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巧渡金沙江,是在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南部的皎平渡口。
皎平渡口地处滇地之北,巴蜀之南,是岀滇入川的南关隘,滇、缅入川的北大门。
自古是川、滇的重要渡口。
在会理县文管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我从会理县城出发,沿213国道南行去皎平渡口。
“之”字形盘山公路,险象环生,有惊有险,1个半小时车程到了了皎平渡口。
我拾阶来到金沙江岸边。
滔滔金沙江激流而下,江面宽阔,水急浪高,渡口大桥高耸入云,横跨南北。
漫步金沙江岸边,翻滚的浪花,激情的涛声,诉说着当年这里发生的事情。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中央红军精神振奋,重整旗鼓,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此时,蒋介石调动嫡系部队和川、湘、滇、桂地方部队10余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进逼,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欲将红军围歼在这里。
毛泽东及时识破了蒋介石的阴谋。
1月19日,指挥中央红军北进,预夺川、黔边境的土城、赤水,相机从泸州、宜宾间北渡长江。
29日凌晨,红军从元厚、土城地区一渡赤水河,挥师西进至川、滇边境的扎西集中。
川、滇敌军从南北两面向扎西近逼。
红军掉头东进,摆脱敌军,2月18至21日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这一仗,红军歼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
蒋介石慌了手脚,急忙调整部署,指挥多路军队向遵义、鸭溪一带合围。
红军迅速跳出合围圈,再次转兵西进,3月16日至17日三渡赤水河,重入川南。
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重兵围堵。
红军又突然挥师东进,折返贵州,3月21日晩至22日四渡赤水河。随即南渡鸟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岀滇军增援。
当昏头胀脑的各路敌军纷纷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岀其不意,每天急行军120里,向敌兵力空虚的云南挺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神速向西北方向转移,5月初,红军主力渡过谷深水急的金沙江。
我沿着金沙江岸边向上游走去,经过“红军渡江遗址”纪念碑 ,来到“中武 山洞”。
皎平渡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
“中武 山洞”,是当年的客栈,过往商人在这里过夜。
红军渡金沙江的时候,将客栈征用了。
周恩来、朱德、刘伯承住的山洞连在一起,靠北面一点,离毛泽东住的山洞有段的距离,中间隔着“厘金卡”。
文管所同志告诉我,“厘金卡”是过往商人交税的地方。
我来到毛泽东住的山洞。这个山洞比其它山洞稍大一些,里面的洞壁上塞满了游人敬的香烟。
毛泽东在这里住了两天两夜,亲自指挥了红军渡江。
1935年5月3日晚上。干部团三营五连连长肖应棠、指导员孔开先在皎平渡口南岸俘获一条敌船,旋即过江,歼灭了民团守敌,智取“厘金卡。”干部团连夜过江,翻越中武山,击溃增援之敌,占领了通安。
5月4—5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陆续过江。
红军找到了7条木船和37名船工,昼夜不停渡江。
5月3日—9日,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顺利从皎平渡口渡过金沙江。九军团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从云南东川树节顺利过江。
至此,红军巧渡 金沙江告馨。
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数10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金沙浪激追兵来,穿越枪林攀嚵岩。火焰山前布奇阵,笑贼尽拣烂草鞋(川语音‘孩’)。”
时任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回忆“红军巧渡金沙江”时说,“红军浩浩荡荡直指昆明,蒋介石以为红军要打昆明慌了手脚,因为当时敌人主力己被我们‘调’到川、黔边境去了,昆明十分空虚,便便急忙把部队调转去守昆明,把敌人搞得昏头转向。红军趁机来了个向右转,直插金沙江边夺取渡口等红军大部队都过了江,蒋介石才知道上了当,连忙派军追赶,敌军到了江边只能望江哀叹了,所以不是巧渡金沙江吗?‘巧’就巧在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和英明指挥,调动了敌人,甩掉了敌人,红军得以大踏步前进,从容地渡过金沙江天险,到达会理城郊休整”。
他在1935年年5 月渡江时写了这首诗。
毛泽东住的山洞不远处,我看到一块耸立的石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