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说到底微晶到底有何特性呢?王长林介绍:“微晶材料是以微米为单位,以晶核体组成框架,以少许非晶体为填充料,经高温熔制、压延成型,再经核化、晶化、退火而形成的一种高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的无机非金属复相新型材料。其具有重量轻、耐冲击、耐高温、耐腐和耐磨的特性。”
“到了2002年,公司又相继完成了航天微晶、电子微晶的生产;2006年生产晶核(CNSI);2008年创立了世界首条浮法航天微晶;2012年完成了国家《工业用微晶板材标准》;2013年完成了国家《低膨胀微晶玻璃标准》。直到2019年8月27日,历经6年的立项、编写、专家论证、修定、国家工信部审批把关并在全国公示,中国创造出世界独有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晶产业链。”王长林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2019年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用微晶板材安装工程技术规范》,将于2020年1月1日执行。该规范发布标志着晶牛微晶产业链最后一环搭接贯通。
材料学专家王田禾教授对记者表示:“晶牛微晶集团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国家规范,是因为其技术领先。国家相关部门委托其制定行业标准,这也意味着晶牛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据了解,晶牛微晶集团生产的系列微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煤炭、电力、造纸、建材、矿山等十二大行业,装备了110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可以说,微晶新材料引爆了材料革命,成为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工程
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王长林展望道:“晶牛微晶集团的‘三晶’系列产品将从传统工业转向航天、航空、军事、医疗、氢、核、新能源利用等更广阔、更尖端的领域。”
据介绍,微晶制造属于固废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2019年7月23日,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将“固废资源化”等12个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并列入首项。
“未来,公司将从河北铁尾矿走向全国铜、金、铝、钽、铌的八大基地,成为国家固废、危废再利用的绿色生态工程的主要阵地。”王长林介绍称。
另据王长林介绍,公司还将在国内建八大基地,装备提升中国传统工业,晶牛三晶将由为国家创效千亿元增长至万亿元,并充分挖掘初步掌握的“三晶”产品在电、光、热、磁等方面的潜在能量与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