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刘宝珍:药食同源何以为民族文化传承产业?——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分论坛在昆明举行(组图)
2024-01-15 12:04:28
作者:刘宝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刘宝珍讲话。

冯彦明讲话

与会嘉宾合影

    中红网昆明2024年1月15日电(刘宝珍)

    第十四届中医药发展论坛暨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分论坛于2014年1月12-13日在中国春城昆明成功举行。论坛吸引了来自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协会、高校、中医药传承人以及医院、药企、食企等百余人参加,共同商讨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共同研建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渠道,为全国十四亿人、全球八十亿人共享共同发展、健康发展、幸福发展搭建现代化的中医药数智化平台,提供“药食同源”的“大道至简”保障。

    在开幕式阶段,分论坛主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院创新管理工作委员会顾问刘宝珍女士发表了热情洋溢又高屋建瓴的致辞。她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年持续不断、且愈来愈显示出生命力与价值的文明,中医药及其“药食同源”的理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典型代表,传承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道法自然”的精髓,是我们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和有效途径。她说,我们必须承认,大家对什么是“药食同源”还不够清楚,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还不够明白,对如何用古人“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方法,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治病于未病之时”的境界,还需要进一步“身体力行”和“虚心弱志”。

    刘宝珍女士明确指出,当前,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又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对“药食同源”正确认识和理解、落实的呼声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对实现中医药学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望从来没有如此明确。她最后说:“我相信,通过这次论坛,我们对‘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的认识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对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实践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更相信,这次论坛仅仅是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出一条扎实的、创新的、共享的新道路。”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武建胤在致辞中提出首先要消除民众对中医的误解。中医其实是中道医学,是合道的医学,是经世济民的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因。他认为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中医的“阴阳”观至关重要,身体是阴,精神属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有五常,以有五藏”,人只有践行仁义礼智信,五藏才能健康,五藏健康,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现在精神心理问题高发的根本原因是精神世界匮乏,价值观出了问题,也就是阴胜阳衰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的精神境界。他依据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所讲的“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提出了弘扬中医学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就是上医,而积极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广药食同源理念,改变国民认知,提升健康素养,就是像一代大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中医”。他最后指出,只要全体国民的健康素养提高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能如期实现。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颜晓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院创新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庆忠,在致辞中对“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分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们一致认为“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药食同源产业既是中国健康产业,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本分论坛对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分论坛召开使药食同源研究在规范化、数字化上有所创新突破,并在药食同源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上加大力度,造福于中国的全民健康。

    论坛研讨以中央民族大学冯彦明教授的《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世界中联中药饮片质量专委会副秘书长秦昆明研究员的《种子类中药炮制研究与海洋中药开发》报告开启。冯彦明教授的报告针对当前对“药食同源”认识的不统一和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落后的问题,首先阐明“药食同源”的本质含义和理论渊源,认为“药食同源”的“食”代表着衣食住行用等所有日常所需;“药食同源”说的是药=食、食=药,药可代替食,食可替代药;作为药的食不可不足与过量,作为食的药不可不适症与适时;“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一是中华文明的一元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中国文化的辩证观,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前者说明药食本来一源,后者体现中医对症下药。在此基础上,报告特别说明了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所具有的表面落后与本质先进的问题,指出中医药现代化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医药人乃至全中国人的责任,是守正创新的需要,中医药的现代化关键是中医药人的现代化,是在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中国方法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医药学的积极、先进成果的同时,依据“药食同源”的原理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的过程。报告提出了中医药产业化的几大举措,一是实现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的中医药化,二是中医药教研学政产用的协同和全链条化,三是要实现中医药原材料及生产的标准化、标签化、规模化,四是中医药使用(开方、服用、食用)的精准化。秦昆明研究员在报告中分享了“种子类中药炮制与海洋中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逢子必炒”传统炮制理论,阐释了种子类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同时,聚焦国家“健康中国”和“海洋强国”战略,介绍了目前海洋中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之后,国家非遗传统医药类“八息象数”代表性传承人黄斌(黄俊荣)以《药食同源与八息象数》为题,围绕药食与人体生命健康的关系,阐释了药食同源及其在健康生活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认为药物、食物、人体均具阴阳五行的内在属性,可构建疾病预防和治疗智能组方的统一模型。他集几十代人的传承和全家智慧,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构建了“八息象数——数字中医系统”,可以精确计算人体生命运行节律和脏腑盛衰虚实病机,为药食智能组方提供精准数据服务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指导。云南加慈医院马加慈院长的报告《中国传统医学的临床技术运用》围绕“自然康复疗法”“人体的自修复系统”“传统中医的临床运用”三大核心,介绍了加慈回医“简单”、“快捷”、“实效”的临床特点,指出加慈回医是集砭、针、灸、药、点穴、按跷、导引为一体的灵性医学,以心灵的调频与共振,来唤醒人身心的能量,唤醒人先天具备的自愈糸统,全面改善人体气血循环状态,改善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从根本上重建身、心、灵的整体平衡,从身心同治,到医患同治,最后让患者无为而治,让中医技术真正授益于每个人。中管院商学院健康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北京口博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孙立刚教授以《药食同源与中医口腔》为题,围绕“药食同源与中医口腔历史渊源”“中医口腔创新药食同源现代化产业发展”“从口健康到口文明”三大核心主题,讲授药食同源与中医口腔健康之关系,展示了中医口腔健康问题历史源流中药食同源的作用与发展变化,揭示了中医口腔现代创新技术和结构型产品,帮助人类解决生命必需,健康必备,帮助还原人体功能,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在健康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倡导从口腔健康到口文明。深圳何老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何沄澔先生的报告《民族中医药的守望者何老医》,围绕“美糊王食疗”“古法经络熨疗”“中医快速治法”,介绍了百年何老医的传承,药食同源的美糊王食疗,远古中医药瑰宝——五雷草本经络熨疗,中医皇冠上的明珠——中医快速治法等,清晰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及突出优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国医健康创新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京围绕提升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诊疗水平、强化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规范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服务标准、助力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合法执业的议题,代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国医健康创新分会发起了“国医健康创新工程”,联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院创新管理工作委员会,共同打造中医师承跟师系统项目,从全国专家医师库中匹配导师到举行拜师仪式,并于学员户籍所在地公证处公证、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经理论学习+跟师实践的系统学习,通过出师考核后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赵朋洋:开国上将李天佑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简在京首发(组图)
·下一篇:无
·刘宝珍:药食同源何以为民族文化传承产业?——药食同源与中医药现代化分论坛在昆明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刘宝珍:药食同源何以为民族文化传承产业?——药食
刘宝珍:药食同源何以为民族文化传承产业?——药食
延安颂艺术团筹建暨选拔选秀拉开序幕 引领文化新潮流
李秀玲:毛主席请戎冠秀进北京城 参加开国大典
浙江省委原书记薛驹同志逝世(图)
《繁花》,冬天里的又一把火(组图)
【刘现庄·文明村】冀东革命史研究会创建人高景岗同
胡山:戎马铁血百战沙场 殚精竭虑强军铸魂——开国上
毛主席反对浪费的故事:国宴“四菜一汤”是怎样定下
王忠新:毛远新与张志新之死并无直接关系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