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德(1888.10.29~1937.2.17),字益之,祖箱云南省安宁县,出生于今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滇系将领,北伐名将、国防功臣。官至国民政府军委会代总参谋长、办公厅主任、军训总监部总监。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
1908年11月,编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丙班,与王均、朱德、范石生、金汉鼎、唐淮源等同学。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8月毕业,历任滇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
朱培德率部参加了蔡锷等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法战争及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诸役。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朱培德成为十六名国民政府委员的第14位。8月17日,朱培德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辖第7师(师长王均)、第8师(师长朱世贵)、第9师(师长朱培德兼),共产党员朱克清任党代表。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誓师北伐,第三军开湖南郴州、衡阳、株洲,集中醴陵。8月14日朱培德指挥右翼军(辖第2军、第3军及赣南独立第一师)东征江西出击军阀孙传芳部,11月6日占领九江,8日攻克南昌。江西战事结束。朱培德任南昌警备司令,时第3军收编滇军三个师,兵力增至六万人。
1927年5月,汪精卫、蒋介石曾下令王均对第三军进行"清党",王均未执行汪蒋"暴力分共"政策,王均按照朱培德的意思,一是暗中将共产党员礼送出境;二是将第三军主力部队全部调离南昌,客观上方便了时任南昌市公安局长的老同学朱德名为整肃城市治安,实则为南昌起义扫除障碍。
王均与朱培德等当时一系列的军事政治活动,从特定的历史角度来看,绝非偶然与巧合。客观地说,他们间接地成就了南昌起义,改写了中国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极性与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南昌起义爆发后。王均被任命为左右路总指挥,对红军进行"围剿",但在三年"围剿"期间,王均所部第三军始终都是能不打则不打,尽量避免与红军战斗,深得朱德、毛泽东的理解与信任,被朱、毛称赞为友军。
1928年3月25日,朱培德在九江督师继续北伐,调所部第3军、第31军开津浦线。1929年5月24日任参谋本部代理参谋总长,兼陆海空司令部秘书长、民政厅长。
193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会议特任朱培德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办公厅主任,秘密着手制定国防大纲及对日战备工作。
1936年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朱培德、何应钦联名致电陈济棠、李宗仁及白崇禧退兵,9月4日两广事变和平解决。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14日程潜、唐生智、朱培德等电促张学良猛醒,军委会最后釆纳了朱培德建议,用和平方式解决了西安事变,既确保了蒋介石的安全,又避免了全国大乱。
1937年2月17日,朱培德中毒殉职,终年4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