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占地580平方米的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室正式建成。2024年9月25日上午,由中共上杭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共下都镇委员会、下都镇人民政府主办,在豪康村隆重举行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开展仪式。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老区苏区下都镇汀江边豪康村红色气球高空摇动,醒狮劲舞锣鼓喧天、王涛支队红旗沿村小溪两边飘扬、老区豪康山村迎来全国的八方宾客热闹非凡。应邀出席的有;闽粤赣边区纵队老战士代表,96岁高寿的李燕华同志:有王涛支队王涛烈士孙女王洋、孙子王珊家属受父亲王继涛之托出席;王涛烈士家乡湖南省江华县、镇党政有关领导及亲属代表20多人:湖南红色印象基金会汀南办事处代表;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囿云水博士;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代表王继伟副会长;梅县区松源镇老区建设促进会何胜超会长;福建省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代表;龙岩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代表;王涛支队的革命后裔代表:龙岩市和上杭县老同志后代代表;有闽粤赣边区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代表:有福建省龙岩市、县、镇各级党政及上杭县委宣传部;龙岩市党史方志和地方志研究室;龙岩市体育局;上杭县党史方志和地方志研究室;上杭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杭县教育局;浩腾公司;兴业证券龙岩分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上杭县支行;退休干部代表;湖南省江华县融媒体;上杭县融媒体中心;下都镇各村书记、主任等有关单位与部门领导,以及嘉宾和老区群众共约300人,参加了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隆重的开展仪式。
活动由曾柏涵主持,上杭县下都镇党委书记丘祥舜致辞;福建省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副会长刘永生将军孙子刘福东致贺信;王涛烈士孙女王洋致辞;上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施友道致辞;
活动分别进行文物捐赠,王涛烈士孙女王洋、孙子王珊分别向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室、捐赠王涛烈士证书和王涛烈士爱人张子芳的头巾;闽粤赣边区纵队老战士代表,96岁高寿的李燕华同志捐赠王涛支队教导队二班班长,丈夫谢毕真同志的革命信件、物件等。
活动大家认真参观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室的大量翔实历史图文资料,听取薛俊发同志就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各部分的详细讲解介绍,参会宾客并进行座谈,首先听取王涛烈士儿子王继涛在北京发来对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室建成开展仪式活动贺信,各地有九位嘉宾作了热情洋溢踊跃发言。
赞颂老一辈革命家张鼎丞、谭震林、刘永生、魏金水等先驱,曾在这片热土上英勇奋斗,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开辟了革命的游击区,孕育了闽西南第一支抗日武装组织“王涛支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转战闽粤赣边区,解放闽粤赣边区取得了辉煌业绩。
历时3年多,占地580平方米的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室正式建成并开展。他的建成得到了龙岩市、上杭县、下都镇、村各级党政,以及各有关单位与部门和不少热心乡贤的高度重视与努力,王涛支队教导班二班长谢毕真老红军生前,闽粤赣边区纵队老战士代表李燕华、叶冠、王涛支队的革命后裔等,不少同志多次亲临豪康村关心与支持筹建工作。他的建成填补了龙岩市、上杭县乃至于闽粤赣边区,抗日战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题纪念场、馆的空白,是闽粤赣边区红色文化保护、促进、利用好事大事,是上杭县老区苏区又一处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夯实青少年、党员、干部党建思想教育坚实重要学习阵地,相当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成立王涛支队
1944年10月25日,根据中共闽粤赣边委的指示,以王涛烈士名字命名的王涛支队在上杭县下都镇三益村、永定县边境的梅镇乡的楮树坪成立。
成立的王涛支队:是以闽西南经济工作总队和经济工作分队合编,是从龙岩、永定、上杭、梅县等县委调来的县区干部,全队49人都是共产党员:刘永生、范元辉、巫先科(烈士)、陈卜人(烈士)(1945年夏任闽西特委书记、后任闽西南特委副书记兼王涛支队政治部主任)、陈仲平、林映雪、杨建昌(烈士)、郑金旺、邱锦才、蓝汉华、王振先、谢抡赞、陈松文(烈士)、陈玉西、饶仁珊、张震东、赵国强、谌学钦(烈士)、李金清、陈水锦、张友才、郑永清、连星德、连天贵、陆文彬、陈炳江、陈菊、陈育光、王振全、苏佳善、陈亚放、余镜仁、钟文松、廖友先、廖得坤,梅县派来干部有14人:谢毕真、王志安、李仲先、廖秋声(陈华)、温仁怀(温汝尧、李贤)、王添官(烈士)、宋梅通、李志坚、曾乔寿、陈荣宗、李亚伟、温汝发、黄河、梁质华等。
刘永生任王涛支队支队长(司令员),范元辉任王涛支队政委,巫先科任王涛支队副支队长(副司令员),陈仲平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陈卜人任闽西特委副书记兼王涛支队政治部主任,杨建昌任王涛支队宣教科长兼总支书记、二大队政委,赵国强任王涛支队一班班长(第一大队大队长),王振先任王涛支队一班副班长,谢抡赞任王涛支队二班班长,王涛支队设有教导队两个班,第一支队抽调具有小学文化的战士组成:郑金旺任王涛支队教导队队长,温仁怀任王涛支队教导队副队长,张震东任王涛支队教导班一班班长,陈玉西任王涛支队教导班一班副班长,谢毕真任王涛支队教导班二班长,廖秋声任王涛支队第二班副班长。
王涛支队是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武装力量的鼻祖
王涛支队以先辈名字命名的英雄队伍,他是红军长征及闽西南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在闽粤赣边烽火峥嵘岁月,坚定不移执行毛泽东游击队战略,英勇善战。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他是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武装力量的鼻祖。从王涛支队、发展为闽西支队、闽南支队、粤东支队、闽粤赣边纵队,人数由原来的49位共产党人的基础上,迅猛发展到3000多人。王涛支队的这49位都是闽粤赣边区各级党政与边纵各支队主要领导和骨干,1949年1月,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闽粤赣边纵队最终壮大到2.1万多人,歼敌3.3万多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粤东、闽西南、潮汕的广大地区,全境解放38个市县,在38个市县中闽粤赣边纵队独立作战解放与和平接收共31个市县,且还派员参与广州解放。有力地支持了福建、广东两省的解放战争,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嘉奖和表扬。
王涛革命烈士人物链接
王涛 (1908年3月--1941年9月) ,原名王祖英,曾化名王作伟、老王,号芷源。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人。原祖籍广东东莞。1923年春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任共青团东江特委书记兼红军学校教育长、代理校长。1929年12月5日,在梅县梅南区苏维埃会议中,通过成立女红军连,属东江特委领导,全连五六十人,朱心(朱华云)任连长,王涛任女红军连政治指导员等职。1930年以特派员身份参加湘南特委的改建工作。1931年8月,任湖南特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中央党校军事政治教员。1937年初任中共陕北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1937年在延安经李坚真大姐介绍与陕甘宁边区妇联组织部部长张子芳同志结为革命夫妻。后王涛夫妇奉中央命回湖南发展党建工作。1938年1月,任新四军湖南办事处主任。1939年2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组织部长。同年底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于1940年6月中旬到达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准备赴延安出席七大(在桂林等待去延安时生下的儿子,取名:桂生,即王继涛)。由于国民党拒发通行证而受阻1940年12月,在桂林接到中央通知,受命任中共南方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中旬,王涛携妻儿,来到龙岩中共闽西特委驻地龙岩县后田山上任职,化名王作伟、老王。1941年9月21日,由于叛徒告密,在龙岩十八湾遭敌伏击,闽西特委书记王涛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图为:“快邮代电”是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古田会议纪念馆里收藏着一份,1941年9月27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十一团发出的快邮代电,上面记录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王涛(原名王祖英,曾化名王作伟、老王)的事件。该文物长21.2厘米,宽30厘米,保存基本完整,属国家二级文物。
王涛烈士夫人张子芳、王继涛母子转移到广东松源人物链接
王涛书记牺牲的一个星期后(即28日),张子芳在龙岩一山上简陋的茅草寮里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时因社会大家生活环境条件恶劣,长期食不果腹饥饿,加之刚失丈夫的沉痛打击,母无奶水,母脱下一件衣服给亲生儿子包裹,十月的山风寒冷,衣着单薄,她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孩子哇哇哭天嚎地,饿得,子看母,母看子,张体力不支,不久睡着了,一会醒来,儿子不知是饿死,还是冻死,抱在母亲怀中的孩子不幸夭折。组织上决定调身体虚弱的张子芳到后方南委机关工作。
1941年10月初,西陂条围村农妇陈仁珠将不足二周岁的王继涛送回还给张子芳。闽西地下党组织派闽西南特委秘书长兼《前驱报》社长钟骞与潮汕籍女同志小玲等三人,护送张子芳、王继涛母子,徒步由龙岩经上杭县下都镇砂睦村闽粤边陲的耸魁塔秘密交通线入粤首站到广东松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