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卫东的《阿里的山》有感,也写给三十年来的援藏干部以及从1953年至2023年,共和国七十年来援藏的巨大成就。

这里没有风花雪月 这里没有山花烂漫 这里没有灯红酒绿 这里没有夜色阑珊,更没有舞步飞旋 有的只是人迹罕至,高山缺氧,苍茫无边 无数援藏人不畏艰辛,接力承传 共和国七十年援藏,开启新地天

国家从未忘记,哪怕万里远 喜马拉雅,雪域高原 玛彦雍措湖,冈仁波齐神山 古格王国——今天的象泉河南岸

5166米的达板不算高 更有那5300米和5800米的“父子”达板 从1953到2023,举国投入3250.96亿元 62个大项目工程都已竣工投入使用 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全面实施小康示范村安居工程 让西藏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和获得感

中华一家亲的倾心支持和帮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 用忠诚和担当书写着使命和奉献 以热血和汗水摹画着未来的美好画卷 他们是扎根在雪域高原的红柳花 绽放在阿里的昆仑山巅 他们像西藏各族人民心中的雄鹰 翱翔在昆仑之巅的五彩祥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