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至1980年,是西藏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也是农牧业、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10年(见表1、2、3)。
统计数据表明,1971—1980年的西藏党委、政府在第四个、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保证了经济较快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西藏尚未实行民主改革;1960年至1962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年经济增长百分之2.5;1966年至1970年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年经济增长百分之2.0。而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至1975年)年均经济增长百分之6.7,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至1980年)年均经济增长百分之6,均高于前面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也高于后面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即1981年至1983年,年均增长的百分之1,高于第七个五年计划即1986年至1990年、年均增长的百分之2.47。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后两年,即1984年、1985年,西藏经济之所以获得超常规的增长,是由于1 984年到1 985年中央和内地9省市支援西藏43个重点项目,新增投资超过4.8亿元而形成的。其中1984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983年的2.4倍,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984年的1.59倍。这两年的年均经济增长为惊人的百分之28.59,其中1984年增长百分之42.44,1985年增长百分之14.74。这种短期、应急式中央和内地巨额投资形成的经济增长,同1971年至1980年第四个、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增长百分之6.4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具可比性,且造成后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波动。严重拖累西藏1986年经济负增长百分之9.22,从1986年到1990年西藏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经济增长只有百分之2.3。从1987年开始,西藏拉萨等地多次爆发藏独分子挑动的骚乱,严重影响了西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表1 西藏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表2 西藏农业增长速度比较
表3 西藏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比较
综上所述,1971年至1980年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西藏前40年中处于最好、最快发展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同西藏党委、政府以及各族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工作分不开。也同西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分不开。
笔者必须指出,这一阶段西藏党委、政府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失误甚至错误,需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和马列主义理论上科学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但决不能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样,在主流上否定、贬低西藏党委、政府在这一时期的工作。更不能主观臆断“西藏社会主义改造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笔者认为,1971年至1980年5月,西藏党委、政府有两大历史功绩:第一,较稳妥地完成了西藏社会主义改造,使西藏社会确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西藏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10年的时间里保持、促进了西藏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这一时期西藏党委、政府的工作无愧于西藏各族人民、无愧于西藏历史,也无愧于党中央的信任和肯定。
参考文献及备注:
① 上述数据主要摘自多杰才旦、江村罗布主编的《西藏经济简史》(2002年12月第2版)附录及1991年、2008年《西藏统计年鉴》,同时也引用了其他一些公开资料。 ②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我国统计口径在1951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从单纯统计工农业总产值变为统计社会总产值,第二次是从统计社会总产值变为统计国民生产总产值,即GDP。 ③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52年到1984年,即所谓的MPS体系阶段;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即MPS与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因此,西藏1990年以前各种核算体系的统计数字具有可比性。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系GDP核算体系。 ④ 文中笔者选择了主要方面有代表性的数据,并非说明西藏在1971年至1980年所有统计数字都领先。但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这一时期西藏党委、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工作成绩,这些成绩决不是执行“左”的路线所能取得的,也决不是“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能取得的。相反,1980年5月反“左”以后,有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停滞或倒退的数字,让人惊异。相信读者通过比较会有公正的评判。
|