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分区史》是革命的颂歌,是红色的记忆,是大爱的诗篇,是奉献的旗帜。
一部成功的史书,要有得力的编写团队,更要有成熟的业务牵头人。《三边分区史》的执行主编马骥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史志学者,他担任2003年出版的《定边县志》副主编。主持定边县史志办公室以来,积累了大量资料,编印了《解放日报》有关定边的资料集,并创办《春秋·三边史志杂识》杂志,有思想,有探索,有追求,特别是主编了《定边文库——三边分区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为编写《三边分区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担任《三边分区史》执行主编,倾注了他对三边的热爱,也显示了他的实力,更看到了他的风采。他的语言简洁而朴实,也注重了可读性。比如书中引用了毛泽东给丁玲的词《临江仙》。在谋篇布局上,最先追叙了三边风情,也把三边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进行了记述,也设专章记述毛泽东和党中央长征到陕北和转战陕北的历史,在叙述历史时,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在三边的历史做了记述,并作了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同时,在书前刊登了不少历史照片,为本书增彩不少。从附录的参考书目中,他参考了50余种书,可见他做学问的严谨和踏实。
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赫尔巴特)。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塞万提斯)。《三边分区史》让我们看到了三边人民跟着共产党进行革命的峥嵘岁月,对三边人民产生了崇高的敬意。习近平总书记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三边人民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做出卓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