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任上海市长,要求政府与工商界的同仁们做朋友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中央任命陈毅为上海市市长。
陈毅执掌市长大权未及10天,市面一块烧饼竟飞涨到3万元,通货膨胀犹如张开血盆大口的恶魔,步步向经济基础已十分脆弱的新上海逼近。
陈毅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如此下去,人民币就会遭遇被赶出上海滩的厄运,共产党没有被国民党的枪炮吓住,却不得不倒在那些银元贩子的脚下。陈毅同华东局财委一起制定了方案,于是很快发起一场影响深远的“银元之战”。
6月10日上午10时整,在一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两个营的部队和400名便衣公安干警突然包围了上海证券大楼,当即宣布立刻停止交易,原地等候询问和搜查。
这次银元之战历时两天一夜,被包围在证券大楼内的两千多人,经过逐一询问审查,先后释放1863名,而将250名投机分子主犯和有严重罪行的人扣押带走。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银元之战后的第二天,“袁大头”市值从2000元跌到1200元,大米市价跌一成,“战”后第三天,米价再跌一成,食油跌一成半。那些排队买米打油的市民们,脸上难得的有了笑容。
上海解放第一天,许多上海市民一觉醒来,惊奇的发现马路两边睡满了入城官兵。“露宿街头,不进民居”,是陈毅给部队定的纪律。
解放军露宿马路边、屋檐下的照片,很快被世界各大媒体广为刊登。美国《生活》杂志在刊登这幅照片时,引用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国民党的时代已结束了,蒋介石不会回来了。”一条严格的纪律,关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命运。入城部队受到了上海市民,尤其是工商业界的欢迎。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上海热情演出50多年,反映的就是上海解放睡在南京路上的这支连队。
此时陈毅接管的上海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使这个刚接管的城市走出困境,迈向新生,陈毅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上海纺织厂的纱锭229万,占全国百分之四十,贸易额占全国一半。眼前上海工业已陷入半解体状态。1万余家工厂中,只有百分之三十维持开工,机器业工厂百分之八十以上停工。面粉业受外运不畅影响,产量只及内战爆发前的1/10。占工业产值百分之七十四的轻纺工业,因缺原料,销路不好,已陷入半瘫痪状态。陈毅市长清楚上海经济的好坏,对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上海的工厂不冒烟,对全国财经的影响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恢复生产。陈毅首先想到的是依靠上海工人阶级,依靠上海83万产业大军。陈毅决定召开“产业界人士座谈会”,与产业界的人士商讨上海的生产问题。荣毅仁等90多位上海工商界的实力派人物全部到会。
会议开始,陈毅即以“工商界的朋友们!”给与会者打招呼。“朋友”二字从陈毅口中一出,会场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了不少。他在会上首先宣布了16字的工商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陈市长还表示人民政府愿与产业界共同携手,帮助解决眼前困难,尽早把生产恢复起来。此会一开,上海工商业界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他们知道,这支进了城就露宿街头的部队,是可以信赖的;恢复发展生产,而不是一心掏资本家口袋里 的钱,是共产党的真心。至此,上海的工商业立即投入复工生产。
国内短缺的柴油、汽油,由于西方的封锁,断了主要来源,到处出现告急。轻纺工业和轮胎橡胶工业急需的印度和美国的原棉、南洋的橡胶和其他已经签订供货合同的工业原料,因受封锁影响运不进来,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待料。大批外销产品堆积在码头上运不出去,不但造成产品的积压,也使得大批工人无工可做,生计发生了问题。
陈毅尖锐地指出:由于西方的封锁,我们的工厂要关门,工人要失业,市场要冷落,税收要减少,生活要困难,不容乐观啊,应该找到解决的办法!
陈毅立即主持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制定了“反封锁六大方针,五大任务”。
在这场反封锁的斗争中,陈毅领导的上海市政府首先走在第一线,积极支持和协助工商界复工复业,给他们提供资金和从全国调节原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上海工业终于从萧条走向复苏。
通过实际接触,陈毅既看到了上海光明繁华的一面,也看到了它的黑暗和罪恶。他下决心治理弊政和一切龌龊的社会恶瘤。
经过初步摸底调查,上海有登记在册的妓院518家,妓女近2000人。对这些女性,上海市政府的方针是收治教养,尽最大努力把他们改造成健康的自食其力的新人。短短几天,河泾妇女教养所就收留妓女暗娼4000多人。这些女性在教养所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在政府的安排下,后来绝大多数都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有的到纱厂当女工,有的回家乡成家,有的当了国家干部。
盘踞上海的帮会流氓也很快得到治理。上海帮会头目黄金荣慑于军管会的权威和陈毅的政治感召力,向军管会表示弃恶从善的决心,上海帮会组织就此土崩瓦解,全市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1954年9月陈毅在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3月离任上海任外交部长。陈毅任上海市长10年,先后进行了肃清残敌,扫除战争痕迹,恢复市区秩序,维护治安,保证了上海居民的粮食、蔬菜、日用百货、煤、电、水的供应。同时还大力整治交通秩序,清除垃圾,进行防疫注射,疏散和救济难民,清理棚户摊贩,局部地清理房屋,防火救灾等项工作。陈毅在改造和建设上海的宏伟事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叶剑英任广州市长,办“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
1949年9月8日,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广州市市长。
叶剑英到任广州不久,针对广州副食品供应紧张的状况,他决定狠抓圩镇建设。由于花大力气抓圩镇建设,华南城乡之间产品交流畅通了,当地的土特产品,如荔枝、香蕉、肉类等,不仅保障了广州的需要,还源源不断地销往华北、东北等地。这样一来,促进了整个广东经济的发展和走向繁荣。
为此,叶剑英决定在广州举办“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经过两年的筹划准备,一个由全国各地参加的“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于1951年10月14日开幕。它不仅展示了广州解放两周年的来的巨大成就,还为全国产品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后来的“广交会”就源于此,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关于城市管理和建设,叶剑英根据他在北平时的做法,首先组织培训接管干部队伍。参加接管广东的干部总共4000多人,除从老解放区抽调干部组成的南下工作团,随军南下的学生,还有在广东、香港以及社会上新招收的学生。
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之后,广东就成了国民党的大本营,李宗仁的“总统府”、阎锡山的“行政院”,都搬到了这里,还有其属下的省政府、市政府。广州又是军队攻打下来的,城内尚有国民党10万散兵游勇,1万余人的旧警察和常备自卫队,国民党的特务部门将流窜到港澳的散匪有组织的派回来。这些人会合在一起,到处抢劫、杀人,因此各类案件不断发生,最多时一天46起。
这种情况,叶市长早有预料,他断然要求部队和公安部门迅速清除国民党的军警特,严厉打击土匪、特务的嚣张气焰。广州市的混乱现象很快的得到了扭转。
在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广州的社会治安状况迅速的得到了改变,这不仅促进了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金融战线斗争的胜利。稳定的社会秩序,也为经济恢复和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熟悉广州历史也熟悉广州今天的叶剑英懂得,必须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所改善,否则就会站不住脚,就不能维持政权。
1950年6月25日开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战场急需橡胶制品。中央政府作出在华南建立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决策。
很快,叶剑英亲自担任局长的华南垦植局成立了,并抽调2万名部队官兵,组建了林业工程第1师、第2师和1个独立团。中国的橡胶事业,就此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切身问题。广东省有2800万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叶剑英决定把土改列为重要工作来进行。
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广东的土改,本着快与稳结合的原则,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了。广大的农民有了土地,广东农村的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广东的粮食不仅解决了本省的需求,还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
叶剑英在广州任市长虽然只有三年,但在他的领导下,广州市社会基本稳定、工农业生产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得到改善。
1953年10月,叶剑英调中央军委工作,导调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辽东大演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值得欣慰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人民群众富裕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构画的宏伟蓝图已经实现了。再现70年前那段艰苦岁月,将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