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洲河静静地流淌在井冈山南面的丛山竣岭中,它溶入了河西垅两岸白娴的吱叫,猿猴的嘻闹,揉进了下庄山次原始森林橡树蘑菇云花蔟的芬芳,收纳了殊砂冲悬崖峭壁杜鹃花的笑靥,轻轻地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一黄坳。
黄坳乡地处井冈山南面。据市志记载,明末清初,广东黃姓人为避战乱,携家带眷落户黄坳,繁衍后代,为此,黄坳是一色的客家,保留着客家人聪明,勤奋,好学,吃苦,上进,整洁的好传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黄坳留下了珍贵的足迹,写下了难忘的记忆,铸就了红色的基因。
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遂川大汾准备进军湘南,不料遭到了遂川反动靖卫团肖家璧部的突然袭击,突围时,张子清的三营往湖南桂东方向去了,毛泽东则带特务连曾士峨,罗荣桓,张宗逊等三十多人往黃坳方向,二十三日清晨,奔走了一夜的战士在黄坳,累得躺在草地上,伙食挑子也跑丟了,在老百姓家里找来冷饭冷菜,大家用手抓着填饱肚子,看着大家情绪低落,毛泽东笫一个站起来,双足并拢,身体笔挺,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他的坚强,镇定的精神,立刻强有力地感染了战士们。他们一个个都抬起头来,鼓起战斗的勇气,充满信心,提起枪就站起来,向着他那高大的身躯看齐。部队集合后,当天赶到荆竹山,第二天到大井,受到王佐部队的热情欢迎。
如今,黄坳船肚村河边建了一个“排头兵”广场,还原了当年的场景。不过,真实的发生地是在黄坳的石角村,有些老人记得非常清楚。
地母宫在黄坳村头一个山边,1927年时,是当地老百姓敬拜菩萨的庙宇。上井冈山后,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住过几天,1928年9月8号,毛泽东,朱德在这里召开红四军干部会议,决定攻打遂川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的方案。9月24号,遂川战斗结束,毛泽东又率部队在地母宫住了两天,26日上茨坪与朱德会合。据考证,毛泽东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就是在地母宫写的。
天主堂,是天主教的一个教堂,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利用它作为一个物资转运站,从遂川,赣南方向购买的物资,还有打士豪的浮财,都先集中在这里,后分配转运到根据地各支队伍。在物资困乏的当年,这个转运站为解决红军的军事,生活需要,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王佐就是当时防务委员会主任,转运站工作,他付出了不少的精力,不仅物资转运顺畅,而且帐目清楚明白证明王佐的廉洁和清明。
1928年五月,朱毛会师后,打了上山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一一五斗江战斗。五斗江战斗的第一仗是在黄坳打响。朱德回忆:“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就是1928年5月上旬红四军一部出黄坳,歼敌二十七师杨如轩部的一个营,继之在五斗江战斗中又打垮该敌一个团,然后乘胜追击,首次进占永新城。是役共歼灭和击溃敌人3个团。”黄坳,在井冈山斗争的军事方面,作出了首要的贡献。
在黄坳圩场一头,有一座古老,周身缠满藤蔓的石桥,那是当年通往茨坪等地的必经之路。挢边,住着红军部队。杨得志将军所在的二十八团就驻扎在桥头的民房里。1928年10月的一天,连里的小梁在桥头和杨得志谈心,两人对共产党,共产主义,都有共同的理解和向往。小梁见条件成熟,就跟杨谈加入共产党一事,杨非常高兴,向小梁表达了入党的强烈愿望,并表示,“我参加共产党不是图什么好事”,这个好事,杨的理解应为个人利益。第二天晚上,杨得志和其他五名同志,在连党代表颜有光,组织委员小梁介绍和主持下,在一个小庙里(应该是地母宫),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黄坳的这座桥,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将军桥”。
1929年1月14日,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剿,井冈山红军决定“围魏救赵”,毛泽东,朱德,陈毅带领三千六百多名红军战士经小行洲过黄坳往大汾奔赣南,再一次用留恋的目光注视黄坳。他们在心里坚定一个信念,革命一定会成功,井冈山,我们一定要回来的。
九十多年,光阴似箭,今日黄坳,已是莺歌燕舞,风光秀美的红色小镇。笔直的街道,齐整的农家小院,平坦的乡村道路,衬着村后葱笼的山峦,村前葳蕤的苗木,田园里黄艳艳的油菜花,处处生机盎然,人人喜上眉梢,可以称之为井冈山的乐园净士璞玉。
井冈山的历史是红色的,在红色的珠琏里,黄坳可称为珍贵玲丽的珠子。这颗珠子,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放射出熠熠生辉的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