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一个北京知青,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曾传遍陕北的沟壑、峡谷、平川、丘陵,他用青春年华书写了一名优秀知青、共产党员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1969年元月,满脸稚嫩刚满16岁的张革怀着纯真的理想和同学们一起,跋河涉水,翻山越岭,用5头毛驴驮着行李,爬过80里崎岖山路,终于来到陕西宜川县后峪沟插队。后峪沟村仅10几户,100多口人,耕地大部分在山坡,只有少量河滩地和盐碱洼地,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自从知青来到后,这个小山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别看张革年纪最小,干活出力他冲在第一,张革爱学习、爱思考,被大伙称为“懂事的孩子”。当别的知青为远离故土,忍受不了饥饿和贫穷,抱怨、忧愁、萎靡不振,或打架、斗殴,自甘沉沦,他却将艰苦、坎坷作为人生的一次次历练。这里没有电,没有公路,几乎与世隔绝。他却虚心、认真、踏踏实实地向老乡学农活,记录每天的收获。他不怕吃苦,始终与农民们一起挖渠打坝、平整土地。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都喜欢端着饭碗凑到张革住的窑洞,聊天、说笑、拉家常,干部们也喜欢在这里开会,张革就给大家讲外面的世界:京城的历史、现代的理念、各地的风俗,教村民认字,讲故事,学文化,唱歌曲,节假日还编排节目演出。知青们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文明,村里的老人们看到了知青,觉得活得有滋味,年青人在知青带动下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
插队几年,张革跑遍了周围的大小山头,考察地质地貌,记录水系分布、测量土壤密度,规划人居村貌,研究果类种植,琢磨牲畜喂养,渐渐地张革心中开始为这个小村担当、谋划、做事了。三年农村生活,他成熟了,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
凭着踏实、肯干、不怕苦,他被县里推荐去务工,临行时乡亲们含着泪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他们不愿让这个“未来的领头人”离开。
1972年12月,张革同其他知青一起被招工进了空军陕西武功5702厂,这是座落在关中平原花园式的大型军工企业,极有发展前途。进厂后,他刻苦学习,钻研技术,助人为乐,深受工友喜爱,不久,就入了团,担任了车间团支部书记。虽说进了工厂,可张革的心一直牵挂着山村,他思念那里,怀念着父老乡亲。粮食够吃吗?年终分多少?他盘算着如何尽早带领乡亲们脱贫。他利用空闲时间进书店购买农业科技书籍,跑西北农学院请教专家教授,他研究玉米、苹果、核桃品种的改良,收集地质、气候等资料,他要找出更适合陕北土壤的优质农作物。
进厂还不到一年,张革突然向厂领导提出辞职并要求返回自己原先插队的农村。消息传出全厂哗然:许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头脑发热;有人当他的面骂他傻,拿自己前途赌博;甚至有人认为他一定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张革耐心地将自己的想法向厂领导详细汇报,他的决心和诚恳感动了厂领导,厂里为他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并派专人护送他回到陕北农村。
宜川县委、公社和后峪沟乡亲们敲锣打鼓,张灯结彩为他组织欢迎大会,村里大伯大娘们含着泪迎出十几里外的队伍又将他接回了家。面对此情此景,张革心里沉甸甸的,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要为这里撑起一片天,一片脱贫致富的天。村里的知青们都走了,生活更加艰难了,他孤身一人又住进了知青的窑洞,孤独、寂寞、冷清,情感和生活上的困难对他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乡亲们却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戴和信任。
张革回村后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积极组织乡亲们开展“农业学大寨”,发扬延安精神打坝造田,改良土壤,在原有的川地试种小麦,引进优良714号、延安15号,进行小麦品种改良,他每天钻在试验棚里对比水肥、密度、土壤、温度,经过几十天努力,终于试验成功又推广到其他村大面积种植,小麦亩产由原先的100多斤变成了400~500斤。紧接着,张革又带领乡亲试种矮杆丰、矮杆旱、陕农1号、延丰5号玉米,探索科学密植,改变老式耕种,使玉米亩产从150斤增加到700~800斤。张革还引进蔬菜品种,北京的大白菜、心里美萝卜、山东的黄瓜、日本的豆角、法国的西红柿等。解放思想科学种田,全村粮食倍增,蔬菜丰收,彻底摆脱了缺粮、缺菜,乡亲们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我是留在延安农村的北京知青,就是那个时候认识张革的。我来到张革所在村,他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农村规划一览图》,为我们讲解山村的未来设想,还领着我们环视周围的山势、河流、平川,饶有兴趣地说:“前面那座山已经种了5000多株苹果树,后面山坡计划种植核桃、花椒树,过几年还要建发电厂、农机修配厂,还要将村子从山坡搬到平地盖楼房,喝上自来水……,到那时你们再来看看,我们这个小山村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率先富裕起来。”面对张革满脸的喜悦、动情的眼神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我才真正理解了他曾对我说的“心中的梦和理想”,我为张革的远大目标和实干而感动!
张革的付出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我在延安市经协委工作期间,张革着一身退了色的黄军装,背一个军用水壶和打了补丁的军用书包,马不停蹄风尘仆仆风餐露宿的穿梭于延安--宜川--后峪沟之间,经常来我这里找政策、选项目,我为他做事沉稳、踏实、认真、执着,感到由衷的敬佩。
1981年的一天,张革急急忙忙来到我的办公室高兴地告诉我:“我们的小发电站已经建成,周边几个自然村也通了电,当打开电门哗哗的清水汹涌流出时,乡亲们激动地欢呼、跳跃,淌下了幸福的泪水。从此,他们再也不会跑到几十里外驮水、担水了。我还准备筹集资金修建村子通向外面的公路,将来山里的土特产可以拉出去换回自己的生活、生产物品,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沟壑山峁就会变成花果山。”望着他那激动、坚定、透着明亮的眼神,我又一次为面前的知青同乡感到骄傲自豪。
后来我才知道他带领村民怎样在两座山中建引水渠而形成的农田灌溉规模。当年在考察寿峰山水源就是为今天建小型水电站做发电准备,他请来专家勘探、选址、设计,整个工程需资金50万元。面对这个天文数字,张革没有退缩,他带着乡亲们的期望,托着带病的身体,冒着严寒酷暑,往返于北京—西安—延安和四川,饿了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车站角落打个盹。他的真诚、执着和决心感动了无数的人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他送来电机、电线、照明设施材料和一辆汽车、部分资金,解决了发电站施工前期的紧缺物资。为了引水要打凿一条300多米的隧道,他组织青年突击队,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和不屈的精神,点炮开山打洞,凿石建渠,每天自带干粮、咸菜和白水煮萝卜,几乎看不到一点油星。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许多年青人吃不消,动摇了。他得知消息,忍着病痛,拄着拐杖爬到山上,跪在地上搬石铲土,语重心长地说:“再坚持一下,不能停,后峪沟的电站就靠大伙了……”。乡亲们感动了,纷纷围过来含泪扶起张革。张革经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把水电站建成。”1980年8月1日,整整用了5年时间建起一座1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给山村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为了让村里人喝上干净水,张革请来了县水电局技术人员,找寻距村子3公里外的一眼泉水,清爽甘甜能供全村人饮用。他扛着锄头,钻山爬沟,组织大家架起1500多米的钢管,将泉水引进村子,并在村里建了蓄水池,又用塑料管把水引入村前村后,解决了全村的生活饮水。紧接着,张革又购回了地面接收设备和电视机。从此,贫瘠、闭塞的小山坳有了欢乐,有了笑声,乡亲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外面世界。
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张革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区、县的表彰,并被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邓小平、胡锦涛的接见。
1981年张革被有关部门推荐到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系学习,可他放不下村里的事,人在课堂上,心早已飞回村里。还没完成学业,张革就在农大教授指导下在村山坡上栽种400多亩优质苹果和2000多亩核桃树,1982年用了10年时间在黄土高原贫困山村安装了第一台电视插转机。1995年春节,村里人在他住过的土窑洞门上贴了一幅对联:“看灯看电视看录像莫忘知青,吃泉水吃苹果核桃惦念知青”,横批是:“张革京城佳节愉快”,以表达对张革的想念和感激。
张革经常对身边的人讲:“虽然我回到了北京,可经常梦到那里的山水、人情,回首往事,我无法选择,不后悔,不抱怨。因为我为那片土地曾付出过、拼搏过、成功过,我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张革1990年运作、洽谈到1994年筹集资金与同村的知青姚立军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1996年这个公司筹建并计划投资70万元为村里修一所现代化希望小学,铺架70公里线路。张革要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文明理念,让第二故乡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