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大别山,关寨险数金寨。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3省交界处,自古是军事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重要的地区。金寨地区地处大别山核心区,3814平方公里上关寨林立,高山险峻,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百余座。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之间,金寨地区的中国革命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历史地位非常重要: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目的地和大别山剿匪的中心地。刘邓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解放了县城23座,歼灭了敌正规军6千余人,反动地方武装8百余人,建立了17个县的民主政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胜利实现了“大别山上胜利酒,扬子江畔共洗尘”的豪言壮语!改“立煌”为“金寨”,金寨由此而闻名于世。金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史的紧要转折时期,继续书写了忠诚奉献、永跟党走的辉煌诗篇。关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和大别山剿匪,李晓明、韩安庆红色经典小说《破晓记》侧面地作了生动深刻反映。
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党中央确定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地实现革命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实行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经略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1、2、3、6四个纵队共12万多人,强渡黄河。经过近一个月鲁西南鏖战,捷报频频传,中央敏锐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全面打乱国民党的战略部署。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29日,毛泽东起草了标有3个“A”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刘伯承、邓小平看到3个“A”加密电报,深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寄予的重望,马上复电中央:完全服从中央决定!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兵分3路,挥师向南,悄悄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从鲁西南到大别山,长驱千余里,无后方保障,连续急行军,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关隘,向大别山挺进。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地千里跃进到了大别山。当天,以中共中央中原局名义向各部队指示:“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创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28日,刘邓野战军进入大别山后,此时,国民党军20多个旅渡过淮河,摆出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刘邓大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立即组织实施战略展开。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和建党、建政等工作。
为了皖西地区实行战略展开,刘伯承、邓小平即电示:“3纵应迅速攻占立煌。”第3纵队即在固始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第7、9两个旅由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副司令员曾绍山(金寨人)率领直插六安、舒城、桐城;第8旅由纵队副司令员郑国仲率领,经叶家集直插金家寨、霍山、岳西。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有效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成功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延安、山东等老解放区各种压力;根本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使我军由被动转入主动,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当时,有一首《信天游》的调子歌曲赞扬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伟大战略斗争:“刘邓大军真勇敢,渡河反攻鲁西大胜歼敌六七万。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我们又挺进到大别山。艰苦行军二十多天,南渡黄河胜利控制了大别山。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中原人民盼望咱,解放人民建设中原要靠咱。同志们大家齐动员,克服困难建设中原。毛主席领导如明灯,刘邓首长指挥就是指南。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胜利的曙光在眼前。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胜利的曙光在眼前。”
二、金家寨之战
8月31日,3纵8旅在副司令员郑国仲和旅长马忠全、政委卢楠樵率领下,由固始、叶家集、清风岭、胡店子、狮子口,于31日午后抵达大别山皖西重镇、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金家寨的史河北岸。金家寨城内驻有安徽省保安第4总队,和立煌县自卫大队400多人及46师564团(欠1个营)守备。城西黑龙潭至城东南张家畈、包公祠一带山上,均筑有碉堡群和壕沟等坚固防御设施。
为了迅速攻克金家寨,3纵8旅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再次部署。会议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电报指示8旅要“勇猛顽强,首战必胜,力求全歼,坚决打好这一仗”。当天下午,为查明城内敌人守备情况,保障主力渡过史河,8旅先以22团第3连作试探性进攻,3连隐蔽地渡过了史河,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后,猛烈开火。敌人遭此突然袭击,摸不清我军虚实,纷纷躲进防御工事,进行抵抗。22团、24团立即分多路渡过史河,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黑龙潭、张家畈等敌防御阵地猛攻,给敌以很大杀伤,占领了敌人部分阵地。敌凭借碉堡火力掩护,多次反扑,企图夺回阵地,均被击退。当晚守敌全部钻入碉堡,固守顽抗。
9月l日拂晓,8旅向城内发起全面攻击,24团将敌包公祠以西高地碉堡大部占领,并续继向西发展;22团攻占了樱桃湾以西高地的碉堡后,继续向东南发展,战至下午1时,守敌大部被歼,残敌被压缩在包公祠及其部分碉堡内。9月2日上午8时,8旅再度总攻,以山炮向敌碉堡抵近射击,将敌碉堡全部摧毁,守敌四处溃逃。敌564团团长陈铁汉率部分残敌,据壕沟死守,1小时后也全部被歼。上午10时,战斗全部结束,“光复安徽西部立煌县城,歼灭蒋军46师188旅564团及立煌保安队一部,共毙伤俘蒋军1000多人,缴获步枪400多支,轻重机枪50多挺,大小炮10多门。”击毙敌团长陈铁汉,立煌县县长李宣乘混乱之机逃跑,22团追到莲花山下棺材沟,将其生俘(一说是击毙)。
金家寨解放后,8旅继续东进。9月3日,解放立煌县重要市镇流波䃥、麻埠。到9月29日,3纵在大别山人民的积极支援和皖西自卫军的配合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解放了立煌、六安、霍山、岳西、桐城、潜山、宿松、庐江、太湖等县城24座,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胜利完成了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创建巩固的大别山解放区。毛泽东认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伟大的事变,是伟大的转转点。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进攻。
三、中国出了个“金寨县”
为了实现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艰巨任务,中原局在刘邓大军南下时,从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解放区抽调了1200多名行政干部集中训练,组成代号为“天池部队”的干部队,作为解放大别山、建立地方政权的骨干,随军行动,迅速开展地方党政军建设工作。
1947年8月27日中原局《进入大别山的任务与口号》提出,“全心全意地义无返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在3纵8旅解放金家寨前,中原局曾先后任命李友久、杜润生为立煌县委书记、县长。金家寨解放后,随3纵南下的部分太行干部,遵照中原局的指示,于9月4 日组成了县委和县民主政府。白涛任县委书记兼县长,余光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白鲁克任宣传部长,张冀凯任公安局长,黎平任县政府秘书,辛子祥任财粮科长。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即于9月5日在金家寨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全国胜利形势,发动群众支前。大会公审了伪县长李宣,经群众控诉后执行枪决。不久县委接上级指示,白涛等少数同志继续留在金寨,其他大部分同志调往新区开辟工作。
9月上旬,中原局指示随2纵队南下的一批冀南干部,从潢川经商城、挥旗山、汤家汇到达金家寨与白涛等汇合,重新组建县委和县民主政府,由张延积任县委书记,白涛任副书记兼县长,张健三任组织部长,王相卿任副县长,王坚任公安局长,张文甫任工商科长,黎平、辛子祥继续担任县政府秘书和财粮科长。新的县委、县政府认为立煌县名原是国民党为表彰剿共将领卫立煌所命名的,现在立煌县已是人民当家作主,县名应当更改。经研究决定,将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白涛亲自撰写布告,张贴全县。开头几句是“查我金家寨,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
到9月底,金寨县先后建立了11个区委、区政府,县大队和区武装工作队也相继组建。
“立煌”命名15年,记录了金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黑暗走向光明的光荣历史。将“立煌”改名为“金寨”70年,顺应历史民意,金寨县从此载入中华民族历史的史册。
四、红色政权建起来
金寨红色政权自党领导人民土地革命之后,革命红旗始终在大别山高高飘扬。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中共金寨县委和县民主政府派遣干部深入区、乡、村,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各级政权。到10月初,全县建立了9个区级党政机构和部分乡、村政权。各区负责人多由随军南下干部担任,少数是部队干部和长期在本地坚持地下斗争的老党员、老基层干部。城关区委书记宋振川,区长吴允道;麻埠区委书记李晓明,区长杨华民;流波䃥区委书记李力员,区长宋合义;胡店区委书记郭化南,区长王中原;汤家汇区委书记王润泽,区长李中元;李集区委书记李建业,区长郭聚典;吴店区委书记卫民,区长翟保银(后郝志远);漆店区委书记江川,区长孔照亮;关王庙区委书记周荣家,区长高峰。各区区委书记均为县委委员。
为了扩大根据地的武装力量,金寨县委、县民主政府在加强党政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县区地方武装组织。以支援地方工作的2纵后勤部监护营(5个连)为骨干,组建了金寨县大队,白涛兼大队长,张延积兼政委,张泰升任副大队长,车盛珠任副政委,全队共500多人。各区以南下干部为基础,吸收青壮年积极分子,建立区游击武装,一个多月内,各区均建立起50--100人的游击队,全县地方武装发展到1000多人。参加地方武装的青壮年,革命热情极为高涨,在清匪反霸,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根据地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油店乡青年杨克荣参加地方武装后,在清匪反霸斗争中,收缴了麻埠伪区公所及各保长短枪60多支,组建麻埠区游击队,被任命为队长。城关区的袁化明是红军时期的老党员,斗争经验丰富,被任命为城关区游击队队长,后在汤家汇与敌作战中被俘,壮烈牺牲。
为加强金寨东部地区的武装力量,中原局命令2纵教导团到金寨配合地方政权开辟金东地区工作。9月上旬,由团长朱家凯、政委韩正夫,副团长张绍基等率领教导团l、5、6、10等四个中队共500多人,从商城经挥旗山到达金寨古碑冲,会同部分南下干部,成立了属中共金寨县委领导的中共金东工委和军事指挥部,韩正夫任工委书记,李晓明任副书记,朱家凯任指挥长,张绍基任副指挥长,指挥部设在流波䃥。1中队活动在胡店、双河一带,5中队活动在流波䃥、燕子河一带,6中队活动在麻埠、油坊店一带,10中队和稍后派来的2纵5旅14团的一个连活动在前后畈一带。
为了统一领导大别山区根据地的建设,10月12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发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造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决定成立鄂豫、皖西两个区党委和军区。金寨县划归鄂豫区一地委和专署管辖,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毅,专员贝仲选(后徐觉非),军分区司令员雷绍康。
11月下旬,中共鄂豫一地委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对金寨地区的领导,将金寨县分为三个县级建制:金东县、金北工委、金寨县。金东县包括原金寨东部地区的燕子河、流波䃥一带,下辖流波䃥、燕子河、马畈、前后畈4个区(含城关区一部分)。白涛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后由毕仪斌任县长。以2纵教导团的5、6、10中队和5旅1 4团的一个连共600多人,组成金东县武装集团,张绍基任指挥长,白涛兼政委。金北工委和金北办事处包括原金寨北部地区的麻埠、船板冲、双河一带。工委书记李晓明,主任孙荣章,以教导团1中队组成金北军事指挥部,黄耀华任指挥长,李晓明兼政委。金寨县包括原辖区的漆店、关王庙、吴店、李集、汤家汇、南溪、城关等7个区。县委书记张延积、副书记张健三、县长王相卿(后卫民),金寨县大队改编为县独立团,团长李华珍,张延积兼政委,高峰任副政委,政治部主任车盛珠,参谋长张泰升。新建立的金东县和金北工委均归鄂豫一地委管辖。
五、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10月12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强调,部队“要把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土改,看成是自己的头等任务”,在群众中宣传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普遍组织贫农团和农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的斗争。11月,中共金寨县委在七邻湾袁氏祠召开了由各区区委书记和区长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总结2个月来工作成绩,交流工作经验。具体部署了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在农村形成贫雇农优势,分配好土地,组织和壮大县、区武装,加强对敌斗争,肃清残匪等工作。特别对土地分配问题作了详细而具体的研究。会后,在“一手拿枪,一手分田”和“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走一处点一处”等口号下,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分田地的土地改革运动。
但在土改运动中,只有少数人敢分敢要,多数群众不敢分、不敢要,有的只敢分弱小地主、富农的土地,而不敢要有势力的地主、富农的土地;有的假分,等部队一走,又把分得的田地和浮财还给地主,或改成租佃关系;有的白天分,夜晚送还,还向地主赔礼道歉。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当时敌情严重,地方反动武装大多避入山林,伺机反扑,地主豪绅气焰还很嚣张,群众对我军能否站住脚尚有怀疑。特别金寨县是革命老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县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但由于我军主力曾4次撤离后,国民党都勾结地主武装,对革命群众进行残酷镇压,反攻倒算,此次群众害怕解放军站不住脚再次遭难。二是我军初到新区,政权建立不久,群众发动得不普遍,宣传得也不够深透。“不是有步骤的提出口号动员群众,满足群众要求,逐步提高群众觉悟……而是……机械地彻底平分,企图一次分完,一次彻底”分配土地。在时间上,开始提出“六个月完成土改”,后又提出“三个月完成”,犯了土改急性病。在政策上,没有完全掌握“依靠贫雇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封建制度”的阶级路线,而是错误地提倡“贫雇路线”,(《中原局关于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的指示》,1948年3月25日)其结果侵犯了中农利益,破坏了“联合中农”的政策。因而土地改革在大多数地区只是走过场。
中共中原局和邓小平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地纠正。1947年底,邓小平、李先念等到金寨、麻城检查工作时,发现一些地方“在浮财中,贫农几乎没有分到什么东西。”立即通报各地,指示“各区严重注意”。2月8日和3月8日,邓小平专门向中央写出两份书面报告:“在新区树立两个观念非常必要。l、根据地之确立与土改之完成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绝非一年两载所能达到。2、在斗争策略上,应分阶段分地区的逐步深入,开始应缩小打击面,对于农民有利,否则必犯急性病和策略上的错误。我们南进后,由于对形势过于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企图迅速完成土改,确立根据地,故5个月的成绩尚微,确有急性毛病。”(《复毛主席征询新区斗争策略与群众组织形式问题》)并详细列举了进入大别山后犯左倾急性病的表现:“不分阶段,不分地区,对大中小地主及富农一齐下手,树敌太多;强调贫雇路线,没有完全按中央以贫雇农为骨干、巩固地联合中农的路线;在工商政策上有‘左’的倾向;没有区分巩固区与游击区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政策;武装力量过于分散,不能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干部缺乏策略思想,没有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有些地方甚至乱杀人。”规定了“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在巩固的地区集中力量向外发展,在游击区采取武工队的形式打击敌人;禁止乱杀人;注意工商政策。”(邓小平《关于进入大别山后的几个策略问题》,1948年3月8日)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共金寨县委、金东县委和金北工委总结了前段土改工作成绩和存在的严重问题,纠正土改中的“左”的倾向,重新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的宣传,发动群众,进行土改。但由于1948春,刘邓大军主力陆续转向外线作战,金寨地区形势恶化,土地改革停止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