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众所周知,1956年起,交通大学校长彭康率领交大内迁西安,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彭康掌校期间,交通大学经历了建国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为交通大学西迁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过程中,诞生了“西迁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鲜为人知的是,彭康早在抗战初期,便与革命老区金寨县有过一段不解之缘。
毛泽东主席签署的彭康任命书
一、临危受命,组建中共安徽省工委
1938年4月,刚刚结束在湖北黄安县(现红安县)七里坪主持抗战干部培训班工作的彭康,忽然接到通知,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周恩来、组织部长秦邦宪(即博古)分别找其谈话。原来,长江局根据形势发展,决定组建新的中共安徽省工委,并由彭康担任书记。在谈话中,周恩来、博古向彭康介绍了安徽的抗战形势,以及安徽省工委担负的任务,要求其立即赶到安徽六安,组建新的安徽省工委,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培训干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建抗日武装,为省委重建打下基础,尽快开辟大别山区新的抗战局面。
曾任中共安徽省工委书记的彭康
接受任务后,彭康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安徽省工委是抗战爆发后我党恢复的第一个省委领导机关,也是唯一一个工作范围涵盖安徽江北地区所有的县,以及湖北、河南个别县份的省委,而当时的安徽,已被国民党桂系军阀所控制,桂系一贯凶残狡诈,政治立场复杂,要维护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斗争,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任务极其艰巨。
接受任务后,彭康立即赶到六安,组成新的安徽省工委,主要成员是:书记彭康,组织部长李世农,宣传部长张劲夫,军事部长谭光廷,委员先后有曹云露、黄岩、喻屏、郑孝维等。安徽省工委隶属中共中央长江局。安徽省工委组建后,他们根据形势发展,研究确定了主要任务:继续壮大党的组织,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抗日武装,独立自主地进行抗日游击战等。
6月,因日军逼近六安,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迁驻立煌(今金寨县)县城金家寨,彭康也率安徽省工委迁入立煌,开始设在桃树岭新四军第四支队兵站,不久随兵站迁到白水河汪家老屋。从此,彭康在金寨工作、生活了一年零一个多月。
白水河汪家老屋
二、发展党的组织,推动国共合作抗战
新的安徽省工委组建后,彭康重点抓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组建等工作,并积极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共合作抗日。
一是抓紧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省工委组建之初,便把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摆在重要位置。短短两个多月,便在霍邱、立煌、六安、舒城四县成立了县委,在霍山、岳西两县建立了支部;新发展一批党员,其中立煌县党员达110人,霍邱县达70人,六安县达50人,仅立煌县便建立4个区委和20多个党支部,实现了区委全覆盖。省工委还对成立党组织的中心区县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建立起交通网络,沟通与中心区县的联系,同时着手创办训练班,训练党员干部。
二是积极扩大人民武装。彭康深知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下大力气抓各县自卫队、游击队建设。不长时间内,基本摸清了各地的自卫军、游击队现状,开始整顿或创建新的抗日武装,并建立政治机关,委派指导员,加强统一领导。一次,彭康从共产党员王北苑处了解到,安徽省财政厅有一批枪支弹药藏在立煌县一个碉堡里,便前往说服时任省财政厅厅长的章乃器,劝他拿出这批武器以装备抗日游击队。在章乃器的支持下,这批武装被我党领导的立煌县游击队所掌握,并组建了三个排。当游击队领取枪支弹药时,彭康也欣然参加。他和同志们一样,扛着枪,挎着子弹带,在山上山下、大街小巷巡逻放哨。
三是充分利用动委会平台,扩大统一战线。动委会,即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是李宗仁于1938年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期间主持建立的,其任务是在全省境内广泛开展动员,集中抗战力量,坚持对敌斗争。彭康将动委会视为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其建立和发展。短短几个月内,全省几十个县普遍建立了动委会,拥有直属工作团43个、委托工作团30个。动委会下活跃着各种民众抗敌协会,形成了强大的抗战力量。当时,省工委宣传部长张劲夫和周新民等十多名党员干部在动委会中出任各级领导职务。1938年6月起,省工委以省动委会的名义,在桃树岭新四军兵站举办训练班,前后举办四期,培训抗日骨干数百人,结业后多分派到各县进行抗日宣传动员工作。省工委还通过张劲夫、周新民等掌握的省动委会组织部,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到各县动委会任指导员和工作团团长,团结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在工作团中建立地下党组织。在彭康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各地动委会和工作团的工作都能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
支持新四军抗战,是省工委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省工委与活动在这一带的新四军四支队保持着密切联系。为解决四支队物资困难,彭康利用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秘书长朱佛定、省动委会总务部部长朱蕴山等熟悉的关系,经过积极争取,从朱佛定处筹措到食盐100包,从朱蕴山处募集到大米500担,全部送给新四军四支队,解决了部队燃眉之急。同时,彭康还支持将寿县、六安、舒城、无为等地的民众武装,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直属游击队、淮南游击纵队等,以扩大新四军力量。新四军四支队由组建出征时的3100余人,至1939年6月发展到1万多人,各县的抗日游击队总队发展到5千余人,同时还拥有数万之众的抗日自卫军。
彭康任安徽省工委书记期间,武汉会战激烈进行,局势十分紧张。1938年10月底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皖西和大别山区成为敌后游击区,并进而成为华中抗日的战略支点,省工委的任务更加繁重。此时,国民党的抗战态度发生转变,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统一战线和抗战形势受到严峻挑战,党在立煌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彭康也成为国民党顽固派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已将其列入暗杀名单。但彭康对此毫不畏惧,依然紧张忘我地工作。
三、隐蔽开展党的工作,领导抗日斗争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1939年2月,党中央决定撤销安徽省工委,成立中共鄂豫皖区委,由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领导,负责皖西、鄂东、豫南,横跨三个省的边界地区,以隐蔽方式在国统区开展党的工作,领导抗日斗争,安徽省工委由此结束了历史使命。鄂豫皖区委书记郑位三,彭康初任宣传部长,后又兼任组织部长、秘书长。区委机关继续设在立煌县白水河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内。面对职务的变化,彭康毫无意见,积极投身新的工作岗位。
在任中共鄂豫皖区委宣传部长期间,彭康主持创办了《抗敌报》(江北版),秘密开办3期党员训练班并亲自授课,学员们以“民工队”砍柴烧炭为掩护,在山林或工棚中学习讨论,有力提高了边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同时,在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下,组建了三个武装独立大队,这部分力量后来成为新四军第五师的组成部分。1939年8月,在鄂豫皖区党委代表大会上,彭康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遗憾的是,由于彭康承担着一个接一个繁重具体的工作任务,后来未能前往延安出席七大。
由于形势的恶化,为防止桂系袭击,鄂豫皖区委根据中原局的通知精神,决定将区委机关由立煌县白水河汪家老屋迁移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庐江县东汤池。1939年7月24日,彭康随郑位三等撤离立煌,开始了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