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刘建平、王昕伟: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2019-07-12 10:56:08
作者:刘建平、王昕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实践中孕育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思想路线、先进本质、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红色基因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薪火相传并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将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和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中国发展的新的时代特征,充分把握红色基因的内涵实质和传承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原则性问题、落实好基础性工作并构建起科学化体系,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时代新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一、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同样,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性问题上,也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胸怀大局、理顺关系、主动出击,找准传承红色基因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处理好红色基因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密码,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完全统一。红色基因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政治本色、精神面貌等,彰显着鲜明的党性,特别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另一方面红色基因又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性。因此,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站在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红色基因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决反对各种将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和碎片化的错误倾向。

    (二)处理好红色基因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问题

    红色基因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一方面红色基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忠报国、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思想精髓的继承和延续,因而红色基因蕴藏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红色基因又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在建国70年来的时代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质的时代传承和弘扬创新,这也使得红色基因彰显着持久的文化自信。因此,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坚决反对数典忘祖、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三)处理好红色基因的先进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问题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构成因子,是先进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下于中国近现代伟大斗争和变革中所孕育出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红色基因也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进中,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吸收世界智慧,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因而,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先进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的文化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激发红色基因的发展活力,使红色基因永立时代潮头。

    二、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做不好,或不扎实,再宏伟的工程都会有垮塌的时候。同样,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也必须切实做好基础工作,才能确保红色基因不变色、不走样、不滞后,不断增强红色基因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不断加强红色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红色基因的研究迅速升温,某些方面的研究很有特色并取得突出成绩,但总体而言红色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加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立足新时代对红色基因进行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当下亟需加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红色基因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规律的总结;二是对建国70年来红色基因的发展与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揭示;三是对当下中国文化自信中红色基因的传承创新研究。特别是要彰显红色基因传承对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

    (二)不断改进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是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工作。为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理念和手段,把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增强阵地意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三)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形式载体创新

    红色基因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观念意识形态,它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传承。按照红色基因的存在表现形式可归纳为:革命遗址、旧居、文物、文献等物质形态;革命精神、事迹、故事以及红色文艺等非物质形态。要实现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形式载体创新。一是创新表现形式。倡导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方法,增强凝聚力;二是要结合建国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举办纪念活动;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四是繁荣文化创作。倡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深厚的红色文艺产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刘建平、王昕伟:让红色旅游在主题教育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下一篇:无
·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王贝:不变初心:“红色基因”书写中华最美史话
·特稿:不变初心:“红色基因”书写中华最美史话
·胡山:铭记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瞻仰开国战将阮平陵园(组图)
·特稿:铭记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瞻仰开国战将阮平陵园(组图)
·田金河、朱雅雨:感悟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江西省萍乡市传
·特稿:感悟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江西省萍乡市传承红色基因
·李智: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
·特稿: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刘建平、王昕伟: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
让红色旅游在主题教育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刘建平、王昕伟:让红色旅游在主题教育中绽放新的时
特稿:让红色旅游在主题教育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刘建平、王昕伟: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特稿: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论雷锋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