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苏南京2019年8月9日电(练红宁)万米高空儿童突发昏厥,南京女军医伸出援手。说的是东部战区总医院退休护师、鼓楼六所军休干部王苏莉在拉萨回合肥的航班上吸痰救小孩的义举,正好被同机的央视记者拍到并播放,媒体延伸报道引起了广泛点赞。
看到这样的消息在媒体广泛传播,很是振奋,当正能量被媒体广泛传播,社会风气自然好转,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从王苏莉这次见义勇为,可以感受到老兵的本色,精湛的医术,勇敢的担当,真情的奉献。
一是老兵的本色和担当。面对航班上的紧急求医,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本能,王苏莉走上前去,不仅体现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所在,更是一位老兵的敢于担当。尽管现在医务人员救人有风险,而且有的还受到质疑和争议,甚至出现查行医证的荒唐事,但是作为老兵敢于担当就是胜利。记得前些年,刚从驻港部队调到南京警备区工作的仓晓干事,一年内两次救人,一次是救了早晨倒在路上的老人,一次是救了倒在公交车上的老人,媒体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后被评为南京好市民。在南京这类见义勇为的军人还不少,在两届南京军中好人中,就有路过救火的、跳江救人的。今年3月26日陆军工程大学战士李大贺于徐州学习请假期间,在途经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雁群村至营子村路段时,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后救下骑电动车掉入河中的母子两人,被荣记三等功。军营大熔炉铸就了一生都是兵为人民服务的军魂。许多退役军人更是成为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榜样,诠释了我是一个兵的本色。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开国将军,离休后帮助困难群众被誉为慈善将军,当选中国好人,去世后捐了眼角膜,再次为人民奉献。原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离休干部范振春,病重期间做通家人思想工作,签下捐献遗体的协议。生前为人民战斗,死后继续为人民服务。在南京,不少老干部捐献了遗体,践行了他们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
二是精湛的医术与判断。我们知道学医的,应该是时间越久,医术越高。在中华大地上许多老医生老有所为,救死扶伤,传承医术赢得人们的尊敬,还有许多老专家把方向担大梁传帮带。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就有九旬的院士黎介寿,在陆军工程大学就有八旬的院士钱七虎。我记得自己因为右后肩对着窗口引发疼痛不止,后三年中看了多少次医,吃了多少次药,都无济于事,头都是斜的。后来战友介绍找到一位部队的离休老中医,通过捏耳朵等几个动作,15分钟就不疼了,可见中医的博大精深,如今老中医也作古多年了,我至今没有复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掉这位老首长。2006年我到浙江宁海参加首届当代徐霞客颁奖会,受组委会委托正好陪同南京的首届当代徐霞客、8旬的离休干部曹铨、肖慧莹夫妇到宁海,他们老两口1982至1994年骑自行车远行祖国各地,路途义务行医上万人次(眼科)沿途拯救6名濒死人员,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和老兵的本色。这次王苏莉不仅判断小孩子是因痰堵而晕厥,而且用吸管吸出浓痰,才使得小孩子转危为安,这也是王苏莉判断精准和牺牲奉献,不怕传染,想着别人,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病人。我们知道在西藏高原,感冒都可能引发高原病而不治的,何况是小孩子,即使紧急返航或在中途高原机场临时降落都可能因为高原而难以救治。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多象王苏利一样的白衣天使展身手,需要更多的敢于吸痰的医务工作者。锦州医科大学女大学生丁慧在锦州南站与死神搏斗,通过数分钟心肺复苏救醒晕倒老人的事迹,再次诠释了医务工作者伟大精神的代代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