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八年朱棣建成北京城。而原来蒙古人的元大都已经废弃,成了荒郊野地。那些用土夯成的元大都城墙,这时候已经长满了荒草和茂密如云的树木。也算是一个美景,就有人在这里立了一块碑,上书“蓟门烟树”。
等到满人来了,乾隆帝就给这块碑盖了一座亭子,红柱,琉璃瓦顶,老百姓俗称”黄亭子”, 随后,黄亭子也就成了这块地方的地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黄亭子来了一支解放军。在一栋两层小楼里驻扎下来。
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小楼里的军人没日没夜的倒班工作,绘制朝鲜前线急需的地图,而志愿军总部的参谋就在楼下等着。每完成一幅地图,马上就带走制作并即刻送往朝鲜前线。
1952年,这支部队和国民党起义过来的制图技术人员,加上一部分华东测校的毕业生,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正规建制的制图队。
抗美援朝胜利后的1954年,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抗美援朝总会常委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决定组织“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并向全军指战员发放纪念勋章。
解放军测绘学院制中一队的合影。每个学员左胸都佩戴有“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分发的纪念章。
随着国防测绘事业的发展,测绘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一同发展起来。除了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之外外,大队还自办制图训练队,以适应全军对军事地图的巨大需求。
1961年,测绘局制图队正式发展成为制图大队。
1960年代下半期,中苏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并在1969年3月爆发珍宝岛事件。中央基于未来中苏战争的可能性,开始将在大城市的部队和机关向外地转移。总参本着“山、散、洞”的原则,将我大队转移至晋南中条山的一条山沟之中。
我大队于1970年3月执行军委批准的战备转移命令,乘专列来到垣曲县城。当时部队营房基建还没有完成,全体指战员就分散借住在垣曲的机关单位和企业内。
刚到垣曲,部队还没有休整,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加班加点,完成了各项制图任务。
还记得那年春华正好时
自从部队战转来到中条山下,这条寂静千年的山沟沟开始热闹起来。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 苍茫的群山曾经是如此远离尘世纷茫 那年却红旗招展 歌声嘹亮 怀报国之豪迈 慕鸿鹄以高翔 跃然在山之巅 于林之上
岁月的变换 时光的流逝 那些并未知晓未来的他们 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的乐章 激起了辽远而空旷的回音 浩荡在中条山麓 十八河畔
那是一个纯真的时代 那是许多忘我的年华 虽细草轻烟 却登高壮观 虽垂杨枝懈 却青天揽月
天长不禁迢迢路 却从未挡住英雄和理想的赞歌 挥手自兹去 高山漫漫 大江茫茫 欲英名长留天地间 信天涯无处不埋骨
淡漠挽山风,花自飘零 飘散了时代的记忆 寸心似沧海云烟默然远去 带走了那些采采而来 离离而去的模糊身影
那是一阵阵春风化暖染得山山烂漫鲜花遍野 那是一场场秋霜凄凉残了树树萧瑟落叶无边 夏来溪水似银 九冬就雪花飘飘白了那茫茫苍野点点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