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9年3月跟随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入闽作战,到1930年6月奉命离开闽西到厦门参加福建省委的领导工作,蔡协民在闽西一共工作战斗了1年零3个月。蔡协民是我们党和红军早期的政治、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作为党和军队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亲密战友,在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敏锐的政治见解、鲜明的路线主张,其严谨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战斗精神,曾为当时无数革命战士学习之榜样,是为党和红军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功臣战将。笔者一度深入闽西苏区故地,曾通过采访红色历史旧址、搜集革命实物史料、采访亲历者和知情人等途径,对蔡协民烈士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其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战斗足迹作一基本的梳理,并求证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拥护核心意识强烈,始终遵循和实践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路线
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蔡协民深受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历经“马日事变”、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蔡协民对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等军事思想逐步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推崇备至,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路线坚决拥护、积极执行。
1、宁都会议主张红四军进军闽西。 1929年年初,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的率领下,南下井冈山,东进瑞金,取得大柏地战斗的胜利,继而攻占宁都县城,与在吉安、东固的赣西南红军独立二团、四团会合,进行了短期休整。宁都短暂休整期间,红四军开会讨论下步行动方向。此时,红四军内部领导人意见并不十分统一,由于部队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已有数月,许多指战员思乡心切,加之这一时期又是过农历春节,家家户户庆团圆,而部队却是在游击状态中度过的年关,于是许多指战员便有了打回井冈山去的想法。1929年1月14日,时任红四军31团党代表的蔡协民深知部队南进,内外线配合作战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他现身说法,反复细致地说服各级指战员排除异念,服从大局,告诫大家“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是我军目前的既定方针。 2月25日,红四军3000余人撤离东固,掉头东进,经永丰、乐安、广昌、石城向闽西进军。(《红四军前委关于攻克汀州及四、五军,江西红二、四团行动方针等向福建省委和中央的报告》1929年3月20日)。3月11日,红四军从江西瑞金的壬田一带出发,经木杉岭、牛犊坪、庵子前、黄鳝口首次挺进闽西,抵达福建长汀四都境内的楼子坝。
2、陂溪会议力主红四军攻占汀州。 今长汀古城镇的黄陂村,是一个只有30余户人家的小山村,原为四都区管辖的陂溪村,距汀州城约15公里。红四军首次入闽后,于3月13日上午到达陂溪休整待命。下午四时许,红四军军委在陂溪村口的风水林草坪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由于部队长途行军,一路恶战,枪支弹药损耗大。指战员体力消耗大,伤病员增多,士气比较低落。会上,一些指挥员认为攻打城池坚固、有国民党郭凤鸣一个保安旅兵力驻守的汀州城,不一定有胜算。时任第31团党代表的蔡协民曾随南昌起义部队于1927年9月11日进入汀州驻扎了6天,非常了解汀州(又称长汀)是一个繁华富庶的水陆大码头、物资集散地,而且城内有我党的地下组织,民风纯朴好客,群众基础较好,攻占汀州可以为部队筹粮筹款筹物,还可以为医治伤病员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符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粉碎敌人的“会剿”,相机发展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因此,在听取了长汀地下党负责人段奋夫的情报后,蔡协民在讨论发言中力主红四军攻占汀州,毛泽东、朱德综合与会代表的意见,研究敌我双方态势,决定攻打汀州城。
3、积极参与红四军汀州整编。 红四军于1929年3月14日进入汀州城。为了适应“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红四军前委决定在汀州整编,将原来团的建制改为纵队。全军分为三个纵队,原28团第1、2营为第一纵队;独立营、特务营、原28团第3营编为第二纵队;原31团编为第三纵队。各纵队下辖支队、大队、中队、班。蔡协民担任第三纵队的党代表。对此,个别指战员感到不适应,于是,蔡协民利用个人的威信和影响,在部队积极宣传汀州整编的意义,把指战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军委的决策上来。“分兵游击时,即以纵队为单位分开出去,然后再分小支,分开与集合,都很便利。”“能以很短的时间,很好的办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 。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在汀州实行第一次整编后,军容焕然一新,军纪更加严明,揭开了在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新篇章。
4、“七大”会议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陈毅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毛泽东对陈毅“各打五十大板”的调和主义非常不满,重申了自己“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各项主张,而这一切却未能被“七大”所接受。会议改选了红四军前委,原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落选。据曾志生前讲述,在此情况下,蔡协民仍然发言坚决支持毛泽东,并以红四军创建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论证了毛泽东主张的正确性,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代表投了毛泽东的拥护票。会后,毛泽东愤然离开红四军,到闽西特委所在地上杭蛟洋去做地方工作和养病。蔡协民坚持真理,光明磊落,在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冲突中,不随波逐流,坚决维护毛泽东思想主张的威性,给予了毛泽东极大的情感力量和精神慰藉。
5、协助毛泽东指导闽西“一大”会议工作。 1929年7月8日,受红四军前委委派,蔡协民、谭震林、江华、曾志等人陪同毛泽东前往蛟洋,指导闽西特委筹备“一大”会议。蔡协民等人按照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指示,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调查,掌握闽西农村各阶级的政治倾向、经济基础、力量对比等情况,为制定闽西党的政策方针提供参考依据。协助邓子恢等准备大会文件,进行具体的会议组织工作。7月20日,中共闽西“一大”在蛟洋文昌阁召开,通过了邓子恢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政治决议案》,以及土地问题、苏维埃政权、妇女工作、青年团工作等决议案,制定了闽西党的总路线。蔡协民以卓越的才干当选为闽西特委组织部长,投入闽西根据地的斗争建设中。
二、政治建军理念清晰,高度自觉发挥政治工作的“ 生命线”作用
毛泽东告诫红四军指战员:“红军不是一个单纯打仗的东西,他的主要作用是发动群众,打仗仅是一种手段,并且打仗的时间与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乃是一与十之比。”(前委致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的红四军,尽管尚未形成规范系统的军队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但在军党代表、前委书记毛泽东的领导下,政治建军的理念逐步形成,红四军在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瓦解敌军工作等各个方面一直都在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作为毛泽东的学生、战友和得力助手,蔡协民在闽西的斗争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政治工作指挥员的作用。
1、积极开展对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 1929年3月12日,红四军兵分两路,成钳形队势进入长汀四都。这天是四都民众“迎公太”做庙会的日子,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在圩场边的井坪下,亲自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政权。按照毛泽东的指示,随毛泽东行动的31团党代表蔡协民组织红军宣传员把《红四军司令部布告》张贴在四都圩场上。同时,书写了“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等大量的红军宣传标语。《布告》上写明:“红军宗旨,民权革命、帮助工农,唯一责任……打倒列强,人人高兴。打倒军阀,除恶务尽。”这些党和红军的鲜明主张,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迅速通过赶集的人群在附近村庄传开。3月13日进驻陂溪当晚,红四军和村民举办了联欢会。2015年夏天,据97岁的村民黄占松回忆:入夜后,村中的丁氏祖屋“新楼哩”天井里堆起了篝火,四周点亮松明。红军宣传员表演了情景剧《打倒军阀》、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等节目。陂溪村民表演了客家山歌,村里的十番乐队演奏了《将军令》、《过山虎》等传统曲目。老人赞叹“红军真是了不起,大敌当前还唱戏!”作为红四军的主要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富有才情、能歌善舞的蔡协民,自然是联欢会的具体组织者和表演者。通过军民联欢,拉近了红军和村民的情感距离,这些,地方党史虽然没有记载,但这些历史细节却曾实实在在的给当时的陂溪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仍为村民们所传颂。
2、协助毛泽东开展社情民情调查研究。 红四军进驻汀州城后,城东金沙河畔的辛耕别墅,成为红四军前委、司令部、政治部驻地。为了制订正确的工作方针和作战路线,深入发动汀州人民支持参与革命斗争,毛泽东急于了解汀州的社情民情。二进汀州的蔡协民已经是“熟门熟路”了,在长汀地下党员的帮助下,蔡协民搜集了《汀州府志》、《长汀县志》和一些地方报纸等资料,提供给毛泽东查阅。他和谭震林等人协助毛泽东在辛耕别墅召开了群众座谈会,座谈会由年老的佃农、裁缝、教书先生、钱粮师爷、衙役、帮会头子等六种人参加。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详细摸清了汀州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情况,为红四军的政策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协助红四军前委指导长汀地方党组织建设。 高度重视地方党组织建设的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立即着手巩固和发展长汀党组织和革命政权的建设。蔡协民利用自己和长汀地下党组织成员的“老关系”,积极奔前跑后,协助毛泽东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红四军前委指导中共长汀临时县委改为长汀县委,通过长汀县委,与闽西各县“上杭、武平、永定、平和等县委取得了联系,除共同努力做群众工作外,侦探与交通工作都做得很好。”(——摘自《中共福建省委报告》1929年4月20日) “在汀州组成了二十个秘密农协,五个秘秘密工会,总工会也成立了。党的组织比以前发展二倍。”(——摘自《前委致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随后,红四军政治部于3月中旬任命成立长汀临时革命委员会,地点在汀州城的云骧阁,并规定由长汀临时革命委员会领导建立工会和农会等组织。同时发布政纲,实行赤色割据。这是红四军下井岗山后,在闽西创建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党和红军创建中央苏区开展执政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其中,作为红四军主要政工领导的蔡协民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