戒中,由吴江、彭克明等同志训话:我军是富有革命传统的海陆丰人民,不堪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剥削组织起来和敌人斗争的人民子弟兵。你们为国民党当帮凶,欺诈人民,是有罪过的。但我军对你们这些伪警政人员的政策是“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只要愿意认错,改邪归正,不继续与人民为敌,可以给予宽大处理。如镇内有亲戚、朋友、族长敢于担保者,可以释放回家。经教育,除伪巡官肖伦平时欺压人民,民愤大,没人敢于担保外,其余伪警政人员全部认错,表示悔改,重新做人。此役还缴获了一批物资,大大缓解了我军缺乏物质的困难。
天雷队和海鹰队联合偷袭捷胜伪警察所战役发生在1948年4月上旬,当时余脑和其他战士化装成进城的老百姓,却身藏短枪、手雷分散在伪警察所周边。他们有的假装买零食,有的坐在路边大谈赌经,眼睛却不断瞄着江国新,江国新选了个合适的位置观察着伪警察所里的情况,待时机一成熟马上发出信号。眼看袭击时机已成熟,江队长右手往腰肚处用力一拍,天雷、海鹰的勇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伪警察所,同时对着伪警察高喊“缴枪不杀”,十几名伪兵警员,面对天降神兵,目瞪口呆,乖乖地举手当了俘虏。此役现场缴获十三条步枪,一支左轮枪,还有子彈、物资一批。仅用五分钟时间就打了一场漂亮的袭击战。
1948年8月8日,天雷队与钢铁队联合奔袭青坑联防队。当时敌人在青坑天主教堂小楼上居高临下,负隅顽抗,担任前沿阵地指挥的江国新率领突击数次突击都被阻在堡楼下,最后江国新组织猛烈火力封锁堡楼的机枪射点,从狭窄的巷道发起冲锋。敌人在天主教堂小楼上突然发现了江国新等人,立即在堡楼上掷下一颗手榴弹,手榴弹落在副班长谢坤身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国新奋不顾身上前接住手榴弹,余脑等看到江队长接住手榴弹那一刻大叫——“小心”,就在江队长捡起冒着白烟将要爆炸的手榴弹欲抛回堡楼时,手刚一举起,手榴弹就爆发了,江国新队长壮烈牺牲。余脑等战士强忍着悲痛,英勇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得。战斗结束后,战士忍着巨大的悲痛把江国新的遗体抬回家乡安葬,一直护送到江队长遗体入土为安为止。江国新牺牲后,余会接任天雷队长,余脑任副队长,天雷队继续在海陆边地区战斗。

1949年东江解放区平租减息工作组合影
在海陆丰临近全面解放的1949年11月,余脑同志又参加了消灭海匪的最后战斗,当时海匪退守龟龄岛凭险据守,大有与岛共存亡之势。这些海匪都是亡命之徒、野蛮顽劣,并自恃熟悉地形,叫嚣谁敢来犯有来无回,一时使我方处于被动。此时,余脑等同志早已已乘小船从龟龄岛的背面登陆,他们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心里盘算着如何先把那个不断叫骂、看样子是头目的海匪引出来。于是,他们先发制人,向叫骂声处打了几枪,惹得对方暴跳如雷,凶猛地向我军进攻,一阵对打之后,余脑锁定那个“头目”的位置,向着“头目”大声叫骂:有种你就出来!就在对方一探头,另一名队员快速现身、双枪齐发,那人应声倒下,对方乱了阵脚,队员们一涌而上,海匪们立即举手投降。看似凶悍的海匪,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面对天雷队也是不堪一击,作恶多端的匪首吴奇也只能束手就擒。龟龄岛之战完成了海陆丰解放的最后一战。

1949年消灭海匪后部分战士合影
余脑是一个忠勇的老实战士。他和中国革命史上无数的先烈一样,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散热,作出了无私地贡献。他们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地为国为民,即使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他依然选择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是 “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的践行者。新中国成立后,当他面对着自己的子孙时,总会想起已故的战友们,他感到自己是最十分满足了,因为他不但不牺牲,而且还有家有子孙后代,这对战争了几十年的老战士来说已经十分幸运了。他会经常把革命的经历给子孙们听,要他们铭记历史,不忘革命的艰难。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是对先烈的致敬,也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体现。让我们踏着先辈们的路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余景新根据余世卫的口述整理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