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四军四支队立煌兵站成立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了伟大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3日,大别山区的红28军政委高敬亭率手枪团两个分队到岳西县南田村与中共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会合时,看到了红军回乡战士姜树堂从中共西安办事处带来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等文件,对当时国内所处的政治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拯救中华民族,是举国上下的当务之急。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向国民党地方当局发出停战谈判的倡议。此时,奉命在大别山“清剿”的国民党军队大多厌战,而抗日情绪却很高涨。在西安事变中同蒋介石一起被扣留的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主任卫立煌虽然他回到大别山还进行了蒋介石布置的对大别山红军的两个月秘密清剿,但他逐渐认识到停止内战抗日救国是人心所向,抵御外侮是大势所趋,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他接受了红28军停战谈判的倡议。
7月22日,中共地方代表、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国民党“督办”当局代表刘纲夫,安徽省政府代表郭副官,在岳西县青天畈举行谈判。国共双方遵循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合作抗日的方针,中共地方代表就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独立自主原则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国民党地方当局代表鉴于我方旗帜鲜明、条款有理有节而又义正辞严,无懈可击,不得不表示出一定的诚意。双方经过反复讨论和磋商,于27日达成停战协议。红28军提出的主要条款有:鄂豫皖边区革命武装开往湖北黄安七里坪整编,沿途国民党军队不得袭击、堵截;红军整编后,要在黄安、确山、立煌三县分设办事处;允许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释放政治犯,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等。国民党方面提出的主要条款有:红军集中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军事行动要事先通报;不打土豪,不破坏交通等。28日,国共双方代表在岳西县九河朱家大屋举行协议签字仪式。高敬亭曾以红28军政治部“李主任”名义参加部分谈判事宜,坚持维护我党独立自主原则,为谈判顺利成功作出了贡献。
按照协议,坚持在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红28军和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以下简称新四军四支队),于1938年1月开赴皖东抗日前线,并在鄂豫皖边区的安徽金寨(原立煌)、湖北红安(原黄安)、河南确山三县设立办事处(又称兵站)。
鄂豫皖边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达成协议,标志着鄂豫皖边区十年内战的结束和国共合作抗日的开始。
二、立煌兵站建立的经过和重要任务
新四军四支队驻立煌兵站,于1938年4月中旬在金寨县桃岭乡的秦家湾正式成立,由郑维孝任站长,罗志达任秘书,周琨任副官,詹以锦负责总务工作,并从四支队抽调30多名干部、战士到兵站担任武装警卫工作。兵站成立不久迁至桃树岭头的张家湾,8月又迁至花石乡的白水河汪家老屋(在此期间,兵站曾先后移住桥边河和前畈等地,后因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21集团军总部驻地太远,交通不便,仍移驻白水河汪家老屋)。
新四军四支队兵站遗址桃岭乡桃岭村秦湾组冯长武老宅。当时是前后两进六间房子,前三间就是新四军兵站办公地方
中共商南县委机关设在兵站内,县委成员张泽礼、徐其昌参加兵站工作,负责领导立煌及商城部分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兵站的工作任务:保障前后方的通讯联络,为4支队调拨运输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供给的军需物资,密切配合立煌地方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保持和群众抗日团体的联系。
1939年春,国民党顽固派,不断以各种借口捕杀共产党人,排挤各种进步力量,限制抗日民众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造成抗日形势逆转。7月下旬,中共鄂豫皖区党委根据中原局的通知精神,为防止桂系顽固派向我党在大别山的后方机关发动进攻,维护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大局,避免与社系顽固派发生版模,决定将区党委机关和新四军四支队驻立煌兵站由立煌县的白水河汪家老屋迁至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庐江东汤池。为保持立煌地区与抗日前线的联系决定在区党委和兵站撤离之前,于金家嘉附近石缺口余家湾,建立新四军驻立煌办事处,鄂豫皖区党委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何伟以新四军参议的名?义任办事处主任,共产党员江明任秘书,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抗日反顽斗争。
四支队兵站旧址花石乡白水河汪家老屋
四支队兵站在建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与党中央长江局保持联系,及时传递党对大别山抗日工作的指示,转送设在立煌的各级党组织的公文函件;接转护送从延安、湖北乃至全国各地经立煌去抗日前线的新四军干部、战士,使之安全到达目的地;各地分配来安徽工作的同志,也由兵站接洽,报请组织安排工作;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联系交涉押送拨给新四军四支队的部分粮饷。其更重要的任务是以新四军兵站的合法地位,掩护设在立煌县的我党各级领导机关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保卫领导人的安全。
立煌兵站建立初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被迫履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协定,负责供给新四军4支队的部分粮饷、服装、武器。郑维孝常以中校站长的身份与国民党省政府联系交涉有关事宜。由于立煌地处大别山腹地,交通闭塞,运输条件极差,运往前线的物资,全靠人力肩挑背扛,沿途还有国民党军队的溃兵和土匪骚扰抢劫。为了保证把有限的物资及时安全地送到抗日前线,兵站同志依靠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在运输沿线建立情报网、交通站,对押运部队进行保密教育,因而每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兵站内设有电台,负责与党中央、长江局的联系,及时传递党中央、长江局对大别山区抗日工作的指示。设在立煌的各级党组织的公文函件,也都由兵站同志传送。从延安、湖北等地经立煌去抗日前线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到立煌后均由兵站接待,安排食宿,护送过敌人的封锁线,使之安全到达目的地。各地分配来安徽工作的同志,也由兵站接洽,报请组织安排工作。
立煌兵站另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是以它公开合法的地位,掩护设立在立煌县的我党各级领导机关,保卫领导人的安全。中共立煌县委、中共安徽省工委及后来组建的鄂豫皖区党委都先后与兵站合署办公党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兵站召开。董必武、郑位三.彭康、何伟、郭述申等党的高级干部都在兵站掩护下领导着大别山区的抗日民主运动,使当时的立煌县成为安徽省乃至长江以北鄂豫皖边区抗日教亡运动的中心。
因此,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三、成功掩护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在立煌领导抗日民主运动
立煌兵站成立后,利用兵站成功掩护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领导抗日民主运动。中共安徽省工委,为了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团结一切抗日力量,遵照我党中央制定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以动委会、工作团的组织形式,紧密团结广大进步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同时,充分利用蒋桂矛盾,把桂系作为中间势力,与之既斗争又团结,争取他们联共抗日,孤立和打击反共反人民的CC分子与顽固不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因此,使得抗战初期的立煌县,既是我党领导安徽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政治中心,也是我党与国民党反动派在鄂豫皖边区的斗争中心。
中共安徽省工委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加强对立煌地区抗日工作的领导,决定建立中共立煌县委。
6月中旬,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干部来金家寨一带视察大别山区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情况,在双河桃树岭兵站听取了原商南县委书记张泽礼的工作汇报后,指示:各级党组织要转好思想弯子,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会后,县委书记张泽礼随董必武去延安学习,立煌县及商城部分地区党的工作交徐其昌负责。
6月下旬,中共立煌县委成立,县委书记何绪荣,委员有徐其昌、周维(省工委组织科长、动委会秘书)等。县委机关驻白水河边汪家老屋,对外统称新四军4支队兵站。县委成立后,根据当时的抗战形势,结合本县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立煌县委的中心任务:迅速恢复与发展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一切力量,推动立煌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中共立煌县委领导下的党组织,有双河、汤家汇、斑竹园(包括白水河、燕子河)、麻埠(包括白塔畈)4个区委和1个县委直属的金家寨支部。双河区委书记徐立纯,组织委员冯运清;汤家汇区委书记雷维先,组织委员杨瑞江;斑竹园区委书记鲁教瑞,组织委员刘述和;麻埠区委书记张维诚;金家寨党支部书记芦士勤。商城县境内的苏仙石党支部和迥龙集党小组也归属立煌县委领导。此时,立煌全县总共有20多个党支部,党员2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