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9年6月14日(福特)
(198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当时任北京《小平书店》董事长的王小平在中国红十字总红向苏联亚美尼亚地震灾区人民捐赠救灾物品的大幅照片)
2006年3月21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式讲话,胡锦涛、普京在讲话中热烈盛赞了中俄友谊,整个开幕式充满了和平友好的气氛。王小平作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友好使者与胡锦涛、普京总统共同度过了这一难忘时刻。
这令人想起了50年代的中苏友好关系。当时王小平在北京的香山慈幼院读小学,当时语文课本里就多次提到了中苏友好,使中国人民知道了伟大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列宁、斯大林、高尔基等伟大人物,当时青年人的向往就是要去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去看看,去学习。从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苏联的《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三套车》、《喀秋莎》、《山楂树》、《列宁山上》、《青年团员勇敢的前进》等著名民歌就是这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成长的,在广大青年人和辽阔中国大地上广为传唱,而且经久不衰,以至于到现在,每当大家唱起这些苏联歌曲时,大家都依然神彩飞扬。这些歌曲,振奋了大家的精神、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斗志,展现了一个伟大、富饶和充满民族精神的国家繁荣与昌盛。文化和歌曲是可以超越国界的,是可以传播友谊的,坚信中国和俄罗斯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是万古长青的。
中国——俄罗斯年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经济和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交流和发展,这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记得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发生了8级大地震,当时,中国和苏联冷战尚未结束。为了恢复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为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当时担任北京《小平书店》董事长的王小平决定向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地震灾区人民捐赠救灾物品。
王小平找到了中国外交部有关司局,并递交了申请捐助报告,然而等了好几个礼拜,也没有得到外交部有关司局的任何回音。两周后,王小平决定找中国外交部当时的部长,并说明了此次对苏联人民的救灾捐助意义非同寻常,是为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当时中国外交部部长特批了王小平的建议和报告。并安排王小平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给苏联人民进行救灾捐助事宜。
1988年12月23日,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王小平向苏联驻中国大使捐赠用于救助亚美尼亚大地震的救灾物品。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1988年12月24日)头版刊登了王小平向苏联亚美尼亚人民捐赠救灾物品的大幅照片,并附加了文字说明。苏联的各大刊物、电视台也刊登和播发了王小平向苏联亚美尼亚捐赠救灾物品的新闻,应该说,这在中、苏还没有恢复国际关系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善举。也可以说是给当时冷战下的中、苏关系点燃了一把闪亮的火焰,由此重新点燃了中苏友好的火花,融化了中国和苏联两国之间的坚冰,从此中国和苏联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步好转。
当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代表当时苏联总统亲笔给王小平写了感谢信。为此1989年时任苏联总统在访华期间,特意在钓鱼台国宾馆约见了王小平同志。
这一年的俄罗斯年开幕典礼活动在王小平眼中也显得格外意味情长,这同样标志着中、俄两国的友谊又向纵深发展了,也是王小平为中、俄两国所做的突出贡献。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许嘉璐、国务委员唐家璇、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以及陪同普京总统来访的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及各国驻华使节等,一同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精彩演出。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此次年会将更加密切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世界大国的友好合作,并将为两国今后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苏联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奥·阿·特罗扬诺夫斯基代表苏联总统和苏联政府写给王小平的感谢信(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