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熊国清:小小桥口村 涓涓红源地——探访“两源地”之一的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的桥口村(组图)
2022-11-01 14:59:28
作者:熊国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在我们现在讲的桥口村有幸工作过四个年头,桥口村地处安徽省金寨县的斑竹园镇,面积只有14.5平方公里,15个村民组,491户,2026人,合武铁路、沪蓉高速公路、210省道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今日的桥口村,碧水映蓝天,青山护楼阁,到处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靓丽风貌。

烟雨朦胧的桥口村一角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后,从此金寨定位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民军队的发源地。而作为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斑竹园镇,爆发的著名立夏节起义和诞生的安徽省境内第一支红色革命武装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与桥口村无不息息相关。桥口村的山山岭岭印下了革命先行者的足迹,桥口村的沟沟坎坎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小小桥口村,涓涓红源地。走进桥口,探访英雄的桥口村祖辈与金寨人民一起,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演绎的那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让我们一一道来,用红色的力量推动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革命人物

    革命先驱王泽渥(1908—?)  桥口村长岭岗人,出身晚清地主家庭,兄弟排行老三,父亲王德钊善经营谋生,家境殷实。王泽渥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6岁便考入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看透社会黑暗腐败,忧国忧民,他正值英年,不愿与狼共舞,毅然放弃优裕的生活前景,以满腔热血投身到革命事业之中。求学归来的第一天,王泽渥就向父亲提出:“把两边的厢房让给没有房子的人住,把田地送给没有土地的人种…”之后,便不惜担待匪逆之罪而晓伏夜出,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传播革命思想,成长为中共商城县委委员、中共商南区委书记。他与周维炯、肖方、徐子清、徐其虚一起,亲自策划和领导了商南立夏节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十一军三十二师的建立。为革命呕心沥血,转战南北,英勇献身。

    红三十二师军需处处长王少怀(1892-1933): 桥口村王畈人,幼时家境贫寒。王少怀矜贫救厄,乐善好施,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大革命低潮时期,已过三十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抛家不顾投身革命。并且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表达誓死革命的决心。

    1927年春,他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打土豪、减租减息的斗争,领导农民闹革命。

    1929年5月10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会议,决定设立红三十二师军需处,任命王少怀为红三十二师军需处处长。任职后,他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军需处长为了红军小战士三九严寒穿单衣”的故事传为佳话。

    1933年,在光山白雀园遭张国焘“肃反”残酷杀害。

    宁死不屈的红军排长吴承训(1905.10—1930): 桥口村三河组长湾人,字海之,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起义,同年参加红军,在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四十一团任排长。1930年在湖北英山战役中不幸被俘。为了逼供,敌人用尽了辣椒熏、烈火烤等惨无人道的酷刑,他宁死不屈。最后,他站在通红的烙铁上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25岁。

    血染的家谱  桥口村十余家族姓氏,户户有红军,族族有烈士。户大丁多的吴、王二族更是为革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道河《吴氏家谱》记载着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吴承煌、吴承科、吴承睦、吴承训、吴善清、吴善庆、吴善普……名字后面注着“革命牺牲”或“革命未归”、“川陕革命未归”字样。《王氏宗谱》记载,村境王族105人离家从军,而共和国成立时,除幸存的开国少将王远芬、大校王泽卫和王远成等十几位红军战士外,其余都血洒疆场,骨埋他乡!

    据统计,土地革命时期,村境仅千人左右,300多人投身革命。解放后在册革命烈士68人,无名烈士则达百人以上。

    开国将军王远芬(1907.10-1962.12):桥口村王下湾组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战争年代,王远芬历任战士、班长,十一军三十二师特务连指导员,南江县独立营教导员,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教导员,三十六团参谋主任,红十二师谍报科科长。他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升任红四军十师一十八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历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侦察参谋,在袭击阳明堡日军机场时,他协助团长制订周密详尽的作战方案,把24架敌机全部炸毁,打击了日军猖狂气焰。后升任七六九团参谋长,三八五旅独立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后调任太行军区1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

    建国后,王远芬任平原军区安阳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同年调任河南省军区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2年12月病逝。

    开国大校王泽卫(1915.5–2003.5):桥口村王湾组张北湾人,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宣传员,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部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团部专职书记、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东北松江军区团政治委员。参加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红四方面军长征以及神头岭、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辽沈、平津战役。

    建国后,历任第二十一兵团五十五军二一九师政治部主任,广东粤东军区副政治委员,汕头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汕头地委常委,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军级顾问,后为正军职。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5月在广州病逝。

    二、红色旧址 

    掀开桥口村的历史画卷是一部灿烂的革命史,走进桥口村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革命博物馆。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烽火岁月的血雨腥风,一庄一舍镌刻下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处处闪耀着红色光芒。

    立夏节起义指挥部旧址王家下湾 : 位于桥口村王下湾组。

    王家下湾是土地革命活动中心,距红军学兵团旧址中和祠一岭之隔,离中共商城县党务训练班旧址仅1公里。它面向长岭岗,俯视竹根河,是革命先驱王泽渥的出生地,也是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第一次唱响的地方。

    1929年5月4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墨园高氏祠召开商南各支部书记和农民武装负责人会议,传达立夏节起义决定,会议决定在王家下湾成立起义总指挥部,徐子清、肖方两人分别担任正副指挥,周维炯、徐其虚负责军事,廖炳国负责联络。接着,起义领导者们分头行动,王家下湾便成为起义指挥部的指挥中心。

    20世纪70年代,王家下湾发现地下红军军械库和红军公田碑。如今,当我们寻访时来到王家下湾,看见王族祖宅、起义指挥部作战室100余平方米断壁残垣仍然存在,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里所发生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革命活动地狮子口与观音寺 : 狮子口坐落在桥口村三河组竹根河畔。一条连绵起伏的玄蝉岭山脉在末端隆起一座巨型花岗石山包,宛如雄狮昂首,一个能容百余人的岩穴,活像狮子张开的大口,形象逼真,面目狰狞。此地便是狮子口。

    二十世纪初,共产党人利用这里环境闭塞、荒无人烟的场所从事秘密革命活动。狮子“口”里经常召开红军会议,斑竹园籍老红军漆孟林、吴善富,革命烈士吴承睦、吴善清等就是在这里宣誓入党的。

    与狮子口一河之隔的观音寺,是一座古庙,掩隐在茂密丛林之中。共产党人经常扮作香客出没在这里。立夏节起义领导人周维炯、漆德玮、肖方常在庙里秘密集会,商讨作战计划和行动方案。观音寺见证了斑竹园地区辉煌的革命历史,是早期中国革命活动的发源地和策源地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国将军漆远渥回乡省亲途经此处时,久久凝视古庙,追忆往事,发出感概:“这是我少时参加儿童团经常活动的地方,它当时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

    红三十二师秘密据点佛朋寺:  位于桥口村李家山组,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佛朋寺坐落在一山顶上,地势高耸,居高临下。其东、西、北三面空旷,视野辽阔;南边为茂密山林,有条仅千米的林荫小道与斑竹园朱氏祠后山相连,是一个既隐蔽又易守难攻的场所。

    红三十二师在斑竹园朱氏祠成立后,为安全起见,一些重要会议经常在佛朋寺召开,讨论和研究开展军事活动,通常是通宵达旦。1929年7月的一个傍晚,红军干部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由于土豪劣绅告密,突然遭到反动民团袭击,一年轻哨兵中弹牺牲。解放后,人民政府为烈士竖立一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以示纪念。

    如今,当我们看到李山漫山的古树参天,根深叶茂,无语地诉说着悠悠往事;林中烈士墓碑肃然挺立,宛如仍是当年哨兵守护着这一方土地的安宁。

    商南共进二小旧址吴家老祠堂   惯称“老祠堂”,位于桥口村三河组玄蝉岭。

    1926年冬,各地党组织为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农民觉悟,出现办学高潮。商南党组织给学校统一校名,命名简家坳小学为共进一小,桥口小学为共进二小,包畈小学为共进三小,牛食畈小学为共进四小,龙王墩小学为共进五小,佛堂坳小学为共进六小,李家集小学为共进七小。

    斑竹园籍老红军文华(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在《红军回忆录》中记述了他在校时参加童子团、站岗放哨的情形。共进二小成为当地青年积极投身革命、参加红军队伍、传播革命真理的重要场所。一大批有识之士在此接受教育,走上革命道路。

    红军学兵团旧址中和祠 : 位于桥口村王下湾组,是王姓祖祠。

    1929年5月6日立夏节起义后,5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在斑竹园成立,初辖2个团,100多支枪,后发展到6个团和一个特务营。6个团分别是97团、98团、100团、101团、学兵团和混战团。

    学兵团驻地设在中和祠,由三十二师副参谋长漆海峰负责,主要培训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骨干,漆海峰、吴云山先后任团长。

    学兵团的强化训练,为三十二师成立后首战商城大捷及以后的屡战屡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和祠这座雕梁画栋、艺术精湛的古建筑因载入革命史册而被列为革命旧址加以保护,现在每年已由政府修缮保护。

红军学兵团旧址中和祠

    三、历史事件

    《八月桂花遍地开》在长岭岗第一次唱响  桥口村东部一条长长的山脉自西向东横跨在肖家岗与王家下湾之间,这就是长岭岗。人们通常把山脚下的一带称为长岭岗。长岭岗下的王家下湾前方是一块空旷的场地,现在建筑了沪蓉高速公路高架桥。据《金寨红军史》记载,这里就是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第一次唱响的地方。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胜利、红32师成立后,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热烈庆祝。为表达广大劳苦群众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时商南县委书记李梯云和县委委员漆禹源、漆先棣在距王家下湾1公里的漆氏支祠柏良公,研究决定编一首歌唱苏维埃的歌曲。誉为“商南才子”的罗银青受领了任务。时值农历八月下旬桂花飘香,他触景生情,创作出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配以民歌曲调“八段锦”,以打花棍表演形式进行编舞。表演队由方子翼(1955年授少将军衔)、陈觉民(王明的妹妹)、方太生、肖大清(女)、刘昔祥、吴文彬、徐诗银(女)、黄祖德等16人组成。那天,长岭岗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男女老少,热闹非凡。在这里举行的第一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上,《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舞表演十分成功,受到热烈欢迎,李梯云当场对表演者进行了表彰。从此,这首歌后来唱响了大江南北。

    石湾惨案 : 石湾位于桥口村三行组,过去是一个偏僻的村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邹善水、谢贤春:福建省连城县太源堂来了“红马甲”(图)
·下一篇:无
·特稿:小小桥口村 涓涓红源地——探访“两源地”之一的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的桥口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熊国清:小小桥口村 涓涓红源地——探访“两源地”之
特稿:小小桥口村 涓涓红源地——探访“两源地”之一
福建省连城县太源堂来了“红马甲”(图)
邹善水、谢贤春:福建省连城县太源堂来了“红马甲”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太源堂来了“红马甲”(图)
风雨整十载 携梦再扬帆——江西毛体书法协会十周年庆
风雨整十载 携梦再扬帆——江西毛体书法协会十周年庆
危春勇:风雨整十载 携梦再扬帆——江西毛体书法协会
特稿:风雨整十载 携梦再扬帆——江西毛体书法协会十
黄克诚:开国大将黄克诚的故事之七:长征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