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曾有“龟蛇相守,水聚气生”独特风水格局,王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千年积淀,曾有鲁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寺庙建筑群,1948年3月至1949年3月,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驻地。他就是青州市黄楼街道王岗村。
王岗村位于青州市城区东部,西距市政府10 千米,南距黄楼街道办事处14 千米。东1.5千米与大尹村为邻,南1 千米与沙店村为邻,西500 米与张楼村接壤,北700 米是309 国道,东南方1.5 千米与南于村毗连,西南700 米与彭家村相连,西北1.5 千米隔309 国道与桃园村相望。村落呈长方形,南高北低,南北300 米,东西470 米,面积14 万平方米。
据祖辈世代相传,明朝洪武年间,王刚、王强兄弟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立村,最初以长兄之名取名王刚寨,距今600 多年,后因村址高于周围各村,遂改名为王岗寨。清朝初期改寨为村,即王岗村。至2018年底,全村有王、李、鞠、贾、刘、郭、戴、张8 姓,168 户,756 人,均汉族。
“红、古”两色美景——王岗村。“红色——华东局党校旧址,王岗村曾是华东局抽调南下的1.5万名干部分两期集结到华东局党校所在地黄楼街道王岗村集结学习的地方;古色——古韵风流,这里有深厚的儒家文化传承,又有佛教净土宗祖庭——观音堂,是儒、道、教的文化交融地。王岗村的每一道沟、每一条河、每一片林都是一段故事、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过去王岗村旅游产业取得的成就,媒体的宣传功不可没;今后王岗村旅游的发展更加需要媒体的关心与支持。我恳切期盼,希望网媒编辑、记者通过网页、画面、视频把壮美的王岗村风光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来到王岗村、记住王岗村、爱上王岗村。
王岗村自古及今崇文尚教。明朝中期,村内建坐北朝南观音堂一座,寺院内有一正殿,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弥勒佛等十几座佛像。据庙碑记载,清朝同治年间进行过重修。晚清,村内曾出现一门两秀才。中华民国前期,有私塾1 处,私塾先生王怀恩。学生最多时达20 多名。中华民国中晚期,建新式学堂1 处,教师李天德、贾汝安,学生30 多名。1952 年成立初级小学,1966 年学校扩建为完全小学,学生150 多名。1984 年,小学并入张楼小学。到2018 年底,全村大专以上学历人员71 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 名、博士生4 名、教授3 名。
王岗村是红色旅游村——华东局党校旧址。1948年底至1949年2月,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的决议,华东局抽调南下1.5万名干部分两期集结到华东局党校所在地——黄楼街道王岗村集结学习:1948年12月底为第一期,共调3000人;1949年2月底为第二期,共调1.2万人。为解放军南下接管、巩固新中国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培养干部。经过培训后,根据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指示,全体南下干部统一整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数以万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员抛家舍业,拜别父母,别妻离子,远离挚爱的家乡,冒着没有散尽的硝烟,奔赴江南新解放区,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全国解放后,大部分南下干部留在了所在南方城镇乡村,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克服南北生活习俗和文化差异,“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山东及周边地区几万干部随军南下,就没有江南新区的建立和巩固,就没有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