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5月,知青40周年联谊会,在郯城县招待所礼堂召开。上午8点,招待所大院,有200多名知青,从四面八方、各个地区涌来此地欢聚一堂。大家泪眼对视,那久违的面容,已变了摸样,当年那幼嫩的脸庞现已爬满了皱纹。大家相互拥抱泪流满面诉说衷肠。我跟鲁中晨报的记者说着话,向沸腾的人群走去。只听赵宝云喊着:”路社长、路灵霞,叫记者来给我们照个相。” 我回头一看,赵宝云、刘继美,张玉兰,张凤玲,解桂珍,刘素云都在,还有双槐树村的知青姓徐我叫不上名字来。我让记者给我们共同照了几张相片。赵宝云很满意,对我说:“这聚会的场景你有什么感想”。我说:“很好,想不到来了这么多人”。赵宝云大姐说“快出本书纪念吧,你领着大家写。”我说:“我文化水平低,写不了,还是你领着写吧,你是高中生应该带头写。”说完,我和鲁中晨报赵文晶向沸腾的知青人群走去。
2008年12月底一个晚上8点钟左右,和赵宝云一起回淄博市周村区,当年下乡英庄的知青负责人张玉兰打来电话说:“赵宝云病了,很想念你,叫你看她。”第二天我坐上去周村的车,先到了张玉兰家。知青张传文,明阅兰也来了。张玉兰爱人张树同老师骑着三轮车带着张玉兰和我,走大街,穿小巷,过公路到了赵宝云的居民楼。赵宝云拖着病身子给我们开了门。第一句话就是:“路灵霞,我想你了。我的心脏病,把我折腾的这段时间光想人,我住了几个月的院,出院后又感冒了,在家打了半月吊针,是你们的村里知青部爱琴来找我玩,碰上我有病,一直在照顾我,你替我谢谢她。”说着话,双手颤抖地开了书桌抽屉,拿出了一个信封交给了我,里面装着照片。我拿出来一看,全是黑白照片,6张。一张是团县委书记陈培荣,知青带队干部丁方滦、公社团委书记孙思波和知青团员代表的合影照片。另一张是当年她所在的淄博市博山电机厂青年欢送知青的照片。还有与在郯几位知青姐妹的照片。这些照片很是珍贵。赵宝云大姐说:“40周年联谊会从郯城回来后你让我写书,我虽然是高中生,但是文学水平不行,我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生活,活动都没有魄力,你虽然文化低,但是你活动能力强、有胆识,写本郯城知青的书非你莫属。“张玉兰被赵宝云大姐感动了,也随和着说:”此书非你莫属,你就领着大家写吧。我也支持你,我家里也有一些照片,先给你,我再写篇文字稿,算是投稿了。“我带着赵宝云大姐的心愿和重托,带着张玉兰大姐提供的英庄村知青生活的劳动照片,张玉兰又领着我去杨玉佩家里,杨玉佩说她刚进家门不到10分钟,张玉兰告诉她我们的来意,她高兴了,拿出几本影集,从中挑出了几张黑白知青照片,并答应我也写篇在英庄大队劳动的文字稿,我给杨玉佩照了个全家福。从杨玉佩家出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赵宝云大姐的重托使我感到沉重,张玉兰,杨玉佩的支持,并答应率先投稿,使我感到温馨。张玉兰大姐的丈夫张树同老师虽然不是知青,胜似知青,非常支持我们知青的活动。张玉兰在英庄下乡劳动的期间,得了风湿病,腿脚疼痛不能长时间走路,因为接送知青第三代儿童上学,就买了一辆三轮车,张玉兰也沾了光,坐车赶集上店走亲戚,参加知青活动。2008年春节后我开始走访各村知青负责人,走上了漫长的搜集知青资料之路。
6个月后,部敬珍和路来凤打来电话说,赵宝云大姐心脏病突发,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真没想到,我与张玉兰那次去看他,竟是一次诀别。我跟张玉兰大姐陷入了悲痛和思念之中。
赵宝云大姐一路走好,你在九泉之下、冥冥之中给我和全体写书的知青以毅力,使此书早日出版。我们一定尽快出书,以了却你的心愿和重托。
[备注:赵宝云大姐是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1963年高中毕业生。1964年下乡到郯城县城关区英庄公社小胡庄大队,任知青排长兼团支部书记。]
作者简介:路灵霞1964年l0月5日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公社下乡到郯城县英庄公社顾庄大队,曾担任郯城县城关区英庄公社副社长 后返城在淄博矿务局机厂工作,现退休。
知青精神永放光辉
宋 道 全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边疆,是一场从规模到影响“空前绝后”,而且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人口变迁,他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缩小了城乡差别,支持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村和边疆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不久和刚刚经过3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正在恢复之中,前进道路上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需要大批能听党的话,服从国家利益敢于挺身而出,做出抉择和牺牲,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的有志之士,保证国家安定、支持国家发展和建设,知青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知青们“舍小家,顾大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好多人是放弃升学、招工、进修,有的是家中老大(老大是可以暂缓下乡)独子,但他们都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的积极报名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召唤,打起背包,带上行李踏上了上山下乡,支援边疆的伟大征程。
知青们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种种艰难险阻,都直接面对,不计个人得失,不怕风险,流血流汗不流泪、不怕苦、不怕难、在下乡的实践中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担当,把宝贵的大好青春贡献给新农村发展和改造事业中,为改变农村面貌,苦干、实干、特别是在文革中大多数知青始终坚持在农村第一线,坚持信念,不放弃理想、毫不动摇、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为保证农业丰收而努力奋斗。
知青到农村去确实有必要,即减轻了国家负担,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又起到了安定和稳定社会的作用,而知青的稳定社会作用延续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要不就没有“啃老族”了,你看现在被“啃”的是不是多数是有知青经历的。
井振武老先生有段论述就更加说明了知青对现在影响之深,他说:“上山下乡运动促进了中国城乡之间物质文化交流,城市青年把现代文化带向全国各地、开启民智、相互同化,不仅缩短了城乡差距,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为中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作了铺垫。”也可以说现在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户籍改革都有关联。再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力推动改革,恐怕和他上山下乡的经历有关,所以知青的影响力还在继续发挥作用,要是从现实意义上说,意义非凡。
知青到农村去,对改变农村卫生环境,生活习惯,文化生活,从衣、食、住、行都带来显著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丰富了多彩的生活,并身体力行为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多做好事。
邢家水磨村的知青宋本喜出身老中医世家,从他爷爷那儿掌握不少中医技术并用它为不少社员看病治病,得到群众好评,受到上级的表彰,并且上过省、市报刊。
本小组知青张敬兰一到农村,就把照顾“五保户”的工作主动承担起来,劳动收工后先到“五保户”家,不怕苦、不怕累、不嫌麻烦,不顾脏臭,给他们洗衣服,梳头洗脸,收拾房屋,像对待自家亲人那样对待“五保户”,受到上级表扬和得到社员称赞,先后被评为知青先进代表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济南的知青龚志德来到我们村小学当教师,把一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深得学生们的爱戴,学生们有好吃的都给老师留着。“文革”期间他受到冲击,小学生组织起来,保护他们的老师,但龚老师也遭了不少罪,据说后来到文疃中心学校当校长、1965年的丰收季节,割下来的麦子正在场上晾晒,我们知青正在吃午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随即而来,全体知青一看,丢下饭碗,冲进雨中去抢收麦子,(五队的麦场就在我们房子后面)一会就盖好了,集体的财产没有受到损失,但是知青们都成了落汤鸡,男知青没有大问题,女知青就不行了,据说有的就落下毛病了(妇科病)。那是因为年纪太轻,好多事不懂的,特别是生理方面,那时的人思想多数比较单纯、只要需要很少考虑个人得失,确实有种忘我的精神,遇事勇往直前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把青春献给新农村,做到无愧“知青”这二个字。
伟哉!壮哉!知青!
沂蒙是革命老区,我们下乡到革命老区这块热土上,吸收前辈们的传统和沂蒙老区的革命精神政治营养——沂蒙革命精神,他是我们沂蒙知青的灵魂、根基、源泉,也就是培养出了沂蒙知青以“国需为己任,吃大苦。耐大劳,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继续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沂蒙知青精神。
很早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想法,得叫后代知道我们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别过几年后没有人知道中国还有知青上山下乡这件事。
第一次带着我的儿子去莒南是1984年左右,那时他刚6岁的样子,尽管那时他们还小,不可能记住什么,但是我就是想让人也知道这件事,世上还有知青这么回事,而且还有人留在莒南。去年清明节,我又带着全家人,老伴、儿子、儿媳、孙子,特别就是叫孙子也要先有点感性认识,我跟孙子在我们老知青屋前照相留念,并在照片上题“传承”二字,以示他将来不要忘记他爷爷曾是知青。
在下乡50周年之际,写下这点文字,就是留个念想,别叫我们的后代把我们的知青经历给忘掉,别让社会把知青忘掉。
知青精神永放光辉。
作者简介 宋 道 全 1964年l2月5日从淄博市博山区下乡到沂蒙地区莒南县 ,1969年12日7日参军,1975年3月返城到淄傅市公共汽车公司工作,2008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