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部小说,除了人的名字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这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按照这种观点品读《少年飘泊者》,就能看到百年以前安徽大地上的真切景像。
蒋光慈的小说《少年飘泊者》发表于1925年11月的上海。按照蒋的说法,当时的上海正“沉醉于花呀,月呀,好哥哥、甜妹妹的软香巢中”,世风温软奢靡,大街灯红酒绿。《少年飘泊者》像一道耀眼的闪电,给人震撼与警醒,也让太多的人透过生活的迷雾,看到底层人们的不幸与挣扎。
小说的主人公汪中是安徽西部一位佃农的儿子。1915年,当地大旱,庄稼减产严重,然而地主却不顾佃农们的死活,依旧照例催缴租课。汪中的父亲因无力缴租,遭到地主的毒打,最后被逼身死,母亲也含恨自杀。十六岁的汪中无法在家乡立足,成为一位漂泊者。在此后的日子里,他遭受了川馆先生的猥亵,恶犬的欺负,瓜农的痛打,店老板的盘剥以及军警的虐待,尝尽了人间的所有苦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并壮烈牺牲。
1910年前后,安徽西部地区土地兼并严重,土豪地主敲骨吸髓般剥削贫雇农。贫困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往往吃不饱穿不暖,遇到灾荒年份,只能卖儿卖女卖老婆,因贫富悬殊而导致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一些活不下去的人们甚至落草为寇。《少年飘泊者》中,土匪头子王大金刚更像是梁山好汉,他说,“现在我们穷人的世界到了,谁个不愿意眼睁睁地饿死,就请同我一块儿来!”王大金刚带领一帮穷哥们“专门抢掠富者,毫不骚扰贫民,并且有一些贫民赖着他们的帮助,得以维持生活。”在安徽西部地区,自古就有结义的习惯。1928年,安徽西部的金寨县吴家店地区,贫困农民以梁山结义的形式结成“十八兄弟会”,这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初期革命组织。团结起来的贫苦群众依靠集体的力量打击土豪地主,维护公平正义。“十八兄弟会”的成员是推动“立夏节起义”的骨干力量。
在《少年飘泊者》中,写到了一位善良的教书先生,这位先生五十多岁,心地善良,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的世界,真是弄到不成样子,穷人简直不能过日子!倘若我有权力,我一定要做一番澄清社会的事业!”这位教书先生,原型是金寨县共产党组织创建人詹谷堂,蒋光慈是詹谷堂的学生。1924年,詹谷堂与共产党员袁汉铭、曾静华一起,在金寨笔架山农校成立了当地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自此,革命在这片土地上渐呈燎原之势。
《少年飘泊者》中所描写的大部分事件,都发生在安徽境内。“你大约知道借外兵打太平天国的李大将军,开鱼行的王老板,持斋念佛的段执政……这些有名人物罢?这些有名人物的生长地就是H城。”文中所谓的“H城”,也就是合肥。在合肥,汪中遇到了杂货店老板刘静斋。笔者认为,在汪中所遇到的众多“坏蛋”中,刘静斋是最善良的一位。就连汪中自己也承认,“我的主人,说句实在话,待我总算还不错,没有什么过于苛待的地方。”“有闲工夫时,还可以看看书,写写字,学问上还有点长进。”后来,汪中与刘静斋的女儿玉梅恋爱,玉梅的弟弟为两人暗传情书。刘静斋知道真相后,并没有对汪中进行打骂,只是“哼了一声,其外什么话也没说。”并给了汪中八块大洋,写了介绍信,让他别投他处。合肥是皖中的一座城市,当年城市规模并不大,许多市民身上还保持着淳朴农民的本色,当然也不乏农民的狡黠。文中刘静斋在接待一位买布的乡下人时,采取期骗的手段,完成了一笔交易,让我们看到“无商不奸”真实一幕。
与有几分土气、几分厚道的合肥人比,长江边的芜湖由于开埠较早,人心更为丧乱。在这里,洋货店老板陶永清“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对待汪中像对待牛马一样,且店里所有的“伙友”都期负汪中,商会会长也是流氓出身,穿得妖里妖气。面对爱国学生动员抑制日货,几家洋货店老板不但不配合,还想雇凶杀害学生负责人。尽管如此,与合肥比,这里激荡着新文化的思潮,不似合肥那般沉闷。在这里,《皖江新潮》天天可以看到“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思想”的文章,商人们为了逐利而勾心斗角,学生们因为爱国而不时上街游行,新与旧的博弈、激进与守旧的较量在这里天天上演。而与合肥比,这里也更加凶险,学生们因为要求抑制日货而触犯了商人的利益,如果不是汪中提前报信,学生首领几乎要遭受奸商们的毒手了。
在《少年飘泊者》中,还能听到具有安徽地域特色的语言,如“打断你的狗腿!”“天啊,你为什么这末样与我为难呢?”“顶好你莫要去”“真把我骇得魂不附体!”“莫不是那地方有强盗?”“打死我也不敢在这地方歇宿”“定以老命拼你!”这些语言,即便今天还会听到。至于小说中所描写的垂柳、明月、牧歌、鸣蝉以及带露水的石头、守护村庄的黑狗,今天的村庄里亦能见到。只不过,如今的人们早已过上小康生活,大路上再也见不到衣衫褴褛的乞丐了。
蒋光慈是皖西金寨县人。正如《少年飘泊者》中所描绘的一样,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安徽特别是皖西地区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的抗捐、抗税斗争此起彼伏。192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皖西地区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起义队伍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自此,皖西地区二十年红旗不倒,广大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保护革命成果与反动派进行殊死搏斗,最终迎来黎明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