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澄:国失肱股 党念忠良!——痛悼马列主义老战士张全景同志(组图)
2022-11-11 10:28:17
作者:胡澄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惊悉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同志病逝的消息,我的脑中一片空白,痛惜之情由衷而生。这是一种疼彻心扉的巨创!

    正当新时代征帆鼓满,击楫中流之际;正当共产党韶华百年,继续奋进之时,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却痛失肱股老臣,真有风摧大木,海倾巨艨之浩叹。人们纷纷在各大微信群中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我们深切感到了老人家离去之后所留下来的那片空白。正如恩格斯悼念马克思时所说:“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而这巨大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国有疑难可问谁”“又为斯民哭健儿”等伟人的诗句时时萦绕于脑海之中,为国忧、为党虑的共产党人们彻夜难眠,窗外那一轮血红的月亮,映照出多少共产党人哭红的双眸!

    一、无产阶级的斗士

    张部长给人的印象是忠厚长者,蔼蔼亲人,但在谈吐之中却饱含着一种共产党人的忠贞烈性,凛凛豪情。

    他给人印象最深也就是见到他身影最多的地方在就是在各种马列主义的论坛上,在各个团体举办的纪念毛主席的集会中。人们每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必然见到他的身影,或者他有别的活动但必然发来贺信和书面发言。凡是弘扬马列主义精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会议,张部长是每请必到,每到必讲,每讲必“斗”!他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斗争精神个发挥到了极致。张部长与否定新中国历史,否定共产党党史,否定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各种势力的斗争已经到了无我无私,不计毁誉的地步。

(张全景同志在各种会议上 中红网供稿)

    比如他与反毛分子“外钝”的斗争,比如他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比如他对武汉那个“八流作家”(著名学者李毅语)否定土改的斗争,老人家都是披坚执锐,冲锋在前。他的风范引导着千万战士随之奋进,与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势力殊死搏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回顾当时的形势:“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那时,有多少像在张部长这个地位上的老干部虽是“忧心忡忡”,却是隐忍不言,或是“爱惜羽毛”,随波逐流。有的甚至助纣为虐,怙恶不悛!正是有了以张部长为代表的一大批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们的全力抗争,党内和社会上“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的人们才振奋了精神,看到了希望。这正如列宁所说“执政的共产党的党员要挺身担当起同资本主义斗争中的大部分困难,动员优秀的共产党员上前线。”(《列宁选集》1972年版,第四卷,第112页)要说担当精神,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在逆流中的担当与无畏。要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是他们老当益壮,愈斗愈勇,没有放弃一个共产党人的圣神职责。

    那时,在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会议上可以见到这样的阵势:主席台上,左边是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右边是中宣部原部长王忍之,居中而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郑天翔!正是这种堂堂之阵,正是这样猎猎之旗,正是这股铮铮之气,正是这片耿耿之忠,鼓舞同志们奋斗迎来了新时代!

(张全景同志与郑天翔同志在纪念毛主席诞辰的会议上 胡澄 摄影)

    二、马列主义的学者

    我们看张部长发表的各种文章都是弘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是为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都是维护革命领袖崇高威望的。我们在读他的文章时感受到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个性——那就是他阐释马列主义中国化而不歪曲原典,他坚持社会主义时代化而融入大众。他的文章文风明白畅达,有着毛主席“两论”般的理论风范。雅洁劲爽,不掉书袋,感染力强,斗争性旺。都是甫一问世,便传诵一时的名篇。如《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吗?》,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马恩著作的学习》,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如《以百年未变之初心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等等。这些文章宏亮处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甘醇处如秋声鹤唳,余音绕心。这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列、贯彻马列、实践马列、发展马列的真正态度。从中体现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殷殷真情与耿耿忠心。

    这是在毛泽东时代从底层成长起来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理论风格——“山沟沟里有马列,民间底层出真知。”他们的头上没有这个院那个学的博士光环,他们的身上没有这个洋那个洲的留学履历,但是,他们的脚上有着这个村那个店的坚实泥土。张部长的文章有着马列主义的正气,人民大众的地气,无产阶级的底气,共产主义者的豪气,就是没有经院哲学的学究气,更没有庙堂官学的僵死气。他的理论来源于大众,根植于实践,是活泼泼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风格就是人”!从这些文章的风格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的学者。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这正如马克思评价自己的文风:“真理是普遍的,他不属于我一个人,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第7页)我们要知道,马列主义绝不是书斋里的死经典,马列主义更不是经院中的铁饭碗,它是无产阶级大众战士手中搏击的利刃。马列主义的生命力不在这“工程”那“大奖”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唯一途径就是大众化。脱离人民大众的“中国化”“时代化”必将成为大众的对立面。张部长是毛泽东时代理论风格的一个丰满截面,这种理论风格引导着百万后学战斗。这正是—“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叶剑英诗句)

    三、共产党人的楷模

    张部长无论是在在位期间,还是退居二线之后,都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可以从他亲自挖掘树立的两位共产党人的典型可以看出。

    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95周年之际,我在访问他的时候,张部长详细介绍了他挖掘宣扬孔繁森同志、谷文昌同志事迹的具体背景。

    在采访前的电话沟通中,一听说我们为纪念建党95周年而来采访,张部长爽快答应了——“欢迎你们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学习党章,遵守党章,我送给你们一部《党章汇编》,并给你们写一段话。”

(张全景同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合影 姚咏梅 摄影)

(张全景同志在《党章汇编》上的题词 胡澄 藏书)

    一进门我们便被张部长那山东人的豪情和充沛的激情所感染。他说:“我们纪念建党可不要忘了那些为党奋斗的先进的共产党人的榜样啊,他们的奋斗精神才真正体现了党的初心。”

    张部长接着说:“我在中央组织部部长任上发现宣传了孔繁森同志的优秀事迹,并经党中央批准树立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榜样。孔繁森在山东莘县的县委副书记到时候我也是副书记,我们志向相同,非常谈得来,是交心的好朋友。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都是我亲自送去的。孔繁森同志每次从西藏回来,我们就有重逢,亲切叙谈。他总是兴致勃勃的讲西藏的建设和发展,讲西藏的过去和未来,讲西藏的风土人情。却没有讲过自己的困难,从没有炫耀自己的成就,从来没有提过个人升迁调动的要求。孔繁森同志了许多动人事迹,这些事迹我是从区委其他领导同志那里听到的。当听到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的噩耗时,我彻夜难眠,非常悲痛。后来我亲自调研搜集他的感人事迹,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在共产党员中掀起了学习孔繁森同志的热潮。并且为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孔繁森》传记作序,题目是让孔繁森精神在神州大地方发扬光大。”

(张全景同志在《孔繁森》传记上的签名 胡澄 藏书)

    接着,张部长又详细介绍了树立谷文昌为时代楷模的背景。

    “我退居二线以后在主持全国党建工作研究会时,又发现了福建的谷文昌同志这个典型,现在也成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榜样。习近平同志还是很欣赏谷文昌的。当然他也很肯定焦裕禄,但是焦裕禄去世的早,他的精神境界很好,他指出来的路子也是对的,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谷文昌是不仅全实现了他对人民的承诺,而且植树造林、修海岛,把一个孤立的海岛和大陆联系起来,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相当不容易的。

    “那是在2002年,我到江西考察红军苏区。这个苏区一般认为都是江西,实际上是江西和福建,在鼎盛的时期,比较稳定的是21个县,江西11个,福建闽西是10个。我去基本上把这些县都看了,然后到了漳州。当时陪同我的省委秘书长多次和我提起东山县有个好典型叫谷文昌,问我是不是可以去看看。因为时间紧就没能去。后来到的福州以后,好多老同志来看我,说你到了漳州,为什么不到东山去看看呢?我说东山谷文昌,不也是植树造林吗?他们说他不光是植树造林,他在东山老百姓心目当中位置非常高的,群众自发给他立碑,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大家来到雕像前表达他们的思念:‘谷书记,您生前种树,死后还回东山看护着树林。’每年清明、春节都先去给他扫墓,群众当中流传一句话:‘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八个字深深打动我了!他去世20年了,群众到现在还这个样子,他一定在群众心目当中有很高的形象。我说你们给我找一些材料我回去看看,他们把当地的报纸、刊物、录像带、光盘给我找了这么厚一罗摞。我回来看的半个月,很受感动。

    “谷文昌是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刚解放时的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拼搏奋战了14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谷文昌每次下乡总要带上一把剪刀,一把铁铲,看见歪倒的小树亲手扶起来,看到该剪的枝叉随手剪掉。他爱树如命,见人就说,谁要伤一棵树,就是伤了我的胳膊,谁折断一根树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他经常告诫基层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他带动下,全县管树护林蔚然成风。细种精管,几年下来,177条每条宽50至100米、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大地。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海域,与大陆的最近距离只不过五六百米,但水深浪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千百年来,舟覆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世世代代的海岛人,总想有一天奇迹出现,天上的玉皇或哪一路神仙修一条海堤,架一座彩桥,把东山与大陆相接,使孤岛变成半岛。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1960年初工程动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到1961年6月海堤竣工,修成了一条全长569米,外延公路1000米的大堤。大堤高出水面5米,底宽110米,顶宽13米,防浪墙高6.25米。总共投入普通工、船工、技工100万个工日,土、石、沙料近50万立方米,总投资200万元。真可谓工程浩大!天堑变通途,海岛变半岛的美梦终于成了现实。他虽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泯灭,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他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的业绩,至今在东山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我当即给胡锦涛总书记汇报了这个情况,说这个典型过硬,我表示要写写他的事迹,大力表彰。胡锦涛同志说:‘可以,你写吧!’”

(张全景同志在宣传谷文昌的报纸上的签名 胡澄 藏报)

    张部长接着说道:“我含着热泪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的大报全都发了头版头条。

(新华社通稿,《人民日报》2003年2月21日头版头条刊登的张全景同志的文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网络图)

    当时习近平同志是福建的省长,我写好的稿子让他全部看过并充分肯定。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谷文昌,在中央党校与全国县委书记代表座谈时把谷文昌树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有书记’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与全国县委书记代表座谈时深情谈到谷文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胡澄 藏书)

    张部长接着说:“丰碑是由事业和民心铸成的。一个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谷文昌的精神和业绩,鲜明生动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初心’。我当时不当组织部长了,我要是还当部长,宣传规模还要大得多!”

    张全景同志在树立两位共产党人的丰碑时,无意间也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上面。人们在怀念追随这两位时代楷模的时候,永远铭记着张全景同志的贡献与风范。

    张全景同志不但是不忘初心的楷模,他还是“两个维护”的楷模。早在2018年3月7日,他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召开的会议上鲜明提出《修宪势在必行》。他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个根本经验,经验就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成熟领导人,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政治领导核心稳定在重大关头,就能够把握正确方向,安邦定国。现在我们我们党产生习近平同志这样成熟坚定的领导人不容易。正是有了习近平同志高举旗帜,带领党和人民英勇进行伟大斗争,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才办成了许多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党将习近平同志确立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党心军心民心,深刻适应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信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为它能够保证中国的繁荣富强,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由于张部长这篇发言文章的鲜明与深刻,后来被选入了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选编的《做到“两个维护”》这部书中(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这部书作为主题教育的基本教材发行到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人手一册。当时,当我翻开这部书读到全景同志这篇文章时,亲切之情油然而生,并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中结合我在与张全景同志交往中得到的教益重点宣讲了这篇文章,为主题教育取得成效发挥了良好作用。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选编的《做到“两个维护”》一书中刊登的张全景同志文章 胡澄藏书)

    四、后学晚生的人梯

    记得老革命家胡乔木同志有诗曰:“铺路许输头作石,攀天甘愿骨为梯。”这种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优良品质在全景部长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这里仅就我亲身经历的三件事说一说。

    第一件事。2019年5月,张部长因患带状疱疹刚刚出院正在恢复中,得过这种疾病的人知道,这泡疹引起的痛苦是多么巨大,而且对一位已经88岁的老人来说,对身体更是消耗巨大。就在这时,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同志创作了一部扶贫题材的作品《乡村第一书记》(后来改变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巨大反响)。表现了一位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走集体化道路致富的农村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国务院参事室要为这部作品举办研讨会。参事室领导与忽培元同志觉得这是一部反映新时代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带领群众走集体化道路的作品,而张全景同志又十分关心农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问题。如果能到请全景同志出席,将使会议意义更加巨大。托我联系敬邀老部长。那时全景同志的身体精力已经大不如前,我犹犹豫豫的与他沟通汇报情况,当他听说这是反映乡村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走集体化道路的作品,会场又有几位从各地赶来的乡村第一书记出席时,老人家就毫不犹豫地表示:“这个会我参加。”当天在会上明显感觉老人家的脸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略显苍白。但他还是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精辟发言。这令我十分惊讶,会后吃饭时我问他:“您老没有来得及看完作品,怎么今天讲话说的那么透彻,对问题分析得那么准确?”老人家朗声一笑说到:“你忘了我是农民出身啦?我还全程参加了土改与合作化运动。我干的又是组织部长。结合着我对农村的熟悉,对党史的理解,对党务组织工作的经验;而我又十分关切新时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方向。今天说那么几句,还说不到点子上吗?”一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位从中国农村走出来的党的高级党务领导人的风采。可是老人家的精神状况究竟不如从前了,他在发言以后竟然在座位上睡着了,这是在以前没有的情况。当我走过去劝老人家提前回家休息时,他振作精神,坚决不走,坚持到了会议结束。这给与会的领导、学者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第一书记们以极大的鼓舞与勉励。

(忽培元同志著《乡村第一书记》;张全景同志(左三)与参会者合影,左一为忽培元同志  胡澄 摄影)

    在送老人家回去的路上,他对我说:“别担心我的身体,我的发言也不重要,关键是我坐在这个场合,就会有一种作用。对那些出席的领导和由外地赶来的‘第一书记’们是个鼓励,一定要把集体化道路与共同富裕的方针坚持到底。”老人家对社会主义的坚定执着与忘我精神令人既感动又心疼。

    第二件事。还是在老人家出院后不久,我们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青岛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来京,十分想见老人家一面,请老人家给青岛工作委员会题写会名,为青岛英烈《王一民传》题写书名。我又打通了老人家的电话,当他听说山东的老乡亲来了,又是为烈士作品题词,就毫不迟疑的说:“你们晚上过来吧。”当天晚上我们一行人来到他家的时候,老人的老伴儿把我拉到一旁,有些焦急的说道:“老头子已经88岁了,病又刚好,你们饶了他吧!”张部长看见我们说话就问我:“她说什嘛?”我说:“奶奶说您年岁大了,让我们快一点儿。”他听后笑呵呵的说:“我的年龄不大,她才年龄大了呢,她比我还大两岁呢。”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深切感受到了老人家的温暖与情怀。他不但为《王一民烈士传》题写了书名,还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青岛工作委员会题写了会名,并兴致勃勃的与青岛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张辉亲切交流,了解工作情况和烈士事迹挖掘整理情况,丝毫不知疲倦。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站起身来告别时,老人家也是不舍地说:“我不累啊!多聊一会儿吧!你们常来啊,有要求尽管提。”我们望着老人家憔悴的面容,心中充满了热烈的激情与充沛的干劲儿。青岛工作委员会的张辉主任在这种深厚博大的情怀激励下,回到青岛以后把事业办的风风火火,异彩生辉。

(张全景同志与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青岛工委会同志合影,左一为工委会主任张辉同志 姚咏梅 摄影)

    第三件事是关于我自己的。2017年6月,我受命参与筹办东城区委主办的党史展览《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为了给这个展览增加分量,区领导让我请张全景同志为展览题词。张部长豪爽的说道:“我的字不怎么样,但是我知道你们需要是我这个名儿,没问题,我给你们写!”当时他正在宁夏出差调研,老人家连夜写好了题词——“光辉起点 不忘初心”,通过机要交换过来。这个题词为这个展览增加了权威与分量。当时,这个展览要在北京日报进行专版宣传,区里还要我请全景同志撰写文章评价展览。他说:“我在外地比较忙,你可以根据我的一些文章综合起来起草一篇,我相信你,写好我就不看了。”这真是巨大的信任与郑重的嘱托。我就根据老人家的意思,收集几篇他的文章进行了综合融合,加写了一些东城的红色元素,写成一篇文章—《登高一呼群山应 微言如闪始传真——贺“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展览开展》。这篇文章在《北京日报》上以专版头条的位置刊出。这篇重头文章对东城党史展览的肯定为东城区党史的宣扬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荣耀。

(笔者(左一)向参观领导介绍展示张全景同志为东城区党史展览的题词《光辉起点 不忘初心》 姚咏梅 摄影)

(笔者为张全景同志起草的介绍东城党史,评价东城党史展览的文章,发表在《北京日报》2017年9月29日专版头条 胡澄藏报)

    在党的一百周年到来之际,这个展览升级为《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非常痛惜的是,对这个展览有着深切期望的张全景同志却最终也没能看它一眼,而且永远也看不到了!每思及此,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担承着老人家的深切信任与殷切嘱托,我一定守好党史展这个饱含共产党初心的阵地;我一定为这份信任与嘱托奋斗终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俊杰:红色故事 “马背上的印刷厂”
·下一篇:折兴发:难忘
·薛成毅:深切缅怀张全景前辈(组图)
·特稿:深切缅怀张全景前辈(组图)
·特稿:国失肱股 党念忠良!——痛掉马列主义老战士张全景同志(组图)
·中红头条:张全景部长出席中红网组织和参与的红色文化活动集锦(组图)
·中红头条:“持久的毛泽东热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张全景与中红网关于毛泽东思
·中红头条:张全景:坚守初心不忘本(组图)
·张全景:《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丛书》序
·张全景:勇于担当的县委书记——深切缅怀杨贵同志(组图)
·张全景: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头羊(组图)
·张全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振华:打仗玩命累得吐血——金寨籍开国中将李耀的
特稿:打仗玩命累得吐血——金寨籍开国中将李耀的革
薛成毅:深切缅怀张全景前辈(组图)
特稿:深切缅怀张全景前辈(组图)
特稿:再谒南梁(组诗)
折兴发:再谒南梁(组诗)
特稿:再谒南梁(组诗)
折兴发:难忘
特稿:难忘
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员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