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来自人民,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了英雄、先锋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烈士总数约有2000万名。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对英雄的纪念和缅怀,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记忆的珍视、对人民英雄的敬重和对国家的挚爱。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其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为毛泽东同志起草、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公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意志,全社会崇尚英烈、捍卫英烈的行动纷纷开展。
这是以国家之名尊崇英烈的体现,这是最高规格最深情意的由衷缅怀。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从此,9月30日不再是日历上的一个普通日期,每年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讲到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鲜花献英烈,浩气壮山河。
清明时节,祖国人民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先烈们。
英雄从未远去。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奋进。这是铭记,是缅怀,是致敬,也是传承,更是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