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因病于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当时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沿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如今44过去了,周总理优雅的气质和爱国的决心还始终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谨以此文,表示悼念!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人民的好总理。
周恩来一生坚持锻炼身体。即使在1966年他患冠心病;1972年得了恶性肿瘤后,他仍尽力坚持锻炼;直到他病重住进医院卧床不起,才被迫中止了体格锻炼。少年时期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上学。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使他不太习惯,便下决心锻炼自己的身体。他每天很早起来跑步,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三年。少年时代,他爱武术和晨跑,至于郊游、爬山、旅行、游泳、骑马、打乒乓球、篮球、跳舞等也都是他喜欢的活动。他自己编了一套体操,包括头部运动、腰部运动、四肢运动和体转运动,每天工作两小时就认真做一次,一丝不苟。
建国后,他动情地向辽宁大学学生回忆在东北的生活,说:“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六十年代中期后,周总理日理万机,因工作实在太忙而不断延长夜间办公时间。只要在家里办公,他注意每隔两小时左右到户外散步十多分钟,再进活动室打几分钟乒乓球。自然,身边人员也从旁提醒或建议他离开办公室到户外活动。
周恩来不仅喜爱乒乓球运动。日后,他成为我国著名“乒乓外交”重要的推动者与实施者;即所谓“小球转动了大球”。打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开拓了世界外交新格局。晚年时的周总理很注意控制饮食量,保持适中的体重与良好的体形。
邓颖超曾说:“总理一直是怕热不怕冷,穿的衣服很单薄,到北京后一直不穿棉衣服,不戴帽子,不戴手套,即使在寒风刺骨恶劣天气里去机场迎接外宾时亦如此,睡觉时盖的被褥也很薄。他习惯用冷水洗脸,不用肥皂。”
周总理有过人的精力,尽管他可能是天下睡眠最少的人。每天起来,他都像一个刚刚度假归来的人神采奕奕,满怀信心,而且不知疲倦。周总理的记忆力惊人,1972年中美会谈时,基辛格总是带着厚厚的文件材料,周总理只不过拿着一张纸。
人们佩服周恩来的精力和记忆力,以为他每天吃什么山珍海味,或服用益寿延命的“灵丹妙药”。上世纪60年代末,周总理已届七十高龄,有些来华的国际友人询问他有什么长寿“秘诀”。周总理答道:“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是按东方人的习惯生活。”
周恩来饮食简单,喜欢吃五谷杂粮、荤素搭配。主食为大米、面粉,常常配合小米、玉米、高粱一起吃。他非常注意节食,保持体重。餐桌上的主食,他会有滋有味地嚼高粱米饭、啃窝头、喝小米稀粥和玉米面糊糊;餐桌上的副食,他喜欢吃南瓜、白菜、红薯、萝卜等普普通通的蔬菜。以萝卜为例,风干萝卜、凉拌萝卜、珊瑚萝卜、清炖萝卜等菜肴和萝卜水饺、萝卜蒸糕,他都情有独钟。他曾说过:“我就是喜欢吃萝卜!”
周恩来的生活内容丰富,爱好广泛,情趣高雅。他喜欢诗歌、音乐、舞蹈等。
周恩来胸怀宽阔,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即使在生命垂危时,仍然能心平如镜,镇静自若,意志坚强。
此外,中国传统医学把“养心”视为养身的关键,认为保持愉快的心境方能身体安泰,减少疾病。周总理性格乐观,喜欢社交,尤其喜欢和文艺界、体育界人士交朋友,借此活跃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