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五四宪法”问世的第七十周年。我再次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纪念馆,感慨万千,主要有如下三点体会。
一、七十七个日夜——吸取全人类的智慧
1953年12月24日,隆冬的北京寒气袭人,毛泽东却热情满怀,带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登上了前往杭州的专列。在列车上,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西子湖畔历时77天,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即“西湖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我参观毛主席的办公室后,我才懂得到底何为七十七个日夜。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世界各国的宪法,毛主席带领宪法起草小组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吸取各国宪法的精华,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数易其稿。
毛泽东曾如此回顾,“第二稿,是在西湖两个月,那是一个小组起草的……在西湖那一稿,就有七八次稿子。前后总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了。大家尽了很多力量”。在“西湖稿”起草过程中,毛泽东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小组同志,要求都很严格。大家反复研究、反复讨论,对每一次稿子都反复推敲,觉得不完善便推翻重来。这样,从1954年1月9日开始到2月17日,起草小组花了近40天时间,才写出达成基本共识的草案初稿。随后,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起草小组通读通改,数易其稿。毛泽东是起草小组的主心骨,既在宏观上把关,要求草案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又细致入微、字斟句酌;既参与宪法草案具体内容的讨论、起草与修改,又对篇幅、文风等形式问题提出明确意见,要求条文尽量简单、文字尽量通俗。在杭州起草宪法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胡乔木和田家英因劳累过度而病倒,毛泽东钻进宪法起草工作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虽然没有病倒,却也日渐消瘦。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回忆:每天下午3点,毛泽东便会来到北山路84号大院30号楼,常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也回忆说:“主席工作起来精力非常集中,思考、研究问题到忘我的地步。”可见,毛泽东在起草宪法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之多、付出的心血之巨。毛泽东等人呕心沥血写就的“西湖稿”,成为1954年宪法草案的基础!
二、一亿五千万余人大讨论——吸取全国人民的智慧
1954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提出宪法草案初稿后,全国政协和各省市党政机关、军队领导机关等组织共8000多人参与讨论,在历时两月后提出了5900多条修改意见。 在这之后6月14日宪法草案的正式公布后,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公民先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了116万条的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这些数据震撼到了我,这在世界的制宪史上都是空前的,“五四宪法”,吸取了全国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完全体现了全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人民民主,鲜活展示了“全过程民主”。
三、宪法起草的目的——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