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处决黄梅庄
故居前雨中景色
故居上首有个小广场
故居正厅中的黄公略铜像
还有黄公略夫人衣冠冢(女儿骨灰女婿衣冠也葬在这里)
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就读的双峰高小
黄公略在平江起义
黄公略在湘军
活捉张辉瓒
江西瑞金公略亭
杰出的红军将领黄公略
黄公略(1898--1931),是双峰一中的杰出校友。据《双峰一中校志》载:黄公略出生于湘乡县桂花乡(撤区并乡时并入中沙镇)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亲是一名塾师,他从小便接受传统教育,十岁入峒山小学。宣统三年(1911),考入双峰高等小学堂(双峰一中前身)第六班(原称己班)学习。黄公略性格豪放,忧国忧民,疾恶如仇,在双峰一中师生中至今流传他“漫画讽刺筹安会”的故事:那是袁世凯称帝篡国时,黄公略著文申讨,并画群蝇飞集饭桶的漫画对筹安会以讽刺,并将漫画张贴于食堂门口,同学们拍手称快。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双峰一中“学史力行”,筹创校史馆,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正式开馆,作为“校史教育现场教学点”对新生上好“红色一中”第一课。为了搜集整理黄公略烈士的生平事迹资料,8月24日,我陪母校朱文明、朱学愚两位老师上午到湘乡市史志办,该办领导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我们,并在资料方面“和盘托出”。下午,我们驱车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穿越一片片竹海与浓雾,直上高木冲参观了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故居是一栋典型的湘中民宅,土木结构。1898年1月24日,黄公略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1200平方米,1985年重修。故居除部分房间作原状陈列外,正房三间辟为展室,陈列黄公略生平史料。天公作美,我们刚踏进故居大门,老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山风阵阵,顿生凉意,我们参观学习遇上了天意。故居内陈设的老物件、照片、文献等,如同一条影视长廊,回放着黄公略壮怀激烈的一生。我们在这一“长廊”里如获至宝,逐字逐句地学习了黄公略的英雄事迹,对领导们的题词、陈列的老物件、照片进行了翻拍,还与讲解员王娜进行了座谈。
1914年,黄公略走出双峰高小,回乡教起了私塾。1915年,他投笔从戎参加湘军,历任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9月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艰苦作战,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7月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8月,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的战斗中,指挥红三军奋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三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后来,在战醴陵、攻吉安的战斗中,红三军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黄公略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并称为“朱、毛、彭、黄”。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二十八师等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九师独立旅。1931年,红三军奉命由西向东移往瑞金、石城、于都、宁都地区,以消灭江西革命根据地内残存的白色据点和“土围子”,将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当部队行军至东固附近六渡坳时,突遭成群敌机袭击。黄公略和先头部队本已隐蔽,当了解到第七师部队还在路上时,他不顾个人安危,跳出掩体,指挥部队隐蔽,并组织对空射击。敌机低空盘旋扫射,黄公略不幸身中数弹,当晚7时牺牲,年仅33岁。
为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中央苏区设置公略县,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毛泽东曾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足见其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黄公略牺牲后,毛泽东亲撰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2009年,黄公略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与王娜座谈时,她给我们讲了两则关于黄公略的故事。
一是大义灭亲。那是1931年夏天,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围剿”被红军粉碎后,蒋介石委任黄公略的堂叔黄汉湘为宣抚使,前往苏区进行“招抚”,想分裂红军。黄汉湘派黄公略的大哥黄梅庄做说客,并交给他一封蒋介石致黄公略的亲笔信,让他们到苏区劝黄公略投降。黄公略义无反顾,与黄梅庄一刀两断,并请求红军将黄梅庄处以死刑,将其口供印发各军,借以教育部队提高革命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