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关于核武器的讨论, 让我想起了一个女人。
她是天才中的天才, 23岁就在美国, 参与世界上第一枚核武器的研发。 诺贝尔奖对她而言, 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然而就在她走向人生巅峰时, 却从美国“叛逃”, 来到中国, 做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事……
她,就是寒春。
寒春,原名琼·辛顿, 1921年10月生于芝加哥, 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她的家族显赫而传奇: 外祖父是数学家,爷爷是科学家, 奶奶伏尼契是大作家, (革命小说《牛虻》作者); 母亲是教育家, 哥哥韩丁(英文名:威廉辛顿), 是中国农业部高级顾问。
从这样的家族走出, 小辛顿虽锦衣玉食, 却不同于一般千金小姐, 她拥有其他富贵女儿, 难以匹敌的壮志和豪情。 为能成为和家人一样有用的人, 她立志要做一名纯粹的物理学家。
她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 考进芝加哥大学物理专业。 她对核物理、原子能尤其感兴趣, 觉得这些知识, 一定能给世界带来好处。
硕士毕业那一年,她只有20来岁, 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费米, 后来同样师从费米的杨振宁, 正是她的小师弟。
而当时费米的团队, 正进行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辛顿作为极少数的女性参与者, 她不光是费米的科学秘书, 知道原子能的所有理论, 并且她在物理学上, 所展露的超高天赋和优秀能力, 让费米无比信任她, 团队研发原子弹所有的实验数据, 全都是辛顿管理。
可她,年仅23岁! 23岁就能参与研发原子弹,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年研发原子弹的费米团队,辛顿是唯一的女性面孔
但年轻又如何,照样成就世界传奇: 1945年, 辛顿参与研发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 在美国试爆成功。
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 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巨大蘑菇云升腾而起, 昔日繁华成人间炼狱。 辛顿的同事看着滚滚浓烟的场面, 冰冷地说: “这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血肉。”
广岛、长崎,人间炼狱。
这一句,直击辛顿的心脏, 原子弹的恐怖破坏力, 让她第一次怀疑自己投身科学的初衷: 原子弹“杀了人”, 自己还是制造者之一, 自己怎能从造福人类的物理学家, 变成制造杀人武器的‘狂魔’呢?
辛顿痛苦万分, 困惑之中她放弃继续核武研究, 来到芝加哥大学读博。 可随后的一件事, 将她对科学的追求,抛进万丈深渊。
她偶然发现自己的奖学金, 竟是美国军方提供, 那些人警告她, 她未来所有科研的成果, 都将无条件成为, 为军方制造威力更强大的武器而服务, 这样的“控制”, 像一个巨大的魔咒困扰着她, 那一瞬间, 她这些年追求纯粹科学的梦想, 彻底破灭了。
而就在她人生最茫然时, 一封来自中国延安的信, 如明灯一般照亮她的内心。
这封信是她的心上人阳早写的, 阳早也是美国人, 受斯诺写的《西行漫记》感触, 对中国无比向往, 几年前就“抛弃”辛顿投身红色延安。 辛顿还因此埋怨阳早呢, 延安有那么好吗?
能比我这个未婚妻更吸引你?
等她看到阳早的信, 那个神奇的国度,那些坚强的人们, 红色延安, 竟也让她不由自主心向往之! 辛顿做了决定, 她也要舍弃一切到延安去, 她说:“我要看看小米加步枪的力量。”
这个决定太让亲朋好友不能接受了, 因为凭她在国际物理界的声望, 就四个字“前途无量”, 导师对她说:“你是我的团队里,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 可辛顿还是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 而几年后,费米团队的每个成员, 真的都拿到了诺贝尔奖, 辛顿却因为当年的离开, 和这一举世殊荣失之交臂。
旁人看来是遗憾, 可她说,我从来没有后悔。
1948年, 美国突然“消失”的核物理学家辛顿, 出现在陕北的窑洞里, 初相见,漫天黄沙,尘土扑面, 生活苦到她难以想象, 就连从前西装革履的阳早, 也成了灰头土脸一手老茧的汉子。
和美国的富丽堂皇对比, 这里是穷山僻壤。 可真的住下, 她才发现这里的人心都是火热的, 人人鼓足干劲,不畏艰难, 每一个老百姓脸上, 都洋溢着对共产主义的向往。 在这里, 她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 众志成城,人人平等。
她给自己取了中国名字: 寒春。 她也终于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 那就是: 为共产主义的中国奋斗终生! 她说:“这是我一个梦想的破灭, 和另一个信仰的开始。”
寒春也学会了一句话: 我是革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那时,她的心上人阳早, 为延安管理着30头奶牛, 这仅有的30头奶牛,是当时延安, 所有共产党员的营养供给来源。 和阳早婚后, 她成了阳早养牛放牧的副手, 这样的事说出去, 常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美国前途无量的核武专家, 竟会来到中国成了一位养牛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