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在饶州府乐平县大坑村(今乐平市洪岩镇湖村村委会大坑自然村)出了一位翰林郎,姓胡,名翘元,字羽尧。他幼年励志发奋苦读,览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为乾隆26年2甲第19名进士(公元1762年),由于在殿试中出类拔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深造,期满后由皇帝钦点为翰林,在翰林院任编修。后历任掌江南道监察御史、广东乡试副考官、户科掌印给事中、巡城御史、光禄寺卿、巡漕御史、鸿胪寺卿、刑科给事中、山东学政等职。
图片源自网络
大坑村位于乐平市、婺源两县市交界处,地处乐平最高峰历居山脚下,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个典型的“太师椅”地型。该村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硬化,走进该村,就像到了一个世外桃园,潺潺的溪水声和风吹树叶声,凸显出村庄的静谧。原有60余户的村落,现常住人口只有十几人,让人为之庆幸的是,该村至今还保留有胡翘元当年所立在胡氏宗祠(该胡氏宗祠已于1971年大坑水库建设期间拆除)门前的两方旗杆石。这两方旗杆石都为六边形石墩,中间有一孔,以便插旗之用,旗杆石由于放在室外,风吹雨打,年代久远,已现斑驳,但字迹仍是清晰可见。旗杆石侧面分别刻有“乾隆辛巳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胡翘元立”等字样。在胡翘元的故里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聪明好学的民间传说。
聪颖好学入翰林
胡翘元(公元1726--1787年),字羽尧。出生后,父母请教当地老先生,为其取名翘元,有着精英翘楚之意。胡翘元幼年,家境极为贫寒,村里也没有学堂,但父母为了让他日后能成为有用之材,仍是想方设法让他读书,并把他送到当地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办的“经学堂”(据说是在历居山深处一个叫高坞的山谷里)去念书。这位大儒对四书五经等各类儒学经典无所不精,培养出了许多较有名气的弟子。胡翘元自幼就十分聪明,加之其读书非常用功,先生所教知识基本上做到过目不忘,被当地人誉为“神童”。
由于胡翘元的聪颖和好学,使其从小山村一路走了出来,经过乡试、院试、会试、殿试等层层科考,脱颖而出,终登进士第,并被乾隆皇帝钦点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清朝皇帝一向是把翰林院作为“储才”之地的,凡是进翰林院任职的,都必须是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因此,翰林这一官职也被称作为“才子官”。关于他刻苦读书、立志成才的传说有二。
传说一:由于其所就读的学堂离家较远,为了方便读书,胡翘元也就住在学堂里,因此要定期带菜去学堂。有一次,天气转寒,母亲担心儿子在外读书会挨锇受冻,就让父亲给他送一床棉被和吃的食物去。父亲到了学堂将棉被给了他,并告诉他,带来的菜夹在棉被中,问了他一些关于读书、生活上的事后就回去了。胡翘元当时只知道看书,也没有认真听父亲的嘱咐。吃饭的时候,才发现没菜下饭。他一边吃饭,一边想可能是父亲忘记了给他带菜,就这样,他接连吃了三天“白饭”(当地把不吃菜只吃饭称作“吃白饭”),三天后学堂放假,他回到家中问父亲,“您是不是忘记了给我带菜去?这次我可是吃了三天的‘白饭’呀。”父亲一听,愣住了,说:“带去了呀,不是放在给你带去的被子里吗?难道说这三天你都没有打开被子睡觉?”其实,就是因为胡翘元读书十分刻苦,三天来一直没有真正睡过一次好觉,被子也从没有打开过,因此也就没有发现父亲夹在被子里的菜,以致于待父亲去从棉被里取出此菜,发现它已发霉多日了。
棉被里发霉的菜(徐莺凤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