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福建南平2020年8月28日电(岚谷乡、王健平)横源村位于岚谷乡北部,东邻山坳村,西接岚头村,南连横墩村,北与江西省毗邻,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横源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丰富革命遗存的老区基点村,保存有网山红军路、红军哨所、红军炮台、黄龙岩革命遗址、广福寺等革命历史古迹。黄道、黄立贵、曾镜冰、吴先喜、汪林兴等革命先辈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
网山红军路。网山红军路位于横源村村头的网山,沿山势蜿蜒而上,全长2.5公里。沿线保留有炮台、红军亭、瞭望岗哨等遗址。1929年10月,中共崇安县委在横源村的黄龙岩召开会议,将全县16支民众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55团”,并将团部驻地设在横源村,同时依托横源村山势地形开展山地游击战,网山红军路即为当年红军55团开展山地游击战的路线。
红军炮台。红军炮台位于横源村网山山顶,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构筑的防御工事。1930年1月,中共崇安县委决定在全县成立五个苏区委,岚谷 苏区委成为最早的苏区委之一。1930年5月,岚谷成立区苏维埃政府。为保卫苏维埃政权,驻扎在岚谷的红军游击队加强了军事工事的构筑,同苏区人民一起构筑了网山红军炮台,同时在交通要道、隘口设立哨卡。
红军哨所。红军哨所位于横源村3-4号民宅,为一栋气势恢宏的徽派古建筑。1935年1月,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由大安撤出,同年7月,闽北崇安进入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岚谷乡游击队员、地下党员以此为主要据点,进行情报传递、秘密集会、制定斗争策略等活动。哨所曾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查,房屋大门上至今还留有许多当年被枪托砸出的凹痕。
黄龙岩革命遗址。黄龙岩地处岚谷乡西北部闽赣边陲的深山,高山起伏连绵,山势险峻,峭壁嶙峋,森林茂盛,植被原始,动植物的生长条件良好。2015年5月,黄龙岩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28年6月下旬,中共崇安县委在黄龙岩召开了第一次武装暴动准备会议,黄龙岩成为崇安工农武装暴动的策源地。1929年10月,中共崇安县委在此召开会议,将全县16支民众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五十五团”,诞生了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五十五团辖3个营,9个连和1个特务连,共500多人,第一任团长为陈耿。1935年8月,闽北分区委在黄龙岩召开分区委扩大会议(史称黄龙岩会议),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式,果断作出军事战略战术调整,确定了“以武夷山脉为依托,以闽赣边区为战场,大集中,小分散,内外线结合作战”的方针,相机提出了“坚持山地,依靠群众,分散为主,时合时分,昼伏夜出,机动灵活,保存自己,打击敌人”32字作战原则。取得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1936年6月,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等由政和返回崇安游击司令部,在黄龙岩凌霄寺正式宣布成立中共闽赣省委,黄道任省委书记,曾镜冰任组织部长,黄立贵、吴先喜、王助任常委;汪林兴、曾昭铭为执委。同时成立了省军区、省革委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