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红二十五军创建地(麻埠现已成为库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淹于水库底)
金寨县葛藤山红二十五军休整地
金寨县汤家汇石氏祠红二十五军枪械局旧址
中国联通公司信阳市分公司欢送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
与同志们握别即将启程
和同志们-道戴上红军帽
在信阳何家冲红25军军部前面对军旗举手宣誓
向何家冲红25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赠送旗帜
临出发前与欢送我们的同志们举手欢呼红军长征精神万岁!
离别前同志情谊长
与罗山灵山镇与镇机关同志的合影
与罗山朱堂乡领导同志合影
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是红军离开信阳的最后-个乡镇,我们与镇长杨森杰和机关干部分别时的合影
为了将红二十五军的军军史得到全面的了解。我们于5月7日,首先去了安徽皖西地区。在六安市党史办、金寨县党史办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分别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红二十五军的党史资料。通过对红二十五军史资料的学习了解,以及我们又沿着红二十五军奋战在大别山的足迹,实地进行考察、拍摄和记录。使我们对红二十五军在初创建前大别山当时的形势、红二十五军的成立、红二十五军成立后在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四个大战役的决战、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大别山西征、红二十五军在檀树岗重建、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等历史有了全面的认识。
最初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在1931年5月,鄂豫皖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在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一直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鉴于新的“围剿”必然到来,便抓紧时机深入反“围剿”的政治动员,整顿、发展地方武装,扩大正规红军,多方筹集粮食等资财,积极进行反“围剿”的准备。
6月下旬,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指出:国民党“对于全国革命运动和对赤区的进攻,决不会丝毫放松”,“正在准备”对鄂豫皖根据地“作重新进攻布置”;因此,党的中心任务“首先必须加紧扩大和改造红军” ,其次,“必须坚决继续武装农民群众,加紧对白色区域的工作和白色军队中的士兵工作”。8月19日,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发出布告,动员工农群众“迅速拿起刀矛加入赤卫军”,“加入红军”,“扩大红军”,“并发动非苏区的土地革命” 。9月18日,中央分局发出《加紧侦察及戒严工作》的通知,指出现在正处于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争取“苏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关头”。要求各地“必须很切实的知道敌人的驻扎地点、实力,敌人营垒,士兵生活,行动计划以及内部一切详情”,以便更有把握地打敌人。9月23日,分局又发出通知,提出扩大红军和收集粮食、柴草的具体任务,分配各地执行。10月5日,中共皖西北特委发出通知,提出反敌第三次 “围剿”的11条方针,主要是“党必须尽十倍力量”去“扩大工农红军”,“加紧戒严侦察工作” ,“坚决的执行储存粮食的决议”,“发动非苏区群众的革命运动”;“号召广大群众,加紧拥护和慰劳红军的工作”,“予以物质上充分的接济” 。
在此期间,鄂豫皖边区各县执行鄂豫皖特苏军委会7月26日下达的《整理、训练、改造地方武装》的通令,将所有不脱离生产的赤卫队、守备队一律以三三制为原则改编为赤卫军,由村到县,编成班、排、连、营、团、师。凡年满18岁至35岁的男子,除地主富农分子和残废者外,均参加赤卫军。到10月,已编成赤卫军10个师,分属各县军事指挥部或县军区指挥部。在此之前,中共皖西北特委军委于5月5日一成立即将“武装农民”作为“第一件重要工作”,到6月20日,改编成赤卫军5个师、14个团、1个独立团、3个独立营。并组织三个教导队,负责训练各县赤卫军连长以下的干部,教育政治、军事。各县成立了赤卫军司令部,指挥赤卫军“切实担负站岗放哨、戒严、侦察、破坏敌人交通、骚扰敌人后方、突击袭击敌人、配合红军行动的任务”。赤卫军“是红军的后备军,有事集合,无事生产” 。同时,赤卫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参加县委,团政治委员参加区委,连支部书记参加当地党支部为干事,便于党的统一领导,“工作打成一片”。因赤卫军现有枪支较少,如皖西北各县赤卫军总共只有1923支长枪,3 3支短枪,1架冲锋枪。为达到每人有一件武器的要求,便大量制造刀矛、土炮。这样,就使根据地的群众更加严密的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了。
在改编赤卫军的同时,将17岁以下的少年除病残者外,统编入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广大劳动妇女除参加赤卫军的侦察队和救护队以外,还积极进行拥护红军工作,仅9、10两月,就给红军送了1万几千双鞋,不断给伤病员送糕饼等好吃的食品,并组织了许多生产队为红军家属代耕。“鄂豫皖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泼泼辣辣,很能吃苦,在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作了出色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