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北大红楼”工作过的图书馆
1919年到1920年,毛泽东同志曾在“北大红楼”楼内图书馆工作。鲁迅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时的休息室在二楼扶梯对面。许多著名学者和新派人物在这里讲过课。这里还集中了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在设在地下室的红楼印刷厂印制出版。如此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渊源,使“北大红楼”历经时代变迁而始终令人瞩目,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从“北大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示威游行,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此后,“北大红楼”北面的广场多次成为北京学生进行革命运动的集合地点。
仔细观看历史资料照片
“北大红楼”内设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0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旧址类博物馆,参观区分红楼旧址一层和院内平房展厅两部分,现有面积3000平方米。
由于“北大红楼”一层曾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所在地,为突出旧址特色,“北大红楼”内保持原有格局,营造五四时代氛围。依据研究成果对图书馆旧址进行部分复原,有图书馆主任室、第二阅览室、登录室、第十四书库,以及新潮杂志社和学生大教室等六处陈列,并开辟蔡元培专题陈列、陈独秀专题陈列。
参观新文化运动陈列
《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旧址复原的辅助陈列,位于红楼外的平房内,面积180平方米。陈列分“点燃新文化的火炬”和“吹响新时代的号角”两大部分,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影响为主线,通过176件实物和67张图片,全面展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
对五四运动的高度概括
“北大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在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建的,其办馆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铭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正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所介绍的那样: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碰撞异常激烈,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深入工人群众的过程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投入到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行动中。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纪念馆的《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陈列》室,我们看到了鲜为人知的1902年9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作了简要介绍,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这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中国人的著作中被提及;看到了鲜为人知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这些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的传播过程,使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触、感知、感慨。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已经是中午了,离开“北大红楼”的时间到了,大家很是依依不舍,因为,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北大红楼”现场教学,使大家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正如“北大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结束语所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从初步接触到广泛接受并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过程。近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