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忽培元:不落的山丹丹(组图)
来源:义耕堂主人
作者:忽培元
浏览次数:
2024-07-04 10:56:3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甲辰早春时节,在南方海边,意外接到老诗人贺敬之先生打来的电话,相互问好之后贺老说是有记者采访关于他二十年前回延安的一些情况,因为当时我是全程陪同,并且写过散文《“回延安”的诗人回来了》,贺老希望我也能同记者谈谈。我欣喜地感觉到年近百岁的老人家,还同从前一样思维敏捷,口齿清晰。感觉他的身体还同几年前见面时一样精神。这使我在惊叹之余,眼前呈现出一丛盛开的山丹丹花。

    时值三四月间,南国的三角梅开得正艳,我联想到了北方夏季盛开的山丹丹花。在我心目中,诗人贺敬之和他的大量诗作,就是永不凋谢的山丹丹花。

    众所周知,美丽的山丹丹是陕北山野随处可见的一种火红艳丽的花。它开放在夏季背阴的坡坬上,火红火红的一片,远望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山丹丹的花朵很精致,是对称分列的六瓣,花蕊是金黄色的,犹如金红色的礼花怦然绽放,热烈而激情似火。“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陕北有个好延安……”歌声一下就把你带入到峥嵘岁月中的革命圣地。正因为山丹丹花开美丽绝伦,且花期很长,她更像当年延安培养的革命战士,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受住考验。无论是寒风席卷、烈日曝晒还是大雨冲刷,它总是娇美宜人、卓而不群。虽是草本植物,却更具有松柏的品格、杨柳之柔情。宛如贺老那美丽奇特的诗象,令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陶醉。难怪这山丹丹花不言而喻地早已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形象代言,更成为了人们心中诸多美好事物的标志与象征。著名的诗人、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人民艺术家”、百岁老人贺敬之先生,就是我心中一丛永开不败的山丹丹花。诗人是抗日战争爆发由故乡山东枣庄辗转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解放战争开始后,又从延安走出去的战士诗人。他那经历半个多世纪仍然脍炙人口的信天游体新诗《回延安》和经典歌词《南泥湾》,还有歌剧《白毛女》中的大量名曲,《北风吹》《红头绳》等等,更像是盛开在社会主义文艺园地里的一丛丛诱人的山丹丹花。带着陕北山地的泥土芳香和晶莹露珠,足以代表整整一个大时代的文艺高峰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与情感取向。贺敬之老前辈的诗作与歌词、歌剧,崇高而妙曼,足以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净化青少年的灵魂。是几代人心中盛开不败的山丹丹花,且日久弥香,经霜益浓,令人百赏不厌、难以忘怀。那些朴素新奇的美好诗境与崇高意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也滋养着百岁老人的本体人生。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每次回到延安,耳边都会响起《回延安》的配乐朗诵和经典歌曲《南泥湾》的动人旋律。特别令人震撼的是,今年春节,网上看到九十多岁高龄的电影艺术家田华女士深情朗诵《回延安》。那声情并茂的朗诵,配之以大型交响乐团的娴熟演奏《延安颂》,共同把线上线下的亿万听众带入当年的革命熔炉。听着这大师级的深情朗诵红色经典,我就想那些自命不凡的“自闭症诗人”呀,劝你们不要再闭目塞听啦。睁开你们被滚滚红尘蒙垢的双眼,竖起你们被西方哗闹和市井喧嚣充斥的耳朵吧。看看什么是经典演义,听听什么是有生命的新诗朗诵。《回延安》这首历经75年,仍然感天动地的经典诗歌的魅力丝毫不减当年。田华声情并茂的朗诵,感动了老延安,也感动了新一辈。呵盛夏里开放的一束山丹丹,仍然能够使人闻之灵魂震颤、泪湿青衫。《回延安》创作于革命圣地延安。二十年前笔者在延安工作,恰逢贺老回到延安。《回延安》的诗人回来啦!人们奔走相告。我有幸陪着贺老,从鲁艺旧址桥儿沟到了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杨家岭,从延安中学到了延安大学,又由杨家岭到了枣园。78岁的老诗人不顾车马劳顿,还兴致勃勃登上宝塔山和清凉山。此后还去了诗人朝思暮想的南泥湾。最后我们来到当年的延安交际宾馆,回忆那个难忘的夜晚,诗人创作《回延安》的点点滴滴。那是1959年3月,全国青年植树造林大会在延安举行。诗人应邀参会,并欣然为大会献诗。新中国欣欣向荣,诗人风华正茂。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迎接新中国十年大庆的喜悦之中。为大会联欢会所需,《回延安》应运而生。那一历史节点: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一首发自年轻诗人肺腑的新诗诞生了。信天游体诗歌《回延安》很快成为家喻户晓、风靡全国的名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捂在胸口上……”这是诗人的真情流露,更是千万中国人梦中的共同心声。一首诗歌,亿万人吟诵。文字如此的朴素,却在亿万人的情感之海掀起了滔天波澜。这是新诗影响力的最高记录,更是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求之不得、望尘莫及的。石破惊天的《回延安》,的确就像一束阳光里绽放的山丹丹花。她不仅代表了大批老延安的心声,也抒发了全国无数青少年的共同祈愿。《回延安》不仅是老延安的情愫,更代表着亿万人向往革命圣地延安的感情。直至今日,六十多年过去了,《回延安》仍然回响在祖国大地,成为人们朗诵的保留经典。这首新诗,曾经一度被有些人从中小学课本中删除,但却无法把她从人们心中抹去。新诗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实属罕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池洁、林玉华: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园“少先队”讲解员培训班开班啦(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雷锋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
忽培元:不落的山丹丹(组图)
擦亮“黎民红”品牌——黄黎民副主席主持召
文韬武略、高山仰止的刘伯承元帅(图)
远航:警愓美国的台海陷阱(组图)
陈龙狮:纪念抗日儿童团长、亚西厂纪委书记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长汀县瞿秋白
池洁、林玉华: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长汀县
中红网-赵刚、宏佑: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