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安子:八路军南下支队过平遥——此文献给血洒南同蒲铁路所有的勇士们!
2018-10-04 10:46:23
作者:安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党中央、毛主席经过多次讨论,反复研究。决定建立湘鄂赣粤抗日民主根据地。派部队深入敌后,如果日军向沿海地区退却,这支部队可以转入反攻,收复失地。万一蒋介石发动内战,这支部队便可以把中原和广东地区联接起来,牵制南方,掩护各解放区自卫作战。

    延安,中央大礼堂南下干部动员大会,毛主席作重要讲话,确定南征的区域和组织机构。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委,朱早光任参谋长,刘型任政治部主任。南下部队由三五九旅主力部队三千八百人组成、护送九百余名去新四军五师工作的干部和由中央组织部选调去南方工作的一批干部,总计五千余人。南下部队对外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统称南下第一支队。

    11月1日,南下第一支队在延安东关机场举行誓师大会,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大会。

    一声令下,三军出动。保证有力,纪律严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这就是中国军人。

    寒风掠过黄土高原的土层,延河水早已结冰。渐渐地窗户纸开始发亮,床头的灯盏光线已经黯淡,已经是黎明时分。那天夜里,坐在枣园最上一排窑洞里的毛泽东一根接着一根不断地吸着烟深思着:

    五千人啊!孤身深入敌后,将会是什么样一种处境?想起了不久前他和王震的谈话:“中央的部署是由你们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护送从广东、广西等地来延安学习的干部南下。共分成两个梯队,你带领第一梯队先走,等与东江纵队会合后,第二梯队再继续南下。”说到这里,毛泽东突然把话停住,异常严肃地分析了南下的两种前途:“孤军南下,谈何容易。一种是乐观的,随着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三五九旅可以在华南放手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二种是不乐观的,或者说是残酷的……甚至可能全军覆没,都不得生还,包括你本人在内!”毛主席说到这里语气有些低沉。王震激动地站起来向毛主席敬礼表示:“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请毛主席和党中央放心,我们都会坚决地完成任务!”

    想到这里,毛主席走过去索性将窗户推开,一股寒气逼进,一阵凉意头脑稍驱松驰。他掐灭了最后一根烟头,咬了咬牙,心里再一次涌上不能动摇,坚决挥师南下的决心。

    1944年11月9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启程东进,到达黄河西岸的螅蜊峪一带,用两天时间渡过黄河,然后通过山西离石、临县公路,进入晋绥抗日根据地吕梁山区。部队继续东进,12月中旬渡过汾河,进入平遥县境内。平遥县地处太原盆地,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呈南北狭长形状。北与文水县毗邻,东南与武乡县接壤。汾河和南同蒲铁路穿境而过。县内平原面积420平方公里,丘陵、山区多在县城南约840平方公里,依次增高,属太行山脉。

    平遥县游击大队根据上级指示,在县长赵力之同志率领下按照事先约定,前往平遥县闫良庄迎接。南下支队的同志误为被敌人包围,立马向对方开枪。虽然县游击大队发出信号,但为时已晚,造成误伤县游击大队二十多名队员的损失。

    当晚南下支队行至平遥县黄仓坡底村,王震司令员住贾劝善老人院子里,他派人请平遥县赵力之县长过去,向赵县长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并授意其属下送平遥县游击大队步枪十支,战马一匹,以示安慰。

    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远行,总以为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会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人生缺憾,岂不知人的生命一去不再复返。数年的军旅生活,远去的战争岁月,堆积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激活感动着每一个活着的生命与心灵。

    事情过去快七十年了,黄仓坡底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战争年代这所院子曾经住过一位大干部,人们很是引以为豪。至于究竟是谁?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我在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赵力之同志的回忆抗战五十周年文章中发现此事。

    座落在黄仓坡底村口半山坡的院子虽小布局很严谨,窑洞不大安排却端正,前有大路能进入深山,后有高山可抵挡敌人,进可攻,退可守。不难想像当年统领千军万马,对安营下寨择地之重要、用兵布阵计谋之深远,将军的指挥才能是多么的高超啊!
建国后,将军先后官居农垦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共和国副主席等要职。不知道老人家闲暇时,偶尔是否想起座落在山西平遥县南山深处的这所小院?是否还记得老房东为他一把柴一把火烧滚的开水和喝过的小米粥?星儿闪闪缀夜空,月儿弯弯挂山顶,一盏盏红灯一颗颗心,处处都是军民鱼水情。

    七十年过去了,老将军和老房东早已作古,但老房东留下了一句话:“这几孔窑洞是伟人住过的,谁也不许动啊”的临终遗嘱,告诫着他的后人一代又一代就这样的执着、这样的虔诚地一直守候着。

    这么多年小院保存依旧完好,正面四孔窑洞本该一齐翻修,可他只翻修了其中两孔;那东窑洞早该拆了,可他硬肯任其破旧也不肯拆掉;老式窗户早该更新,但至今依然是木窗框、纸糊着;那几支旧桌椅板凳也早该扔了,但还是按原样摆放着;土坑上那张苇蓆早已破烂,照样还在铺摆着;老将军喝粥用过的那个碗还在,点过的煤油灯座还在,睡过的热炕头还在……

    院主人贾月海,一个诚实善良厚道的老农民。他说据他父亲讲:“那位大干部到他家,住中间正窑,恰逢身体不太舒服,他父亲和警卫人员除一起烧火做饭,还为将军拔了火罐、熬了姜汤。隔天将军身体稍好,陪同将军到河滩里打了几只山鸡回来。”
一次次漫步旷野,任泪水尽情放流,寂寞的思绪染痛眉骨,蓦然回首来时路,太多烟云太多愁。真想对他说一句:“祖国会记得你们,人民会感谢你们!” 我很感动,感动不是单纯的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感动源之于那微不足道,但却意义非同一般的瞬间。感动是潜伏人体另类的知慧,在面临另一种人生场景时,犹自解开释放。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以心交心。拿出几许,以诚换情,相识于真。紧紧地拉着他的手,握住几份真情,相知于心。相处于纯净,有品生活,有品人生,一路风景一路高歌猛进。

    在几位村民的指引下,我找到了能见证那段革命历史的阴丙申老人,阴丙申老人年逾九十,精神矍烁,十分健谈。他告诉我,1944年底,王震将军率领南下支队路经他们村就住在这个院子里,院子周围有许多当兵的站岗放哨,院子里每天出出入入许多人。部队在村里便餐小住几日,进行了抗日扩军宣传活动,村里有几个年轻人跟着南下支队经武乡朝河南方向去了。

    国民党洞悉八路军的战略意图,南下支队迅速挺进华南,成为国民党心腹之患。故此,蒋介石电令属下三面包抄夹击,企图将南下支队消灭在湘粤边境。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一梯队在南下征程中遭到国民党、日军、伪军一再阻挡,1945年1月,南下支队在湖北省大悟地区与新四军五师胜利会师,将从延安带来的九百余名干部移交给新四军五师后。反复在湘北和鄂南一带周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被敌人包围,开始了艰难的中原突围……

    党中央、毛主席十分关心被困的南下支队,期间经毛主席亲自签发有关询问营救南下支队电报达九份之多。并当机立断派南下第二梯队前往南方与王震所部会师。刹时,延安令箭一支接一支。1945年8月1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又分别致电命令广东区党委:“迅速向王震部靠拢,这是最重要的一着。”从这封电报可以看出,中央对营救王震部心切。

    事实上,在南下第一梯队出发后的1945年春季,中央已经成立了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梯队。第二梯队组编期间,得到延安各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军,第二梯队士兵都是精选征集而来,人人身体健壮,个个气宇轩昂,接受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尤为突出的是第二梯队连以上军官,大都出自于三五九旅有很强作战指挥能力的干部。多数排长、班长及一部分老兵,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考验,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随即,中央又准备组织以古大存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有五万人之众的八路军南下第三梯队,“相机开赴华南”。
第二梯队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留在延安的第三五九旅余部官兵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二支队”,刘转连任司令员、晏福生任政治委员。

    二是由延安警备一旅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三支队”,文年生任司令员、张启龙任政治委员。

    此外还有三个干部队:伍晋南领导的去广东工作的东干队;程世才领导的去新四军五师工作的五干队;刘俊秀、陈嵩岳领导去南下第一队支队工作的九干队共六千七百多人。

    第二梯队的主要任务是南下湘粤赣,与王震、王首道率领的第一支队会师,同时还担负护送中央派往南下第一支队、新四军五师和广东工作的干部队任务。干部队有许多党的高级干部和重要骨干,其中有后来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和青海省长袁任原等许多老同志。部分干部带有家属子女。保护这样一支部队,通过日本鬼子和国民军占领的地区安全到达目的地,任务无疑是相当艰巨的。为了加强领导,便于统一指挥,第二梯队决定成立南下临时指挥部:文年生任指挥,刘转连任副指挥,张启龙任政委,晏福生任副政委,贺庆积任参谋长,李信任政治部主任。

    “花篮里花儿香,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感动了几代人的歌曲,永远是三五九旅一张响亮的名片。人们也许只知道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没有想过三五九的历史和战绩,更不知道三五九旅这支英雄部队发生在晋中平遥血染南同蒲铁路的悲壮故事。

    第二梯队出发前,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任弼时、林伯渠、贺龙、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在中央大礼堂接见了营以上干部。毛主席、朱总司令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主席指示,要以最大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尽快与南下第一梯队会师。

    6月9日,延安各界人民又在东关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部队从延安出发经吴堡(一说佳县螅镇)渡过黄河,顺利地到达山西吕梁山区边缘的文水县,部队将要从这里下山,走百里平川,渡过汾河,穿越南同蒲铁路,进入太行山区。

    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壮志凌云,决不妥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第二梯队离开延安仅仅几天,一场灾难降临,南下第二支队数百名英雄儿女血洒南同蒲铁路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诸多原因,这段历史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时间已经远去,故人不再归来。时代变迁,河山依在。

    今天,神州大地万象更新、国泰民安。我们在欢天喜地之际,千万不能忘记,这一切来自无数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多少烈士为了革命理想,在青春年华时便失去了生命,英勇地躺在这里。南下支队是最伟大、最可敬的一支英雄队伍,这支队伍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斗争史。这支队伍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他们缔造了共和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们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自己却永远长眠于没有史册记载没有烈士纪念碑没有墓志铭的辽阔原野上。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马革尸还,血洒疆场。让我们一起重新走进那个金戈铁马,刀光闪烁,血肉模糊,炮火纷飞雨雪腥风的南同蒲铁路线上。

    南下第二支队于7月7日晚抵达山西汾河时天降大雨,太行、吕梁两大山脉的洪水都向汾河灌来。8日9日两天数千将士被阻汾河对岸只能望洋兴叹,好不容易等到大雨停了,9日夜里战士们穿着草鞋,冒着小雨在泥泞的道路中艰苦地行进着。为了争取时间避免敌人发现纠缠,第二梯队临时指挥部决定兵分两路快速通过晋中平川地段:

    第三支队走西,在蒋家堡一带渡过汾河,由平遥县城东五里西游驾位置跨越南同蒲铁路向平遥东南方向山区行进。三支队行进比较顺利,拂晓前已经过了南同蒲铁路,10日早抵达太行边缘地区朱坑、辛村一带集结,等待二支队的到来会师共同前进。

    第二支队和三个干部队走东,由王家庄村北过汾河时耽误了一段时间,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强行军经李家桥,直奔洪善西二点五公里处的白家庄,准备跨越南同蒲铁路时被鬼子发现,铁路上有鬼子的铁甲车封锁阻拦,洪善车站西路口日本鬼子修筑的钢筋水泥碉堡机关枪不停顿地向我军前进的方向扫射。二支队司令员刘转连头脑非常清楚,要想通过铁路,必须先解决鬼子这个碉堡,决心一下他亲自率领七一七团收拾鬼子碉堡去了。

    一群经过两天两夜长途跋涉的年轻战士,从离开吕梁山区那一刻起,几乎都是在大雨滂沱中度过,沿途老乡民房又少,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柴火湿的点不着,连饭都没办法做。两天了,他们究竟能吃进多少东西?甚至于连口热水都没有办法喝。夜间渡过汾河后又接到强行军的命令,一定要在天亮前冲过南同蒲铁路。军人的使命就是这样,他把一切交给了战争,他的一切就必须服从战争的安排。刘旅长炸碉堡走了,留在白家庄村七一九团长廖纲绍和政委彭清云强忍着瞌睡的神经和饥肠辘辘的肚腹焦急地注视着前方铁路线上的变化,一旦鬼子碉堡机关枪降弱,他们便会马上组织部队发起冲锋,快速通过南同蒲铁路。

    我翻阅了中国老黄历,1945年的7 月8 、9、10日,是农历的五月二十九、六月初一、六月初二,连续三天都是诸事不宜凶多吉少不吉利的日子。

    天快亮时,雨点小了。突然年轻的团长、政委眼前一亮,双腿顿时僵了一般的立在了那里。这两位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什么困难没见过,什么危险没遇过?此刻眼前的惨景泪水和雨水搅和在一起迷糊了他们的眼睛:被挡在白家庄村里的部队一片凄风苦雨,战士们仨一群、俩一伙头上顶着破草帽,许多人躲在屋檐下避雨,更多的一个个都坐在泥水里泡着、房角下站着的人背靠着背打着盹儿,也有的裹着块雨步横躺竖卧在大街上。街道上到处丢下许多磨烂的草鞋。白家庄村附近的老乡没有见过草鞋,也没有搞清楚这是哪里来的一支队伍,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随口叫响了一句:穿麻鞋鞋队伍的过路军。

    人生有多少缘,是埋在记忆深处的痛,彼此相惜,又匆匆擦肩,总有些回忆,带着伤感,却在午夜梦回处,坚定着爱的信念。风起落花的流年,你曾为谁写下过永远,当守望成为生命中最美的点缀,便会有人为爱淋湿了双眼。总有些情,注定只能在心中默默守候,岁月曾带走多少年华的芬芳,相信,那些被记忆风干了的地方,会有爱与时光一起生长。

    此刻,参谋长贺庆积骑马飞驰而来,看着东方越来越亮的天色,贺庆积焦虑心情溢于言表。他对廖、彭二人说:“现在后面的敌人追来了,不能再等,马上组织突击队,上刺刀,准备手榴弹打开口子掩护部队冲过去。”廖团长、彭政委深知情况险恶,阴沉的脸上透出一股决死的气概,晨曦的光晕笼罩在这两位南方汉子的身上,他俩毫不犹豫地发出了一声:“是”的回答。立刻组织队伍执行命令,于是这支老百姓所谓麻鞋鞋队伍的过路军,顶着极度疲劳,顶着敌人漫天倾泻的钢铁,靠着小米加步枪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白家庄村南沿村铺村东,一场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鬼子钢铁炮火的英雄壮举开始了。

    他们决定由曾经担任过一二零师警卫营的二营和团侦察连开路,三营断后。二营战斗力很强,冲杀在最前面,大部队在后面跟进,在四处隆隆的炮声中,硝烟和泥泞混浊成一片,战士们以顽强的毅力疾速攻击前进,尽管他们连续赶路,几天没有吃饭,体力严重衰弱。衣服早已破烂,鞋子开裂用绳子捆绑,战友一个接一个扑倒在地,但部队前进的脚步丝毫不能停顿,这场雨后的大进军其艰苦程度绝对不亚于世界军事史上任何一次艰苦战役,其英勇悲壮足以让世人为之肃然。

    经过一阵拼杀,七一九团除担任断后的三营外其余大部分冲过了封锁线。就在七一九团勇士们冲杀南同蒲铁路的同时,程世才率领的干部队发现向西不远处铁路下面有个桥洞,他迅速组织干部队从桥下穿了过去。道路泥泞,不时地有人失脚滑倒,爬起来继续强行前进。牲口在打滑,喘着老粗的气。干部队带有家属子女,疲惫的骡子似乎也懂得了战争,驮着他们迅速地通过危险地带。 

    冲过南同蒲铁路战斗,战士们都是最亲密的战友,认识的、不认识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尽管大家筋疲力尽,还是你背着我,我拖拉着你。

    这时盘踞在平遥县城的鬼子出动,大老远向我军打炮,眼看一颗炮弹就要落下的紧要关头,我侦察连副排长贾玉来同志,一下子就扑倒行走在他前面一个老兵的身上,炮弹掀起几块碗大的泥土覆盖在他们身上,一块长了眼睛的弹片,平着向贾玉来的腰部砸来,好家伙,如果是竖着来的贾玉来就没命了。贾玉来虽然腰部负伤,但他救了一条命,过了一分多钟,听见有人队长、队长在喊,贾玉来才知道他保护了的是一个xx队长。

    失去的是岁月,迎来的还是岁月。岁月的年轮永不停歇地转动,留在我心中的永远是你年轻的模样,我虽然没有卓越的功勋,也没有成为彪炳千古的英雄,十万里铁马冰河,十万首大漠浩歌,每一个回忆都刻骨铭心,数十年以后,对酒当歌。

    鬼子的铁甲车虽然只能在轨道上跑,但它可以转动方向,前后左右都能打,机关枪有效射程很远,敌人火力很猛,天已大亮,还有许多战士被拦截在路西没有冲过封锁线。铁路两旁,我军伤亡人员很多,情况十分危急,左前方不远处有座土山。于是贺庆积参谋长和彭清云政委带着冲过封锁线的部队奔冀郭、西善信、南依涧方向。廖纲绍团长带一个侦察班再一次返回路西接应没有冲过封锁线的部队。

    数十年后,老将军《贺庆积回忆录》里这样写着:这次战斗我军牺牲一百多人。正在指挥部队的廖团长,不幸被被一颗子弹打中,倒在了铁轨上。

    政委彭清云回忆团长在返回铁路西营救尚未冲过封锁线的同志和敌人拼刺刀过程中牺牲的。

    事实上,此刻天已大亮,鬼子的小钢炮打的很猛,轰隆、轰隆,成排成串的炮弹接二连三地飞来,炮火削掉树冠的柳树干枝已经染上一层金黄色的霞光。由于日本鬼子的地面部队不断增兵,滞留在铁路西的二支队部和七一七团及七一九团三营已经无法再从白家庄方向通过,他们只能沿着铁路线向东、西游驾、新庄约十里地的区间且战且退移动,沿途墙皮被炸得粉碎,土地被炮火翻了一遍。紧急关头,支队领导一面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形,一面组织火力阻止敌人行动,他们依托村庄房屋,经过反复激战,敌人损失惨重,掉头缩了回去。东游驾至新庄村东,敌我双方尸体横躺竖卧。沿途我军伤亡损失很大,也有部分战士寻机穿过了铁路封锁线。

    由于这次战斗部队是一路撤退一路战斗,所以后来活着的人记忆中就出现了洪善西约二点五公里处白家庄、东游驾、西游驾、新庄等地战斗不一的说法。作者愚见,统一称南同蒲铁路战斗就好。

    据我调查:重新返回路西接应大部队的七一九团廖纲绍团长,很可能牺牲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廖纲绍团长两次负伤不下火线,在第三次负伤后终因失血过多匐然倒地。新庄村民念其勇,从廖团长身上摘下望远镜交公,花重金买了寿木,于夜间进行了掩埋。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为将者,从接过帅印领兵出征的那一刻,便知道自己告别一种男耕女织的安稳生活,率领众多热血男儿,踏上了一条无所畏惧的征程。从站上沙场的那一刻,便知道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凯旋而归。这种力量使他们变成不再惧怕死亡的勇士,这种信念让他们变成了一堵只可摧毁但不能坍塌的城墙。

    这就是我们的干部,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牺牲和战友分别之际,他们来不及悲痛和流泪,一切进行的那么紧张而又匆忙,甚至来不及掠过一丝念头:也许、也许下一次战斗将要轮到其他活着的战友来掩埋自己。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属于个人的只有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而那些捐躯的勇士们便永远永远沉睡在黄土高原的这块太原盆地上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中午时分部队撤退至新庄村,新庄村南依同蒲铁路,西临惠济河,是一个典型的三角地带,部队再无法退却,大有背水一战的感觉。这些疲乏已极的战士们,浑身衣裳早已破烂,泥水淋漓几天,好不容易挪动到新庄,马上又要投入更加残酷的战斗。战士们谁都明白——最严酷的考验到了。于是一场悲壮而惨烈的冲过南同蒲铁路战斗在新庄村开始了,七一七团组织向同蒲铁路发起了冲锋。战场上事情常常是这样,在战斗最危险的关头,上级指挥员斩钉截铁的决心,不容置疑的命令,甚至是一通严厉的责骂,往往可以在下级指挥员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效应。可以使对方明白,犹豫和畴躇是无济于事的。下定决心,破釜沉舟,血战到底,冲过铁路——是唯一的选择。双方子弹似刮风一般扫来扫去,四处横飞。冲上铁路线的战士们不断地向鬼子的铁甲车甩手榴弹,浓密的硝烟吞没了前进的道路,炸得铁甲车里的鬼子无法探出头来反手。有的勇士举起炸药包要对铁甲车进行爆破,可惜数次投掷没有成功,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鬼子铁甲车里传出的惨叫在血色正午的空气中久久游荡。树木在燃烧,铁路在震荡。一位位敢死队员浴血奋战,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动不了的,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南同蒲铁路西,鬼子小钢炮不停顿地在打,巨大的爆炸声一声又一声冲击着人的鼓膜,被爆炸气浪掀到空中的砖瓦泥土和草木高梁玉米秸杆在空中哗、哗作响,一直飘落到新庄村街道院里屋顶和墙上。鬼子铁甲车扫来的弹雨落地,新庄村的村民能听见被打中的战士发出一阵阵撕裂人心的喊叫。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战至中午一点,又有一大部分战士冲过了鬼子的封锁线,虽然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很大。仍有部分战士留在路西,刘转连司令命令部队向蒋家堡方向撤退,七一七团勇士的鲜血再一次染红了南同蒲铁路,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也许从那一刻开始,那些参战的老兵便深深地品尝到了度日如年的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白家庄至新庄村铁路沿线上,走来了两位当年参战的忻原藉老兵,一位姓侯、一位姓贾。他们提着两瓶酒,一路走一路喝,一路洒一路说。一个臭水坑前跳来跳去的几只蛤蟆,唤起了哥俩记忆的不是那次惨酷的战斗,而是当年部队通过一个叫道备村遇到的那个清水池塘:黎明的晨光中,池塘上浮动着一层乳白色的雾气,衣衫褴褛饿昏了的战士朝前艰难跋涉,突然被池塘边游着一群一群的小蚵蚪吸引住了,他们奋勇而上,俯下身子嘴巴对着蚵蚪就喝。时值秋季,青沙正浓,行军路上,飞来飞去的蝗虫、蚂蚱信手捉来,撕去翅膀,掐去头脚就塞进嘴里……哥俩躺卧在铁路边道上聊着喝着,喝着聊着,终于喝多了,他们疯了,面对隆隆而过的火车,一会抱头痛哭,一会歇斯底里的狂叫着: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亲爱的战友,我们看你们来了!

    战争的血与火,是军人的证明。而与军人形影相随始终是生与死的考验。在那些烟熏火燎的土地上,在与这如此众多牺牲者永别之际,人们的脚步怎能不沉重?或许,生还者从此将不再踏上这块土地。若干年后,这一块洒满鲜血染红双方弃尸累累的南同蒲铁路线旁,必将盛开鲜艳的花朵,长满茂密的青藤。

    这场战斗从10日凌晨打响,一直将近天黑。从早晨枪炮声把太阳打的不敢出东山,战至黄昏,枪炮声又把躲进云层的太阳送回西山。从早到晚整整一天,阴沉的天空目睹了这一场血战。树木东倒西歪,烟熏火燎,敌我双方的尸体横躺竖卧,一位亲眼目睹老者对我说,仅新庄村东一块叫郝家屿的地里躺着就在一百多人……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人生之路,有崎岖有平坦,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总有许多困难需要战胜。面对死亡,无所畏惧。面对敌人,把他消灭。中华自古多壮士,留取丹心照史书。血染战袍是男儿最美的衣裳,马革裹尸是英雄壮烈的归宿。

    二支队七一九团凌晨由白家庄方向冲过铁路的部分武装当天早晨由贺庆积、彭清云等领导带队向山区进发,蹲在村里街道上吃早饭的南依涧村民,纷纷主动将自己碗里的稀饭、干粮让给战士们,部队安全进入平遥县朱坑乡山区。

    是夜天降大雨,由刘转连、宴福生率领向西北方向撤退至蒋家堡二支队所有人员迅速重返南同蒲铁路,顺利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终于在11日凌晨一点抵达平遥南山与先头到达的部队汇合。

    上世纪六十年代,革命老人陶承写的一本《我的一家》小书,由著名电影演员于兰、孙道临改编主演《革命家庭》的故事曾经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南下二支队从延安出发时,陶承老人的小儿子欧阳稚鹤毅然决然报名参军,可惜也牺牲在这次南下支队通过南同蒲铁路战斗中。

    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那就是最精彩的人生!

    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每一颗赤诚的心灵都深深理解你,每一个热切的期望都充满你的力量。最艰苦的地方总有着战士的刚强,勇士的肩头肩负着多少人心头的崇仰。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你默默无闻的足迹写下不朽篇章。你奔向远方,带着亲人的希望。你奔向远方,带着火热的衷肠。你和我们同在,把美好未来开创。你是国魂军魂,是中华铁骨脊梁!

    这次战斗,干部队中赴新四军五师的干部队副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五军分区原司令员桂干生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政委邹开盛同志献身于此。

    有一种历史,用鲜血写就,几多慷慨,几多悲壮。有一种胜利,用生命铸成,几多豪迈,几多辉焕。

    2018年7月13日,应原南下二支队参战老兵后代贾宪生同志邀请,我们共同前往平遥县洪善、白家庄、东游驾等地瞻仰了前辈浴血奋斗的革命战场,并走访了当地几位老乡,感触颇深:

    1945年7月,时间过去很久很久。是9日还是10日,有谁能说清楚准确?是昨天还是明天,已经无关紧要。

    七十三年前今天,老天竟然如此凑巧,同样是大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所有士兵的激情,豪无保留地从胸膛燃烧。一支抗日武装由延安出发,越吕梁、渡汾河、跨南同蒲铁路奔向太行山。连日行军,野炊艰难。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坎坷,是一双耐穿的鞋。艰险,是一条过不完的河。临近末日的日本鬼子犹如秋后的蚂蚱,更像一只垂死挣扎的豺狼,愈加疯狂。

    于是,平遥南同蒲铁路段,上演了一幕悲壮的英雄赞歌。一天,和平时间,只不过如同瞬间。炮火连天的战场,一分一秒给人几经生死,几度沧桑之感。战斗在白家庄、东、西游驾、新庄打响,小沿村,火花飞溅,京陵城,枪弹碰撞。冲啊!杀啊!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让侵略者胆颤心寒。纵然是面对死亡,怎能消磨我军坚定的勇气和不可动摇的信仰。战火硝烟中,战士的鲜血,浸透了一袭战旗,以燎原之势染红了神州大地。七十三年,我们怎能忘记,共和国的复兴之梦,依然流淌着共产党人的献血。走进新时代的华章里,我们读到了:他们身上的国家精神和力量。假如,大国崛起的梦想是一滴水,那么这一缕中国魂,定能汇成那无边无际的海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昊苏:过中秋
·下一篇:无
·特稿:八路军南下支队过平遥——此文献给血洒南同蒲铁路所有的勇士们!
·张伊:“不忘初心 红色马栏”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不忘初心 红色马栏”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座谈会在京
·凌建军、罗新欣:八路军研究会“抗战精神宣讲团”正式开讲(组图)
·特稿:八路军研究会“抗战精神宣讲团”正式开讲(组图)
·张伊: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不忘初心,红色马栏”沉浸式
·特稿: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不忘初心,红色马栏”沉浸式
·特稿:9月18日,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活动在北京市门头沟举行
·张伊:9月18日,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活动在北京市门头沟举行
·特稿:9月18日,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80周年活动在北京市门头沟举行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安子:八路军南下支队过平遥——此文献给血洒南同蒲
特稿:八路军南下支队过平遥——此文献给血洒南同蒲
陈昊苏:过中秋
罗解难:红色儿女欢聚一堂 喜迎69周年国庆(组图)
特稿:红色儿女欢聚一堂 喜迎69周年国庆(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隆重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国庆升旗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举行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支部开展“学习十九大·岗位建
张瑞林少将和毛坚平、周秉宜、李建生等革命后代向钱
特稿:张瑞林少将和毛坚平、周秉宜、李建生等革命后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