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在领导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中,十分重视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以此指导全面工作。他不但善于总结陕甘宁边区历次土改的经验教训,而且特别重视总结现实实践中的经验。绥德县义和区黄家川村工作组,从老区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抽肥补瘦、填平补齐的方式来调剂土地,既满足了贫雇农的要求,又巩固地团结了中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习仲勋即以西北局名义将黄家川的经验总结上报中央并转发各分区,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黄家川经验的普遍意义。毛泽东将黄家川经验同晋察冀平山县、山西崞县三个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毛泽东还说:“现在是成千万的人民群众依照党所指出的方向向着封建的买办的反动制度展开进攻的时候,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但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迅速传播这些经验,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16]
习仲勋不但自己重视总结经验,还要求边区的干部都要重视总结经验,并学会正确的总结经验。针对边区干部中存在的领导人很少参加调研,写报告多是现象罗列,没有真正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不善于依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而盲目搬用过时了的或者 其他地方的零碎经验,尤其不善于将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联系党的总政策、党的全盘任务去负责地考虑自己的工作”的问题,他要求“每个干部必须随时随地地留心了解和研究当地各种情况,总结经验。”[17]
“人类总是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从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每一次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都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团结和统一,都进一步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既是对第一个百年的科学总结,也是面向第二个百年的政治宣言,体现了中共重视和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在现实经验中实现突破,以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心态和“继续考出好成绩”的精神状态,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关于陕甘宁边区1948年土地改革和政党工作》(1948年7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90页; [2]杨和亭《红日照陕北:杨和亭回忆文集》陕西延安精神研究会1996年版,第176页; [3]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第85页; [4]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1946-1948)》,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76页; [5]《关于陕甘宁边区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194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68页; [6]《关于陕甘宁边区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194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67页; [7]《关于陕甘宁边区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194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68页;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66页; [9]《西北局来信》(复印件)(1948年1月10日),《习仲勋传》(上),第547页; [10]《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绪》(194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71页; [11]《要注意克服土地改革中“左”的情绪》(194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70页;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76页; [13]张启华,《读懂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1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1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90页; [16]《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页; [1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文集》上卷,第101页。
作者简介:王斐(1982— ),女,陕西临潼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陕甘宁边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