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红军的历史,初创时期的杰出将领中,有3个人是非常值得一提的。这就是王尔琢、伍中豪、黄公略。
可惜这3人都太早牺牲。
第一个是王尔琢。王尔琢对保留八一南昌起义火种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初期,周恩来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便对工作人员说:“要干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现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内那张照片,就是在周恩来关怀下找到的。
王尔琢是红四军二十八团第一任团长。二十八团正是朱德从三河坝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部队,全团1900多人,在红军中军事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最能打仗。1928年5月和6月,在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的战斗中,王尔琢率二十八团三战皆捷,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派何长工去二十八团担任党代表,何长工认为该部是正规部队,北伐中就战功赫赫;人又都是黄埔一、二、三、四期毕业的,思想上还颇有顾虑。萧克也在回亿录中说道,他初入二十八团工作时,心中充满进入正规主力部队的兴奋。可见这支部队在红军中的份量。
1928年8月摩下的二营营长袁崇全要离开革命队伍,王尔琢只身前往劝其归队,不料袁不但不听劝阻,还反目成仇,拔枪将王尔琢打死。牺牲时年仅25岁。
图1
第二个是伍中豪。
伍中豪与林彪很像。
两人同是黄埔四期生。不同的是伍中豪编在步兵科第一团八连,林彪编在步兵科第二团三连。从第4期开始,黄埔军校按成绩将学生编入军官团与预备军官团。伍中豪所在的第一团是军官团,林彪所在的第二团为预备军官团。
可见伍中豪在黄埔的成绩优于林彪。
两人都是叶挺部队出身。林彪在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当排长、连长。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伍中豪则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的新兵营当连长。
林彪参加南昌起义,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红四军二十八团,林彪为该团一营营长;秋收起义部队编为三十一团,伍中豪为该团三营营长。两人又一起当团长-—林彪为二十八团团长,伍中豪为三十一团团长。两人又一同当纵队司令——林彪为第一纵队司令,伍中豪为第三纵队司令。两人又一同当军长——林彪任红四军军长,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长林彪两岁,两人都是红军中年轻优秀的指挥员。
肖克将军回忆说:伍中豪没有林彪那种架子,他是北京大学文科三年级学生,是学文学的,有较好的文学功底,被誉为“第四军的文学家”。伍中豪讲话从容,温文尔雅。他的军事水平也高,能把一支部队带好,训练好,任三十一团团长之后,该团战斗力提高很快,能攻又能守,特别是在守的方面,比林彪的二十八团还要强些。二十八团能攻善战,但有时稳不住。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两都是将才,可惜伍中豪“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6月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因病在闽西长汀福音医院治疗。10月出院归队时在安福县遭遇地主武装袭击,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
图2 黄公略像
第三个便是黄公略。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2月20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
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高级班。12月,他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黄公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中共红五军军委委员。后任红五军二大队大队长、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曾先后组织发动了毛田、鲁家湾、老乌塅、金坑等地暴动,指挥了白沙、大胜、永和等战斗,消灭大量国民党军和挨户团,在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境内开辟了数块根据地。
1929年4月,黄公略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9月初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边区与红军支队重新合编为红五军,黄公略任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六军军长。他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任红1军团第六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后率部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同年7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红十二军再次来到赣西南,同红三军会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黄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泽东、朱德的指挥。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配合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大部和四十七师一个旅一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第九师独立旅。
当年,蒋介石一直把红军看作两股:一股为朱毛红军,一股为彭黄红军。第一次“围期”刚刚开始,他亲自悬赏5万元,缉拿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4人。蒋介石有自己一套判断共产党人价值的方法,他懂得谁对他的威胁最大。
黄公略与彭德怀一样,湘军出身,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但比彭德怀早一年加入共产党。与彭德怀、滕代远一起领导发动平江起义后,一直担任红军重要领导职务,战功卓著。第一次反“围剿”指挥红三军,在龙冈直捣张辉瓒的师部;第二次反“围剿”与林彪率领的红四军配合,歼灭敌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大部;第三次反“围则”又率领红三军独战老营盘,歼敌蒋鼎文第九师一个旅。红三军在黄公略率领下,与林彪的红四军、彭德怀的红五军并称为当时红军中的三大主力部队。1930年7月,毛泽东在《碟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中,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一句,使他成为毛泽东在诗词中赞颂的第一位红军将领。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阻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图3
在我的收藏品中,有这样一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发行的米票(图1)。这张米票面额是一斤,粗看虽然与其他米票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在使用区域里盖了一个“公略县”的三个红色小铅字(图3)。
为纪念革命先驱黄公略,1931年10月,在位于江西吉安、吉水两县之间的地区设立公略县。县址在吉水县的水南,辖陂头、富田、新安、东固、水南、罗家、白沙、冠山、拆桂、开仑、儒林等11个区苏维埃政府。
仅在黄公略牺牲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决定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一个苏区县,以这种形式祭奠英雄,可见黄公略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195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武溪村,大学文化。年轻时曾经种过田,当过兵,教过书,从政之后至正县处级国家公务员退休。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上杭县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