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5日,北京西苑机场,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解放军官兵,接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检阅。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阅兵仪式。在阅兵现场,毛泽东意外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的妇女,高兴地走上前去和她握手,风趣地说:“李坚真,你还活着?”
这个李坚真究竟是谁?为什么毛泽东对她那么熟悉和关心?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奇。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接见李坚真
原来,李坚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女性。
李坚真,1907年出生于广东梅州丰顺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生了12个孩子,卖掉了8个,2个夭折。她8个月大的时候以8吊铜钱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小丈夫”大她8岁。她与“小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年纪一般大。她陪伴小叔子读书时,偷偷学了一点点文化。到10多岁的时候,她上山能砍柴,下地能种田。男性化的性格,慢慢地显现了出来。 1926年5月,省农委执委、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来到丰顺,住在李坚真的家。在彭湃的教育和影响下,她参加了农民赤卫队。第二年6月,就加入了党组织。参加了东江特委和丰顺县委领导的武装暴动。
后来李坚真调到了闽西,毛泽东亲自点名要她任长汀县委书记,那年她才24岁。一天下午,李坚真去汀州福音医院找时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汇报工作。在医院后面的一座楼房里,她第一次见到了正在养病的毛泽东。毛泽东听说她带工作组做群众工作,搞土地革命,笑着说:“呵,你这个女同志不简单哪!”。李坚真看到毛泽东平易近人,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毛泽东又说:“县委书记要管好家,心里必须时刻想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向群众负责到底。”此话,李坚真一直铭记着,一辈子不忘。
李坚真工作过的长汀县使用一斤米票
上任后的李坚真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布置一个假会场。
原来,临时中央决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苏区中央局考虑到在瑞金召开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会议,国民党肯定要予以破坏,他们平时就派飞机轰炸苏区,届时还能不轰炸会场?
所以,布置长汀县委选择地方搞一个假会场,以迷惑敌人,保证大会的顺利 召开。
李坚真同县委的其他同志接连几天在长汀寻找地方,选定在汀州城外五里的古城设立假会场。十几个木匠忙了三天,搭起一座不小的彩楼。会台的正中挂上白底红字的宽幅横联,还调来几百农民平整场地,用石灰划线,四周插上许多红旗。这种认真的做假,引来很多群众参观,消息也传到了国民党情报机关。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一大”在瑞金隆重召开,参加这次开国奠基的除了各苏区代表,还有白区的代表,共计有610人。8日,国民党军的四架飞机果然飞临长汀古城上空,向假会场投下了大量的炸弹。顿时会场上烟雾罩空,机上的人员以为代表们被他们炸死炸伤,会议开不成了。殊不知在瑞金叶坪的谢家祠内,代表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呢。大会顺利开至20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了,国民党轰炸会场的阴谋落了空。苏区中央局对长汀县委圆满完成了布置假会场的任务感到满意,予以了表扬。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出发时,李坚真被分配到中央直属机关司令部,担任民运科长。长征途中,总卫生部部长贺诚提出要找一位会打土豪,能找民夫和粮食的同志,担任干部休养连指导员。结果,司令部推荐了李坚真。
有一天,快到泸定桥的时候,突然敌机来袭。一顿轰炸后,死了不少马匹,打伤了不少民夫和挑夫,担架没有人抬,药箱没有人挑。李坚真急得满头大汗。正在这时,毛泽东走了过来,关切地问伤员情况和困难。毛泽东一看满地药箱,急忙招呼警卫班留下人来帮助抬伤员、挑药箱。
李坚真看到毛泽东细心安排,担心他的安全。连忙说:“毛主席,你快走,别管我们!”毛泽东摆摆手说:“你们都敢顶在这里,我怕什么!”他看到警卫班战士在抬伤员、挑药箱,才骑上马往前走。望着毛泽东远去的背影,李坚真眼里噙满了泪水……
在攻打娄山关时,红三军团任团长的姚喆负了重伤,一直昏迷不醒。部队撤退时,准备把他留在老百姓家治疗。李坚真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特意安排一个民夫、一个马夫和姚团长的警卫员,连同自己在内,硬是轮流抬着姚团长艰难地走了几十公里,将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1955年姚喆被授予中将军衔。
团政委钟赤兵,在战斗中腿受了重伤,被截肢,来到了干部休养连。在一次遇到敌人突然袭击时,两位负责抬担架的民夫听到枪响就跑了。李坚真叫来一个警卫员,和自己一起抬着担架,冒着身边子弹的“嗖嗖”声,把这个团政委伤员抬到安全地点。多年后,身为中将的钟赤兵见到李坚真时,老远就感激地说:“没有您李大姐,就没有我的今天啊!”
李坚真和战友一道,把休养连安全地从瑞金带到了延安。1937年,她和丈夫邓振询一同南下参加抗战。1943年8月,她的丈夫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那时,有消息误传,说李坚真也牺牲了。毛泽东得知后,十分痛惜。不过时隔12年后的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见到李坚真时,一眼就认出了她。
1950年,李坚真跟随叶剑英元帅到广东工作。任广东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她在兴宁、揭阳、龙川3县开展试点工作。此后,她担任粤中区党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监委书记。特别是在1978年,她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女省委书记。1979年12月,她当选为省人大主任,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省人大女主任。
晚年的李坚真同志
李坚真有多牛,看看她的五个第一就知道了:
1931年10月任中共长汀县委书记,成为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43年8月至1944年3月担任中共溧水县委书记,她是中共溧水党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43年冬,中共广德县委在砖桥泉村成立,李坚真(1944年3月至1944年7月)期间担任中共安徽广德县(今广德市)委书记,她是中共广德党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
1977年9月,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
1979年至1983年,担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金维映同志像
第二位是金维映。
金维映是与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一起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的三十位女红军之一。她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女县委书记之一。她曾被毛泽东同志称赞是“全苏区扩大红军突击运动第一优胜者。”
金维映的两任丈夫都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第一任丈夫是邓小平,第二任丈夫是李维汉。她与李维汉于1936年生儿子李铁映,就是原来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又使用过金志成的名字,1904年,出生于浙江舟山群岛岱山高亭镇。1919年,参加演讲队上街宣传,声援北京“五四运动”。宁波师范毕业后留校任教员。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被选为舟山总工会执行委员,带领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增加工资获得胜利。3月,参与组织盐民开展反土豪劣绅斗争,成立岱山盐民协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转移至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她以当小学教员为掩护,从事秘密的工人运动。
1929年6月,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在白色恐怖条件下,领导开展妇女革命斗争。
1930年7月,任上海丝织业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领导人,领导发动上海百余家丝厂工人罢工。她深受丝厂女工们爱戴,被尊称为“阿金大姐”。
1931年,被派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于都、胜利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1933年冬,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参与领导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红军和征粮工作。不久兼任瑞金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率工作队深入动员群众,超额完成扩红征粮任务,受到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表彰。
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0月,随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纵队休养连政治指导员兼支部书记。
金维映工作过的于都县使用八两米票
金维映工作过的胜利县使用一斤米票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1937年初,调抗日红军大学,任女生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938年春与蔡畅等一起赴苏联学习并治病。1941年底,德国法西斯飞机轰炸莫斯科时遇难。
范乐春同志
第三位是范乐春。
范乐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林伯渠的妻子。红军长征前十几天,范乐春生下一个男孩正在坐月子。显然,一个“月婆子”是不宜随军征战的。范乐春生下的这个孩子叫林苏生,由于艰苦的游击战争,被寄养在赣南苏区农民家里。
范乐春1903年8月出生于永定县金砂乡古木督村的一户贫农家庭里。1927年开始参加革命斗争,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锻炼成长为中央苏区革命妇女运动的杰出代表。
1928年6月,中共永定县委领导了震撼八闽大地的“永定暴动”,范乐春参加了暴动的系列斗争。1929年5月,红四军入闽解放永定,同年10月,她参加了永定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执委。同年冬,担任永定县妇女委员会主任。1930年2月至10月,她先后参加了永定县第二、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被选为执委、常委。9月,出席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被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委、常委、土地部长。10月,她被派回溪南区任赤卫大队党代表。她积极学习军事知识,参加军事训练,很快提高军事技术。
1931年8月,范乐春接任县苏主席职务。是年,由于党中央不断从上海等地派送主要负责干部到中央苏区工作,永定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门户之一和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站点。范乐春主持这项工作,经她接送的干部有聂荣臻、李富春等百人之多。因此,她为保证护送干部的安全和中央苏区军需民用物资的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2年2月,范乐春接任永定县委代理书记。3月,任永定县委书记。此后,历任省改善妇女委员会主席、省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和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在担任土地部长期间,还跟随毛泽东到上杭才溪乡进行调查,领导过查田查阶级运动。1933年秋,她调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优待红军局局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她与张鼎丞、刘永生、陈茂辉等人一起经艰难曲折的斗争后回到永定开展游击战争。
范乐春工作过的永定县使用八两米票
1935年3月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等同志率部回到永定与张鼎丞同志会合。4月在西溪赤寨村召开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地区党、政、军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上,范乐春当选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此后,她协助做部队的政治工作,协助指挥永定、永埔等县红军游击队开展反敌“清剿”斗争,为取得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范乐春同志经中共闽粤赣省委决定,跟方方、魏金水、刘永生、伍洪祥等同志留下继续领导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春夏之际,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统一战线工作。在永定金砂杀害我党交通员赖义斋同志,在仙师相继杀害永定县委常委、丰稔中心区委书记马永昌等四位同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永昌事件”。7月15日,她亲自扶笔,以中共闽西南特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名义,写下了为“马永昌事件”《致国民党永定县政府的公开信》,公开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卑鄙行为,进一步阐明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严正立场。同时呼吁各界,共同起来,严惩反共顽固分子,立即停止破坏抗日活动,以巩固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
1941年5月初,范乐春同志因辛劳过度,积劳成疾,病情恶化,在西溪赤寨山上病逝,年仅39岁。
建国后,她被评为烈士。
王叔振同志像
第四位是王叔振。
王叔振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刘伯坚的妻子。原名王淑贞,又名王淑振,1906年7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关。1927年4月 王叔振与担任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副部长的共产党员刘伯坚结婚,婚后被安排在联军总政治部担任秘书工作,并经刘伯坚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秋,王叔振和刘伯坚奉命离沪,同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刘伯坚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政委工作。王叔振被分配搞妇女工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王叔振任中央政府秘书,负责记录、译电、文件起草等工作。
王叔振工作过的新泉县使用八两米票
1932年,王叔振被调往闽西新泉县(现属连城县)任县委书记。
她到任后,很快就学会了讲当地土语,经常给群众教唱革命歌曲,和群众亲如家人,关系极为融洽。在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下,王叔振积极工作,新泉各项活动都搞得扎扎实实。《红色中华》曾多次报道新泉县突击扩大红军和经济动员、妇女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号召“学习新泉县工作的经验”。两年后,当她调离新泉时,群众都依依不舍,含泪送别。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刘伯坚、王叔振被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3月初,刘伯坚在江西作战负伤不幸被俘,3月21日在大余县英勇就义。1935年春,王叔振辗转来到闽西长汀县四都乡以西数十里的姜畲坑原红军四都医院附近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执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王叔振。王叔振无限忠于党的事业,遇害时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时年不满29岁。
王叔振原有两个孩子——刘虎生、刘豹生。1931年3月中旬,王叔振生下第三个儿子刘熊生。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和刘伯坚商定,将孩子送给闽西新泉芷溪乡妇女邱满菊抚养。邱满菊没有男孩,她的丈夫黄荫达是村苏维埃政府的秘书,为革命牺牲了。邱满菊家庭生活艰苦,为了抚养革命后代,不惜卖掉自己的亲生女儿。
王叔振留下的“托孤条”
现在新泉纪念馆还保存有王叔振当年亲笔写给黄家的字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托孤条”。内容如下:
刘门王氏生小儿名叫熊生,今送给黄家抚养成人,长大后在黄家承先启后,但木有本,水有源,父母深恩不可忘记,仍要继承我志愿为革命效力,争取更大光荣。特留数语,以作纪念。 母:王叔振 字 公历一九三一年四月十六日写于闽西芷溪
字条写好以后,王叔振从骑缝中“承先启后”四字对半撕开以便日后相认。此后,刘熊生便改名“黄熊生”,直到2001年70岁的黄熊生在福建连城的芷溪含笑离开人世,用平凡的一生践行了母亲的教诲,在黄家“承先启后”。
傅才秀同志像
第五位是傅才秀。
傅才秀又名张秀英,1903年出生在福建上杭县白砂乡。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入党。1930年1月至8月任上杭县旧县区委妇委书记;1930年9月至1931年2月任上杭县委妇委书记;1931年2月被选为杭武县苏维埃政府委员,随后去福建省妇委工作;1931年9月调闽粤赣临时省委妇女部,担任负责人,后派驻武平巡视员;1932年3月当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妇女部长;1932年5月任中共武平县委书记。在武平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得到省代理书记罗明的充分肯定:“各项工作都很好,各种组织都有,非常景气,真是一片火红的世界。”
傅才秀工作过的武平县使用一斤米票
傅才秀是一个地道而泼辣的劳动妇女,1934年当选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前因身怀六甲而留守中央苏区,与刘镜秋、梅高祥等一起在会昌、西江、高排、信丰和寻乌留车山间古道开展艰苦卓绝的粤赣边游击斗争。
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中,傅才秀与游击队同志完全失散,后到广东平远县八尺镇凤头乡雁洋坪村,在当地群众极力保护下,安然直至解放。
1950年冬由李坚真介绍,到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参加省土改工作团,分别在平远仁居城南(南龙)、东石东汶、黄畲大畲坳等村参加土改工作,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成绩突出,病倒在工作岗位上,1954年10月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