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王宜峻:坚持“红旗不倒”——闽赣十八团在清流开展游击战争
2021-03-30 17:16:05
作者:中共清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王宜峻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闽赣边的明溪、清流、宁化等县相继被国民党军占领。留在福建、江西两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开展革命斗争,延续革命火种,坚持“红旗不倒”。在清流周边区域进行游击战争的,主要有闽赣军区新独立第十八团等部。

    为巩固和保卫苏维埃,1933年春,清流奉令组建县独立营,1934年2月扩编达300余兵力,杨光辉任营长。1934年1月,省委调任林圣才担任清流县委书记。清流县委遵照闽赣战地委员会“各县要完成战委发展党员的计划,清流发展300名,所建立的支部必须立即巩固”的指示精神,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同时,积极组织赤少队、模范营、游击队、基干游击队、游击小组等武装。县独立营以及区、乡游击队等,密切同主力红军配合,频繁活动于本县大基头、嵩溪、林畲、嵩口坪、沙芜塘等地,并向归化(明溪县)沙溪以及永安安砂方向发展,努力扫清这些地区的刀团匪,同时还在永安安砂等地驻防,扼守安砂、隘口等战略要地,阻击国民党东路军进攻宁清归苏区。《苏区工人》报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工农报刊,是一份指导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的主要宣传报刊。1934年5月15日《苏区工人》第十七期载宁清归通讯,称“清流城市动员了工人模范排参战”。《红色中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宗旨是配合当时党政中心工作,进行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1934年6月14日《红色中华》载文,“清流城市工人在党和工会的领导下,十分之七加入了模范营。他们经常出发作战,并担任城市的警戒。在过去的战斗中,没有一个表现疲倦。他们还准备到各区去消灭团匪、童子兵等。”1934年10月,清流县独立营编入闽赣军区新独立第十八团独立营第一连。

    主力红军长征后,蒋介石先后在闽西一带调集了八个正规师的兵力,对苏区进行猖狂的“清剿”。清流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坚决执行中央和闽赣省军区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为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蒋介石在他“清剿”区战况报告中自供:“蒋军所到之处无不焚其屋,无不伐其木,无不抓之壮丁,无遗留的鸡犬,闾巷不见炊烟,荒郊但闻鬼哭。”1934年11月7日,归化失陷。至此,整个闽西苏区仅存清流、宁化两县。

    清流城,背靠高山,三面环水,可谓易守难攻。但城内面积狭小,没有退守空间,在敌军围困且援兵和弹药补充不足的情况下,无法长期坚守。清流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仍坚定地执行闽赣省军区“备足粮食,坚师城池”的指示,组织军民誓死保卫县城,决心与县城共存亡。当时,县城和附近的防卫力量只有县、区游击队和闽赣十八团1000多兵力,其中城内守军仅600余游击队员,而敌人却有5000多人,且配备相对精良的武器。

    11月26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卢兴荣部5000多人,分两路进袭清流城。敌一路以司令部及师直属队的第一五六旅及三0八团一营,由嵩溪、大路口、牛屎塘逼进清流;一路以三0八团之两营由嵩溪、岭下、供坊同时并进。同时,敌三0七团由林畲向嵩溪移动,以阻击宁化湖村方向的游击队援兵。与此同时,在距城15里的下窠,闽赣军区十八团获悉敌人大举进犯县城,倾巢出动百余兵力前往增援。至楼下、供坊一带与敌军遭遇,展开激战,歼敌一部,直至下午二时半撤出战斗,返回下窠。

    敌军用猛烈的炮火炸开城墙,清流县委、县苏维埃领导率游击队等武装力量撤至县军事指挥部驻地,利用房屋、围墙等为掩体,继续与敌展开巷战。此战,清流县委书记林圣才、宣传部长蓝礼洪、嵩溪区委书记余梓才等60余人牺牲,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王兴旺、裁判部长林锦斌、城郊苏区主席严荣柳等100余人被俘后英勇就义。清流保卫战是土地革命时期清流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充分展示了清流县委坚定执行上级命令的忠诚态度和清流人民顾全大局、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全力抗敌的斗争精神。

    清流城沦陷后,城内仅余27户,共计48人,绝大多数百姓流离失所。但是,清流人民并不就此屈服,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城陷后的第三天,为保卫宁化县城,闽赣十八团和清流游击队等400余人还在大基头与暖水塘之间,阻击企图向暖水塘一带推进的敌五十二师一五六旅。随后,队伍撤往宁化胡村等地,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1935年1月,闽赣军区第十二团、十七团、十八团由司令员宋清泉等人率领,在宁化、清流交界的泉上、湖村、龙津、林畲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是时,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在队伍中,就红军游击队今后行动方向同宋清泉等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月24日,清流县保安第一分队队长罗斌在林畲曾坊“追剿”闽赣军区第十七团等部,激战3小时,闽赣十七团撤往坪上。3月21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与第三师在宁化、清流一带合围闽赣第十七团、十八团等红军游击队。4月2日,闽赣军区第十七团、十八团进入清流与归化间的邱坊、谢地、林畲一带,在清流山背遭国民党五十二师伏击,损失惨重。队伍被打散,其中一部分往永安方向转移。4月中旬,从闽西北突围出来的闽赣军区第十七、十八团的百余名战士,到达龙岩溪口与闽西第一作战区方方政委领导的部队会合,继续在永安、清流、连城、宁洋一带开展游击战争。5月8日,闽赣军区第十七、十八团在接近仙游时遇国民党部队阻击,闽赣省军区司令宋清泉等投敌,省委书记钟循仁等20余人突围,闽赣省委及武装力量全部丧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俊杰:老河口市红色地标——袁书堂纪念馆(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坚持“红旗不倒”——闽赣十八团在清流开展游击战争(组图)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原闽粤赣边纵队李燕华老游击战士回梅县老区指导工作(组图)
·特稿:原闽粤赣边纵队李燕华老游击战士回梅县老区指导工作(组图)
·闽西三年游击战纪念馆(组图)
·吴晓媛:我们的父辈:从游击战争到两弹一星——写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6周年,原防
·特稿:我们的父辈:从游击战争到两弹一星——写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6周年,原防化
·特稿:闽西三年游击战纪念馆(组图)
·邱健兵:闽西三年游击战纪念馆(组图)
·特稿:闽西三年游击战纪念馆(组图)
·邹善水:探访闽西三年游击战的连城莒溪陈地村“红军洞”(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宜峻:坚持“红旗不倒”——闽赣十八团在清流开展
特稿:坚持“红旗不倒”——闽赣十八团在清流开展游
张俊杰:老河口市红色地标——袁书堂纪念馆(组图)
特稿:老河口市红色地标——袁书堂纪念馆(组图)
百炼成钢:第一集 亢慕义斋(组图)
远航:采桑子 清明
刘菲菲、毛飘洋、钟庭根、李玲、庆丰:他将深圳大爱
特稿:他将深圳大爱传递到江西革命老区(组图)
张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
特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