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从香港购买的多位老首长曾经乘坐过的“雪佛兰”小卧车
一号院旧址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朱德住室
“永不消逝的电波”
地下室秘密电台
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
馆藏文物展
战争年代,延安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吸引众多热血青年“朝圣”般从四面涌向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再由此为起点向延安前进,最终踏上属于他们的理想之路。
斯诺的专题展览
纪念馆的最后一站
中红网陕西西安2020年8月14日电(吴钰)时光荏苒,沧桑巨变,英雄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抒写出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悲壮三秦大地。深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12月9日,我与学院“纲要”课程组周杭、夏雪彬两位老师一道赴西安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及金课建设研讨会”,按照会议行程安排,会议第二天,我们有幸跟随参会人员一起来到了有着“红色桥梁”之称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置身于幽静肃穆的旧址,我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步入纪念馆的大门,我目光所及是由西向东依次排列的十套院落,青砖白墙,错落有致。据讲解员介绍,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最早的名字叫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旧址包括七贤庄第一、三、四、七号院,建于1936年。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南北长82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小、结构相同的两进院落组成,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顶,土坯心表砖墙壁。南、西、北各设1门。两院的主体建筑呈横"工"字形,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六间,屋内地面高出地表80厘米,下设地下室。三、四、七号院隔二、五、六号院依次向东排列,结构与一号院基本相同。二、四号院为办事处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是全国所有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
从1936年到1946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从秘密、半公开到公开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秘密交通站,以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诊所为由,为中共中央传递信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6年,党中央为了将从全国各地采购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秘密运往陕北苏区,解决红军缺衣少药的问题,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刘鼎租赁了七贤庄一号院。刘鼎接到任务后,考虑到以医院或者诊所作为掩护最为安全,他通过美国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女士认识了一位德国的牙医冯海伯。当刘鼎说明情况后,冯海伯欣然接受。于是,冯海伯出面以200块大洋作为定金租下了火车站附近的七贤庄一号院,以冯海伯牙科诊所作为掩护的秘密交通站随即成立。
顺着木质楼梯下到七贤庄一号院一个狭窄的地下室时,我们都感慨不已。这间一人多高的地下室里放置着一部发电机和一个秘密电台。讲解员介绍,为了方便收发信息,刘鼎请来了精通无线电设备技术的涂作潮,在一号院的地下室安装了大功率秘密电台,把从红中社听到的关于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部分东南亚地区,使更多人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是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战的抗日武装。
讲解员介绍第二阶段是红军联络处,1937年2月到9月,红军联络处除继续担任秘密交通站的任务外,还负担了营救红军将领及爱国人士、转移及采购抗战物资等多项重要任务,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做出重要贡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之后秘密交通站转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叶剑英、李克农负责红军联络处的日常工作,处理大量党中央与中共代表来往电报。讲解员介绍,当时在红军联络处工作的人员都只有十几岁。
接下来,第三阶段是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护送中转八路军将领奔赴抗日前线、采购运送抗战物资支援前线、输送爱国青年、海外华侨及国际友人奔赴延安陕甘宁边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团结抗战,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同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于1937年8月25日将在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时,红军联络处也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为一个公开的办事机构。1937年9月11日,由于战斗序列变更,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所以这里也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