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7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1军(以下简称红21军)在古陂圩正式成立。
1932年7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关于战争与后方工作的训令》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各军委分会、与各军区指挥部,必须在扩大红军计划中,定出扩大独立师成军或改编某些独立师独立团到主力红军中去的计划和日期。”广东水口战役结束后,红1方面军总司令发布《水口战役后部队分散整顿筹款的训令》,指令各部队以10天时间筹款和整训部队,并明确规定红军独立第3师(以下简称“独立3师”)和红军独立第6师(以下简称“独立6师)担任赤化信丰河下游的任务。独立3师和独立6师随即开赴信丰之古陂、月岭、龙舌、东埠和赣县韩坊等地筹款、扩红和整训部队,并派出小部队到驻地附近开展地方工作。整训期间,中革军委决定将独立3师和独立6师合编成红21军。
1932年7月21日,红21军在古陂召开成立大会。会场设在东山书院东北边的操场(现古陂中心小学操场)。当时操场上搭建了一个戏台(司令台),操场周围的墙上、栏杆上、树上都张贴着“扩大红军”“反对抓夫,当红军光荣”“打土豪、分田地”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彩纸书写的标语,操场上军旗飘扬。上午9时许。响起了嘹亮的军号,一队队背着枪的红军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秩序井然地在划分好的地上盘腿坐下。大会开始时,红军总司令朱德代表中革军委作了《扩大红军》的报告,宣布红21军正式成立。紧接着,红21军军长刘畴西及政委李井泉分别作了相关编制安排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开展游击战的动员报告。红21军成立时有2个师,各下辖3个团。独立3师改编为61师,宋时轮任师长(兼)、政委李井泉(兼),辖第181、第182、第183团;独立6师改编为红62师,师长郭天民,政委黄达,辖第184、第185、第186团。报告结束后举行了新兵授枪仪式。成立大会持续了2个小时左右,最后在“当兵就要当红军!”“当红军光荣!红军万岁”等雄壮的口号声中散会。
红21军在古陂成立时,古陂、新田一带有30多位青年农民赤卫队员,当天就参加了红21军,成为红军战士,包括黎明村的黎训有、黎志明、黎荣风、刘圣章;古陂村的张有发;余村村的袁某某以及新田百石村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童国贵等。
红21军成立后,主要任务是警戒和骚扰国民党军,开展游击战争;打土围子,消灭苏区内的国民党地主势力;发展党团组织和农民协会,建立地方武装,保卫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等。
红21军成立后,主要在信丰、赣县、安远一带开展游击战,给驻防的国民党粤军和地方铲共民团及土豪劣绅以严厉的打击和威慑。红21军在信丰苏区浴血奋战,得到信丰县委和县苏维埃组织及信丰人民的大力支持。信丰人民积极参军参战,筹粮筹款。红21军在信丰境内外坚持游击战争,与国民党军周旋了五六个月,在信丰东南部的龙舌、月岭、古陂、新田、安息、铁石口、小江、隘高、星村和赣县的王母渡等地与国民党军作战,均取得胜利。赤化了桃江以东的信丰地区,使古陂、石背等区顺利开展了土地分配工作,苏维埃政权更加健全、巩固。古陂地区还组织了一支以谢士雨为首的小游击队。红21军运用游击战术,积极主动,坚决顽强地打击国民党军,牵制了国民党粤军等3个师又1个旅的兵力,保卫了中央苏区西南门户,为信丰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1月下旬,红21军奉命离开信丰、安远等地,开赴宜黄、乐安前线,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1933年6月7日,红21军改编为红3军团第5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