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县红光沟,地处秦岭腹地,曾是一条荒凉闭塞、人迹罕至、不为人知的小山沟。然而从1965年创业者在这里投入大规模建设,到1993年整体搬迁到西安的28年时间里,航天人却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书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
松柏掩映下的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段承甫摄)
依山傍洞要“隐散",选址凤州红光沟
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布局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大后方的决策部署,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决定在三线地区新建航天工业的研究、设计、生产、实验基地。按照三线建设选点要保密、安全、可靠,要靠近铁路线,但又不能太近,要有山、有水、分散、隐蔽,后来又加了一个 “进洞”的原则,简称“山、散、隐、洞”。勘察小组走遍100多条山沟, 行程上万公里, 初步确定我国建设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选址方案。
1965年1月,主要负责航天工业的第七机械工业部(1982年5月改名为航天工业部)一院派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任新民、政治委员马云涛率领设计部、工厂和试验站,以及中建部设计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22人,怀揣“中央特派小组”介绍信,按照严格执行保密要求,以“地质队员”身份复勘发动机厂所建地点,并提出具体布局方案,同时开展调查社会治安和人员清查等一系列工作。经过多次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实地踏勘,严格筛选,以尽量分散隐蔽、不易被飞机侦查发现为原则,按照各生产试验区的间隔不得少于2公里,生活区救济设置于生产区附近的要求,最终确定将发动机设计部及相关研究生产厂、试验站设在秦岭深山沟壑峡谷间的凤县凤州安河沟内。
筹建指挥部很快在沟内的马鞍山(后搬迁至龙口,马鞍山旧址成为165所主要工作生活区)成立,拉开了兴建的帷幕。1966年4月,开始全面建设。为了建设需要,筹建指挥部将沿沟布局的各个工号,分别命名为零区(马鞍山)、 一区(青崖沟)、 二区(邓家台)、三区(孟家店)、 四区(磨湾)、 五区(鹿母寺)、六区(国安寺 )。
经过五年建设,凤州山沟的厂、所、站初具规模。1969年12月3日,七机部下发文件, 所属各科研生产单位统一改称“基地”。一个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067基地由此宣告成立,成为航天系统中第一个建成并投产的三线基地。因基地下属某重点单位名称为红光机械厂,凤县在该区域专门设置了人民公社级政府机构——红光公社,该区域便被人们称为“红光沟”。
“红光沟”也成为我国航天系统响当当的火箭发动机的代名词,甚至唱响整个国防科技领域。当时基地成员除了地处红光沟的11所、7103厂、165站(现165所)、714(红光)医院,还有地处风县唐藏镇杨家庄的7171厂、地处风县黄牛铺镇三岔河沟的7107厂等。后期,增加了红光技工学校、红光子校、计量站(现计量所)等成员单位。从此,067基地开始承担起中国导弹武器、宇航运载和卫星等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研制任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弹、箭、星、船、器提供了强劲、准确、可靠的动力系统。
艰难困苦只等闲,红光沟里创业绩
被选定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三线研制基地后,一批又一批的筹建人员相继被分配到凤州。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航天单位选派的青壮年职工,从哈尔滨等地军工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还有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调动过来的职工家属,这些来自繁华都市的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战士,毅然决然地放弃优越的环境,坐火车、乘汽车、跋山涉水,浩浩荡荡的奔向了三线地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大家满怀建设祖国三线地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恨不得马上到达。在他们心目中,带着“州”的地方比如杭州、广州、兰州哪一个不是好地方,凤州也应该比他们差不了多少。但等他们坐着火车,一路奔波到这里后,才发现这里三面环山、积雪不化、寒风凛冽、荒草遍地,道路泥泞,一到天黑,还会出现野狼嚎叫的声音,人们睡觉时需要在身边放一根棍子防身。尽管如此,1965年农历新年刚过,航天五院的冯必达来了。同年高文树、张守法、季有、姜福来、贾伯雄等一批批筹建人员来了。1966年在北京101所工作的山东人雷茂长也来了。在哈尔滨水轮机厂工作的张斌章追随在北京15所支援三线建设调到067的妻子也来的,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不满一岁的孩子。1967年春节刚过,北京211厂厂长张子修和毕业于北京第一航空学校在该厂3号厂房任调度室主任的王文质也来了。
1965年一批建设者从繁华都市来到凤县参加三线建设
面对这里的一切,大伙们没有埋怨、没有屈服,更没有退宿。没有房屋,就自己砌土墙盖房子,或用竹帘抹泥砌成土房子,房里没有床,大伙把十几块土坯摞在一起,给上面铺些麦草秆就算是床了。食物匮乏,没有米和蔬菜,供应的百分之七十是粗粮苞谷粉,百分之三十是面,没有酱油没有盐,连骨头带皮的肉,一个人一月才七两。一日三餐除了萝卜就是炒包菜,一两个黑面馒头堆在玉米面窝头中间,都属于难得一见的细粮。但大伙不舍得改善生活,有点钱都用在搞科研了!没有路,贵重的实验仪器进不了基地,科研工作没法进行。大伙们人拉肩扛,渴了喝河水,饿了啃窝头,三班轮流倒,人歇路不停,终于,在1965年9月底提前修通总长18千米的公路,打通了这条基地交通的大动脉。
毛主席得知三线基地攀枝花建设进度缓慢时,着急地说:“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攀枝花没有钱,我就把工资拿出来。”大伙听说这件事后,拼死拼命的干活,希望早点把基地建设好,能让毛主席睡好觉。最多时候红光沟参加建设者达一万人。大家不讲吃不讲穿,吃苦受累,憋着一口气,铆着一股劲,就是要让中国的航天技术早日赶上和超过外国人!终于在1969年6月绵延21公里,一个包括研、产、试、管、服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067基地建成投产。经过建设者多年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最终形成“一条红光沟,两代发动机,服务三大总体院,四个核心区,应用于弹、箭、星、船、器五大领域”的事业发展大格局。从荒草遍地、人迹罕至到学校、医院、住宿、生产等功能齐备,航天人硬是靠着敢打敢拼绝不服输的精神,把当年凤州的山沟沟变成了周围人都羡慕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给个杭州也不换的“城里人生活的好地方”!
历经失败不畏难,刻苦攻关写传奇
为火箭腾飞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能否合格,直接关系着火箭发射的成败,为了早日研制成功发动机,为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在科研生产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了无数次不为人知的试验,不断经受失败的磨砺。
张贵田,1931年12月出生在河北藁县, 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067基地主任、中国航天六院科技委主任。1961年他从前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张贵田攻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这一世界性难题,首次自行研发出国内最先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我国后续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开辟了道路。接着他参加并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双向摇摆二次启动常规高空发动机,即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突破了双向摇摆、二次启动等重大关键技术,为飞行器的重复使用和拓展发动机的应用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90年代末,张贵田又开始主持液煤发动机整机研制,但这个过程中启动问题却久攻不克,一试就炸,研制人员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解决关键问题,随着一次一次失败,大伙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没有心情吃饭,气氛十分凝重压抑。这时候张贵田给团队成员逐个鼓劲,告诉大伙要树立信心。他说,液氧煤油这种推进剂我们是第一次接触,补燃循环方案也是第一次采用,自身起动方式更是第一次研究,这么多新技术哪能不交一点学费?失败是成功他娘,信心是成功他爹,别灰心丧气,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在张贵田的激励之下,研制队伍以“不怕麻烦、不惧挫折、不留疑问”的态度,夜以继日地查找问题、改进思路、完善方案。终于解决了起动过程中的难题,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研制迈开了大步。2015年9月20日,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了太空完美首秀,推举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实现了首飞,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开始进入绿色环保新时代,我国运载火箭动力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实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和探月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技术支撑!
067基地液体动力事业领航人群像
洪水肆虐难毁志,众志成城创难关
1980年、1981年和1990年,红光沟遭遇了三次特大洪水,特别是1981年的那场洪水,16座桥梁14座被完全冲毁,18公里的公路四分之三被彻底冲毁,安河沟两侧形成22处泥石流,48处严重塌方、9处大滑坡,机床,设备,仪器400多台件淤埋浸泡,16个年间,库房、锅炉房、试车台辅助设施被严重损坏,160余排宿舍楼和平房宿舍进水。最深的有1米以上。2万职工家属被困,水电、交通、通信全部中断,466户无家可归。11所机加车间副主任、抗洪领导小组组长李秉钧,在洪水中开挖河道时,被突如其来的山体滑波推到几十米外的山沟里英勇牺牲,时年48岁。
当时美国之音幸灾乐祸地宣称:中国一个火箭研制基地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067基地干部职工提出“自己干,三不变”,即各种火箭发动机和平台惯性器件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新产品研制进度不变,绝不给型号任务拖后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家自力更生,抗洪救灾,边重建家园,边恢复生产。1981年灾后30天,使用067基地研制交付的火箭发动机发射“一箭三星”获得圆满成功;灾后40天,远程火箭遥测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90年灾后10天,长二捆火箭首飞成功;灾后一个多月,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两个月后,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成功。1992年3月22日,我国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遇到问题,经查问题不在发动机,发动机质量完全可靠。为了尽快重新实施发射、挽回长征火箭的声誉,国家要求067基地必须在2个月内拿出8台新的发动机来,以便再次进行发射。而按正常进度,研制8台发动机至少要半年时间。067基地硬是按时完成了任务。几个月后,长二捆火箭在发动机托举下呼啸而起,准确地将澳星送达预定轨道。
被洪水冲毁的职工家属楼
攻坚克难勇登攀,沟里飞出金凤凰
从1969年6月14日,我国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在红光沟考台试车成功,到1993年067基地整体搬到西安,在这28年时间里,航天人在与世隔绝的红光沟, “身居茅草胸怀祖国,脚踏荒山放眼世界”,以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攻坚克难,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在航天人坚持不懈努力下,067基地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载人航天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这里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在国家重点型号发射、重大工程飞行试验中表现卓越,其中长征系列一、二级发动机参加了300余次发射任务,成功的把数百颗国内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及十一艘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获得国家金质奖,姿态控制发动机获国家银质奖,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发动机”,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也是从这里开启,在2018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里研制的各种型号发动机为“两弹一星”、返回式卫星发射、“三抓”任务提供了可靠动力,圆满完成了我国“导弹武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故事。真可谓是“红光沟里飞出金凤凰”。
弘扬航天好精神,昂扬奋进新征程
航天人淬炼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精神,让人称奇、令人难忘。出生在苏州,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冲压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三设计部技术员的杨敏达,1967年新婚燕尔,但他主动报名,和妻子一起从北京来到红光沟,进行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了数十种、上千台次液体火箭发动机泵的研究试验工作。装机上天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忍受着癌症晚期的折磨,仍然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改造液流试验系统,连续上了28个夜班,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在北京航空学院学习大型液体发动机设计的傅永贵,是第一位到红光沟进行研制工作的设计人员,面对上级要求的“尽快研制出姿态控制发动机”但又没有实验室的实际,他和同事一起将河沟旁一座废弃厕所改造成一间“厕所试验室”。男厕所作为观察室,女厕所成为试验室,男女厕所之间打上一个孔,装上有机玻璃当作防爆观察窗。但就是在这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傅永贵和同事居然先后解决了催化剂、推力室结构设计等问题,成为中国姿控发动机的“诞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