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袁庭僚、张付庆: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荡英雄精神(组图)
2021-01-26 11:20:41
作者: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 袁庭僚、张付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河南许昌,中原腹地,汉魏故都。

    在这里,人民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在这里,处处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许昌,曾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许昌先后涌现出了赵趁妮、吴新芬等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人物。今天我们讲的主人公是一个三兄弟30年如一日,用无私的大爱编织的极不寻常的尊崇英雄的故事。

    30年来,张家三兄弟用满腔热血做了一件事,用大爱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书写了尊崇英雄的诗篇,激荡了英雄精神。

    三兄弟把对英雄的尊崇时刻记在心中

    张家三兄弟都曾经是军人。哥哥张燕领,退役后在许昌烟草系统供职,弟弟张燕军服役于华北某装甲兵部队,受过装甲兵学院、南京政治学院的熏陶,在许昌军分区宣传科长岗位上弃甲投戎,成了公安战线上一名宣传警官;弟弟张国防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见义勇为而立功受奖,其事迹被军报报道,目前在深圳报业集团工作的他,曾参与了国内不少重大新闻的报道,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党员、广东省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最佳选手。三兄弟共同的军旅生涯,共同的革命锤练,铸就了共同的信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是新时代的中国习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望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追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道出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力量所在。可见,尊崇英雄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必然。

    张家三兄弟浓厚的军人情结源自父亲的影响和教诲。他们的父亲是一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功臣,曾经参加了洛阳、太原、淮海、渡江等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其父亲由陆军改空军后又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因作战勇敢多次荣立战功。三兄弟是听着父亲讲述那炮火硝烟和与敌顽强撕杀的战斗故事、看着父亲的军功章长大的,父亲的荣光,是三兄弟一辈子的骄傲,对军人尤其对英雄的尊崇从小就在他们的血液里隆隆作响。

    30年来,他们三兄弟牢记父辈的嘱托,以眷眷之心、殷殷之情,自费数十万元,不辞劳苦、风雨兼程,奔波了数以万计的路程,向不同历史年代牺牲的烈士父母、家人捧出了滚烫的心,向数十名健在的为建立、建设共和国而欲血奋战的老兵们送去了碳般的暖。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三兄弟的坚守不但是情操的高尚,更是在宣扬一个道理:只有尊崇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把英雄的品格融于精神血脉,才能凝聚强军力量。

    他们三兄弟不懈坚守所做的事情一般人难以为继,平凡见证着特别与不同。

    “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发出的最强音,似春风温暖着大地,似春雨滋润着退役军人的心田,抚慰着千百万退役军人和英烈父母后代,也告慰着九泉之下的为国尽忠的英烈。然而,有谁会知道,早在30年前,张家三兄弟就以坚持本心的觉悟者和乐施善行者默默无闻地书写起尊崇二字,仰慕英雄,颂扬英雄,践行尊崇,用明亮的心和真实、质朴的行动编织着尊崇英雄的故事。

    曾为军旅新闻工作者的张燕军用镜头和文笔,塑造出了轰动社会的先进模范人物,有数百幅照片和数十篇通讯文章出自他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拥军模范、子弟兵的好妈妈赵趁妮的事迹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轰动一个时代;如“共和国卫士”马国选为捍卫共和国而壮烈牺牲的事迹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等等。在从警的日子里,他对英雄的浓浓牵挂一点不衰、一丝不减,越发浓烈。

    如今,凡是知道他们三兄弟事迹的人们无不敬佩他们三兄弟的执着和坚持,从内心感到他们的精神难能可贵。

    三兄弟延续着不是亲缘胜似亲缘的关系

    “燕军他们兄弟三个就是我的三个儿子呀,他们仨要是隔一段时间不来我还怪想他们呢!” 这是全国一级“战斗英雄”李海欣的母亲、漯河市临颍县王孟镇坟台村的张俊峰老人的心里话。

    说起三兄弟与英雄父母的情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年李海欣烈士的老首长刘昌友将军来河南看望李海欣烈士父母,在许昌军分区政治部工作的张燕军一同前往。那天,他目睹了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伤,也感到了英雄的不朽,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要尽微薄之力抚平英雄父母的情感伤痛。谁知,这一结缘就是30年。

    从那时起,每逢“八一”建军节和春节,他们三兄弟都去看望英雄父母。他们每一次看望,带去的不仅仅是物资和现金,而是一颗赤诚的心,是温馨和亲情。在李海欣烈士的父母家里,他们像孩子一样围坐在年迈的老人身边无话不说。临走时,两位老人总是拉着他们的手依依不舍,像当年送儿子离别家乡参军一样企盼回来。为了让老人不寂寞,他们三兄弟还为英雄父母购置了电视机和生活用品,远远超出了善举的意义。

    张国防每次从深圳回到许昌,只要有机会都会与两个哥哥一起去李海欣父母家里坐一坐,有时忙能呆一个小时心里也是舒畅的。李海欣刚牺牲时,烈士的父母曾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过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想趁着还能走动想再到烈士陵园看看儿子。因为经济拮据,每提到此事老人都会老泪盈目,泪湿衣襟。

    2014年清明节前夕,张国防和张燕军悄悄地为老人买好了去云南的机票,并陪同老人一起去麻栗坡祭奠。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天苍地悲,李海欣的父母在儿子的墓前放声痛哭,感情的闸门崩溃了,老人弯着腰抚摸着儿子的墓碑,浑身颤抖,泣不成声。最后抓了一把李海欣坟头的土带回老家,一步一回首,久久不愿离去。张国防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这瞬间的圆梦悲情。刘昌友将军知道消息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还邀请张国防、张燕军和英雄父母一行到昆明家里唠家常叙旧情。

    至今,在王孟镇坟台村安度晚年的英雄父母每提到此事,总是说:“多亏国防三兄弟帮俺有生之年又一次‘见到’俺儿海欣,我们死也瞑目了。”

    虽然张国防远在深圳,每逢八一建军节、清明节和国家公祭日,只要有时间就回来看看英雄父母,如果忙回不来就委托两个哥哥去,还反复交代别忘了给老人留些零花钱。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一次又一次,坚持了一年又一年。老人生病了,三兄弟牵挂着,三兄弟有了进步英雄父母替他们高兴,外人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一家人呢。30年来,三兄弟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看望英雄的父母,延续着亲情和大爱。

    26年寻找英雄家人拨动尊崇英雄的琴弦

    张家三兄弟对英雄家人的困难,总是千方百计施以援助。26年前的一件事一直让张国防牵挂着,挥之不去。

    1989年3月,张国防入伍到部队看的第一部电影叫《高山下的花环》,讲的是连长梁三喜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杀敌,光荣牺牲的故事。临参战前,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叮嘱说:“我借了部队和战友2000块钱,如果我牺牲了,欠的账你一定要替我还上,咱人走了这账可不能赖啊!还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影片中梁三喜这种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曾感动过一代人。

    从那时起,张国防就一直在找烈士的家人,想尽一点绵薄之力。没想到,这一找就是26年。

    2015年10月25日,几经周折,张国防终于打听到了梁三喜原型王发坤烈士家人地址,他带着2万元钱,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终于见到了寻找26年王发坤烈士的妻子李金花大嫂。一见面,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泪湿衣襟。

    四个小时的采访,张国防了解到英雄及其家人是这样一个家庭,一个集体——王发坤在国事面前表现的是舍小家为大家,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即将解甲归田之时,祖国南疆战事骤起,他义无反顾地向着战场奔去,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可贵气节;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他虽身负重伤却仍指挥战斗;当战友的生命处于危险时刻,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壮烈殉国。妻子李金花,30多年来,她谢绝了人们劝其再嫁的好意,以瘦弱之躯撑起这个家,含辛茹苦,为年迈的婆婆养老送终,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把烈士生前欠下的债务逐一还清,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在清苦的岁月里,他们一家本分守法,自强自立,从不给政府添麻烦,靠自己的双手勤劳持家,为国人树立了一座道德丰碑。

    如何把一个隐埋了36年的感人故事告白于天下,营造尊崇英雄的社会氛围,无愧于为国捐躯的英烈? 2015年10月31日,张国防采写的长篇通讯《犁花树下,她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的独家报道横空出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一年多的连续报道中,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向英雄家人捐款捐物,仅捐款就有200多万元。报道还引起了中央和贵州省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当地政府不但为英雄家修了公路,而且还盖了两层楼房,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10月1日,张国防第三次来到金花大嫂家,见证了英雄一家喜迁新居,并撰写文章向社会介绍英雄一家过得十分幸福。如今,张国防和金花大嫂一家保持了密切的联系,逢年过节他都会去看望英雄一家,英雄一家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默默无闻,他们培育了引领时尚的家风暗香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名,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真情实意做事,脚踏实地做人。张家三兄弟是精神的富有者,是道德的传播者,也是社会时尚的引领者。

    他们三兄弟各居南北,有自己的事业和岗位,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人有行动,全家齐参与,凝心聚力,全程合作。30多年间,他们三兄弟相继看望慰问百名老兵和烈士家人,施以关爱和尊敬,一份米、面、油、蛋,一个红包慰问金,一句句深情款款的问候,无不打动着老战士的心。他们每年都要做出计划安排,到近10名老兵的家里,送去一片深情厚谊。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性情直率、坦荡如砥的张燕领对中央领导的话有着深刻理解,他常说:“我们崇尚英雄、关注英雄、温暖英雄的家人,不在于物资的多少,而是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出一份力,献一份情。让那些忠爱国家,追求和平、无私无畏、舍身为民的英雄精神成为社会和民族的希望。”

    “愿做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是张燕领的真实之言,也是他们三兄弟优良家风的真实写照。时间和足痕记录了他们三兄弟更多的故事——

    张燕军尊崇军人的情结如玉如莹、洁似丹青,他对许昌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子弟兵的好妈妈”赵趁妮这一时代先锋崇爱有加,立为家人之榜样。他经常带着家人去赵趁妮家串门走亲,问疾问痛,直到老人去世。赵趁妮生前对人说:“燕军心里有善,脸上有慈,爱帮人。”是啊,尊崇英雄的队伍中多了柔情似水的女性,多了内在的支撑力,就多了心灵疗伤的丹药。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消防战士李远航烈士牺牲的消息通过媒体传遍中原大地,正在许昌休假的张国防和两个哥哥一起来到英雄家进行慰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金奎:红旅第二路:追寻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历程(组图)
·下一篇:无
·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荡英雄精神(组图)
·特稿: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荡英雄精神(组图)
·特稿:2020.11.1日中华英雄精神传承文化研究会第一红色小学张名校揭牌仪式圆满成功!(
·张文洁、刘明月、路钰洁:探访红色足迹 体味英雄精神(组图)
·特稿:探访红色足迹 体味英雄精神(组图)
·湖南省沅陵县老促会:沅陵县北溶乡落坪九校举行“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
·特稿:沅陵县北溶乡落坪九校举行“弘扬英雄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组图)
·尹拯山:永记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永记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康海艳: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英雄精神 做合格接班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荡英雄精神(组图
袁庭僚、张付庆: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
特稿:河南许昌:三兄弟30年坚守用尊崇激荡英雄精神
特稿:红旅第二路:追寻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历程(组
李金奎:红旅第二路:追寻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历程(
特稿:红旅第二路:追寻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历程(组
周宗胜、黄积福:福建省连城县老促会:为改善老区基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老促会:为改善老区基点村交通条
张全景:百年中国共产党正年轻有为(图)
震撼!“清肺排毒汤”拟方人葛又文先生在中医界的身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