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平战役纪念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面题名为“四平突击队”的奖旗。这面奖旗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现38军)司令部、政治部当年在四平攻坚战中为了表彰该纵四团一营在作战中的突出战绩,授予该营的一面旗帜。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上赢得了连战连捷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将攻击目标锁定在具有东北军事重镇之称的四平城。其目的是为解放东北全境创造有利条件。一营的指战员们听到即将攻打四平的消息后,个个精神振奋,摩拳擦掌,他们纷纷向上级请战,要求把攻打四平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一营来完成。
说起打四平,令全营指战员们不能忘记的是,一年多前所经历的那场血腥的四平保卫战,许多亲密战友就是在那次战役中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当时为了坚守四平,处于劣势的东北我军,与军力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血战,给指战员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如今东北我军经历了一年多的战场锤炼,终于扭转了战局,掌握了在东北战场上的主动权。趁大胜之际,东北我军兵临四平城下,拉开了三战四平的序幕。
面对一座敌人永久设防,明碉暗堡无数,工事极为复杂的堡垒式坚固城市,营长范鲁鼓励全营官兵:“敌人就是铜墙铁壁,也会有针眼可钻!”他带领一营的各级指战员,一次次深入前沿侦察,选择进攻的“针眼”。
战斗打响了,一营挑起了突破四平的主攻任务,尖刀连二连最先冲向敌阵。守敌阵地内顿时喷射出雨点般密集的火舌,空中的敌机疯狂地向二连的战士们进行轰炸、扫射,二连战士毫不畏惧,勇敢的向前冲锋;激战中,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倒在了冲锋的途中,副营长也牺牲了,年轻的教导员王崇华站出来接替他指挥战斗,他带领战士们在火海弹雨中穿梭,勇猛顽强的向前拼杀。
三连的英雄们也在奋勇向前猛冲,三排长史德洪率领他的第三排,历尽艰险,突破铁丝网,爬过交通壕,连闯敌阵几道防线,终于接近城墙,城墙上的守敌拼死抵抗,各种火器暴雨似的倾泻下来,史德洪没有畏惧,他从战友周玉坤手中拿过铁锹,机智的躲过敌人的射杀,在5公尺高的城墙上挖了几个脚踏坑爬了上去,刚一露头,正遇上一个守敌地堡向外喷着火舌,他机灵的避开射来的子弹,指挥七班副班长张志年在地堡和围墙连接的地方实施爆破。一声巨响过后,史德洪高喊一声,同志们:“冲”!乘着烟雾,他率领战友们冲上城墙,最先突入四平城。
看到史德洪排打开了突破口,一连连长刘树仁立即带领一营后续部队跟了上来。他们一鼓作气冲过内壕,在与守敌展开近距离的撕杀肉搏后,占领了城里临近突破口的房屋,巩固了立脚点。就这样,一营全营指战员越战越勇,在纵深战斗中与守敌展开了逐屋逐堡的争夺,接连攻占了守敌的几处阵地。战后,为表彰一营全体官兵在战斗中的突出战绩,部队授予他们这面奖旗以之鼓励。1948年3月,一营的英雄们擎着这面光荣的旗帜,又参加了解放四平的最后一战——四战四平,并再次承担起主攻突破的任务,在历经23小时的激战后,同兄弟部队一道,终于彻底收复了四平。接着,这支在四平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营队,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当美国侵略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英雄的一营又跟随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绩。在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解读这面奖旗背后的故事,重温一营这段光辉的历史,让我们又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我们迎接“八一”建军节这个伟大之日到来之时,再次向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