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鞍山遇险
1938年盛夏,二十九集团军要在马鞍山占领阵地,掩护其它各部向西转进。
王建堂带领全排率先向马鞍山脊出发,烈日当头,酷暑难当。王建堂脱掉上衣,祼露上身,将手枪单跨在右肩,左手挽着衣服,哼着川剧走在部队最前面。
说也巧,他前脚一步刚蹬上山脊,突然眼前山脊的另一边冒出三个头戴钢盔的日军来,日军大喊一声“呀—噗嗤!”三只上着刺刀的枪向王建堂同时刺来。王建堂此时根本反应不及,下意识地喊了声:“哎呀,遭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在他身后一步紧跟着的是一名轻机枪手,此人姓范,山东大个,会武术。范大汉虽然双手端着机枪,但枪口前面是自己的排长,不敢射击。于是他急中生智,在刺刀捅向排长的同时,右脚一个“扫堂腿”朝王建堂下盘扫去,王建堂立即顺着右边山坡倒下,他往右边一倒,左边两个日军的刺刀便刺空了,右边一个日军的刺刀偏离心脏,刺进了王建堂的左肋。再者,他往右边这一倒,使三个日军完全暴露在范大汉的枪口下,日军在收回刺刀的同时,范大汉的机枪扫射了,三个日军应声倒毙。
王建堂身负重伤,被紧急包扎后送往战地医院抢救幸存。其部队在马鞍山脊展开构筑工事。但奇怪的是,除了先前被消灭的三个日军外,未见到其他日军的影子。
事后部队总结分析得之,原先的三个日军是敌人的尖兵,尖兵距本部队间尚有一段距离。三个敌尖兵与王建堂分别从山脊的两边几乎同步登上山脊,而敌尖兵也是事发突然,且几乎与王建堂是零距离相遇,来不及做出射击的战术动作,因此就势端起带刺的步枪刺向王建堂。而后面的日军部队,听见山脊上的一阵机枪声,则知道必经之路已被对方封锁,取胜无望而撤回去了。
(三)常桃会战建功授勋
1943年10月上旬,“常(德)桃(源)会战”开始。
洞庭湖周围,河流湖汊众多,日军不断以小汽艇组成分队,变换着时间地点,沿湖河来犯袭扰。我二十九集团军四十四军则在敌小汽艇经常出没的地方,选定多处要点设伏,数日后的深夜,敌人果然乘多艘小汽艇从王建堂所部设防的河流登陆。开阔的滩涂毫无隐蔽之处,完全暴露在我军的火力射程之内。顿时,喊声、杀声、枪炮声响成一片,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日军的枪炮声渐渐稀疏下来,直到最后完全停止。随着曙光升起,只见滩涂上到处横七竖八地摆着一大片日军尸体。此次战斗,王建堂率领所部除消灭数十日军外,另缴获日军小汽艇三艘(艇上有敌尸十一具),其中指挥艇上有敌作战计划和地图,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情报。为此,战区长官部授予王建堂甲级勋章一枚。
(四)夜袭茶陵
四十四军曾先后多次进攻日军占领的茶陵县城,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其中一次,师部任命王建堂为敢死队长夜袭茶陵县城。王建堂率领数十人组成的敢死队,从茶陵东南门之间攀城而上,向日军守敌突然袭击。日军措手不及,被打得四处逃窜,死伤大部,剩余的一边负隅顽抗,一边向上求援。尔后日军援军反攻夺城,于是团部再增派一连人归王建堂指挥。双方激战一昼夜,我方撤出茶陵县城。此次战斗,敌军伤亡过百人,而我军仅负伤二人。
由于在此次战斗中,王建堂机智勇猛,指挥有方,最高长官部再次授予他甲级勋章一枚。后来他在晚辈面前讲起此事时倍感荣光,并自豪地说:“当年,我当排长时曾指挥过十二个班,比连长还关火!”。
五、起义还乡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王建堂随部在成都起义,一九五O年三月,一心想与家人团聚的王建堂解甲还乡,可是他的家已是妻离子散。(就在王建堂与日寇浴血奋战之时,“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人长期得不到他的音信,不知其生死,苦苦等待丈夫的妻子在公婆的一再劝说下,带着年幼的女儿回了娘家,从此杳无音讯)。
一九九二年六月,王建堂在孤寂凄苦中病逝,终年八十岁。
即兴作小诗一首: 芦沟桥头狼烟急, 壮士请缨辞故里。 父亲赐儿死字旗, 舍孝尽忠为义举。 拭血裹尸驱日寇, 感天动地鬼神泣。 高歌一曲唱先辈, 誓做中华好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